- 貴州省就業特點與趨勢研究
- 王見敏 鐘鑫
- 1546字
- 2021-09-29 13:47:29
第四節 貴州省就業發展趨勢研判
一 城鎮從業人員規模預測
基于統計數據的一元線性回歸預測顯示,2013—2017年,貴州省各行業從業人員總量規模呈增長趨勢,其復合增長率為3.11%, 2017年全行業從業人員規模為450.50萬人。未來3年,城鎮全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將有望保持3%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490萬人。
二 就業單位類型變化預測
(一)事業單位從業人員規模預測
基于統計數據的一元線性回歸預測顯示,貴州省事業單位人才規模從2013年的11.23萬人增加至2017年的13.89萬人,年均增長率為5.46%,預計未來3年仍呈增長趨勢。事業單位的就業人員素質持續提升,整體呈年輕化趨勢。
(二)鄉鎮單位就業吸納能力預測
隨著貴州省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城鎮單位從業人員規模總體上呈增長趨勢。但是,貴州省城鎮國有企業就業規模呈下降趨勢,總規模從2013年的174.5萬人減少至2017年的172.5萬人,預計未來城鎮國有企業在崗職工人員的規模將持續下降,事業、機關單位就業人數將增加。在就業吸納能力方面,2013—2017年,貴州省個體戶就業規模、城鎮個體戶就業規模與鄉村個體就業規模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4.90%、8.03%和20.57%,個體就業人員規模、城鎮個體就業人員規模和鄉村個體就業人員規模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5.03%、11.67%和17.58%。基于統計數據的一元線性回歸預測顯示,在大扶貧戰略行動支持下,鄉鎮單位對個體戶的就業人員規模將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長,鄉村用人單位就業吸納能力可能要強于城鎮。
(三)私營企業就業規模預測
2013—2017年,貴州省私營企業個體戶、私營企業規模以26.22%和20.9%的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基于統計數據的一元線性回歸預測顯示,貴州省私營企業就業規模將有望繼續保持現有增長趨勢。在貴州省鄉村私營企業中,就業規模以33.8%的復合增長率高位增長,增長幅度居于全國和西部地區平均水平之上,鄉鎮私營企業就業規模持續增長,有望成為未來就業的主力軍。
三 各行業就業吸納能力研判
(一)新增就業重點行業研判
2013—2017年,各行業就業規模增長排名前五的依次為:建筑業(新增11.38萬人)、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新增10.09萬人)、教育行業(新增8.15萬人)、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新增7.39萬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新增6.58萬人),且這5個行業的從業人員規模均呈增長趨勢,復合增長率分別為5.91%、5.03%、3.85%、8.73%和16.7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有望成為未來吸納就業能力最強的行業。
(二)就業吸納能力最弱的行業研判
2013—2017年,貴州省各行業中吸納就業能力最弱的3個行業分別為:采礦業(減少9.96萬人)、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減少4.28萬人)和制造業(增加0.57萬人)。其中,采礦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的就業規模呈減小趨勢,其年均增長率分別為-5.84%和-8.56%,制造業增長緩慢,其復合增長率僅為0.19%。未來采礦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3個行業可能存在較大的轉移就業壓力。
四 固定資產投資與工資水平對就業吸納能力影響研判
(一)固定資產投資對就業的影響研判
2013—2017年,貴州省固定資產增長率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81.8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58.20%)以及信息、軟件和技術服務業(55.7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就業增長率為16.77%,為全行業就業增長率最高的一個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就業增長率為9.75%,信息、軟件和技術服務業的就業增長率為8.76%,其增速均排名在各行業前列。在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與采礦業兩個行業中,固定投資增長率分別為13.99%和6.83%,就業增長率分別為 -8.56%和 -5.84%。據統計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對第三產業就業規模的拉動更為明顯。
(二)從業人員工資水平對就業影響研判
2013—2017年,貴州省各個行業人員規模增長排名前列的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以及教育兩個行業的工資增長率分別為14.35%和13.77%,居于整個行業工資水平增速前三,且高于全行業平均工資水平。通過數理統計模型分析,行業工資水平的提升,對教育等行業就業規模的增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