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于2014年12月列為我國優化經濟發展空間的三大戰略之一,也是國務院確定的“十三五”時期重點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必將帶來三地產業轉移、資源流動、經濟重構和社會進步,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必然結果和應有之義。本書在回顧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歷史的基礎上,立足三地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專題研究了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問題,旨在提升社會各界對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認知,為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為京津冀職業教育機構實施合作行動提供參考。同時,引發職業教育研究與實踐者的思考,共同為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獻計出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并指導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三地協同發展從規劃到行動,引發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矚目。2013年5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2015年2月和4月,中央政治局專題研究并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周密部署下,京津冀三地成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機構,并建立了相應的辦公室,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以及產業轉移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職業教育承擔著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的重任,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2015年,教育部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制定了推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力爭三地職業教育合作取得重大進展。京津冀三地政府均將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納入“十三五”規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職業教育機構、行業企業等也采取了系列行動。僅2015年,河北省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就與京津兩地簽訂職業教育合作協議133 項,建立職業教育教學、教師交流等平臺831個,聯合辦學招生9586人。但是,與京津冀交通、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產業轉移等領域比較,與長三角地區職業教育一體化比較,京津冀職業教育發展距一體化目標尚有較大距離。京津冀三地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職業教育主體及行業企業等社會組織,必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相關要求和教育部的具體部署,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一體化進程。

本書是作者承擔的2014年度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研究”(項目批準號:ZD201418)的最終研究成果,正文分為五個部分、十二章。

第一部分為基礎研究,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首先解釋了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解析了區域合作、協同與一體化等概念的關聯特征,認為一體化是區域合作、區域協同發展的最高級階段,既是過程也是結果。在此基礎上,確定了研究目的、內容和研究思路、方法。第二章綜述了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理論與實踐的現狀,將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研究過程歸結為關注區域科學、關注區域經濟一體化、關注府際協議、關注區域職業教育合作四個階段;解析了協同發展理論、梯度發展理論、地域分工理論、府際關系理論、教育關系理論以及正和博弈理論的主要內涵;概述了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研究的現狀;分析了歐盟職業教育一體化、大巴黎區域教育資源整合、美國區域教育合作以及我國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實踐狀況;確認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研究呈現出政策統領化、區域特色化、行為自主化、目的市場化、協議法制化等特征。

第二部分為歷史研究,包含第三章,分析了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地緣、物緣、文緣和親緣基礎;梳理了三地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歷史過程,確認了行政區劃變遷給三地職業教育資源變化帶來的影響;將近代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分為洋務運動時期、清末新政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國民政府時期、新中國改革開放前及改革開放后六個階段;認為河北省職業教育發展呈落后狀態的根本原因在于區劃變遷產生的負面效應,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需要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互配合,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行業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乃至公民個人共同推動。

第三部分為現狀研究,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依據《中國統計年鑒》等資料,分析了“十二五”期間京津冀高職教育、中職教育和職業培訓資源及其利用效率、育人能力等變化情況,確認三地職業教育資源分布存在極不平衡的現象。京津兩地職業教育資源雄厚,但資源利用率不高;河北省人均職業教育資源雖少,但職業教育市場廣闊。同時,三地職業教育發展環境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第五章從政治、政策、市場、經濟等方面分析,確認局部利益主義思想及職業教育投入政策、改革政策、管理政策是京津冀職業教育資源形成差異的主要原因。三地勞動力市場和職業教育資源市場、服務市場尚未統一,存在嚴重的行政性壁壘和制度性障礙。此外,京津冀三地產業結構不同,也導致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存在較大差異。

第四部分為發展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第六章從職業教育機構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分析了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動因。認為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需遵循目標同化、統籌兼顧、合作共贏、錯位發展、重點突破五項原則。將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目標定位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力更強、資源利用效率更高、發展規模更大以及民眾滿意度更高四個方面。第七章分析了京津冀“十二五”期間職業教育層次結構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關聯特征,確認職業教育層次結構隨生產力水平的提升而上移。京津兩市職業教育層次結構與生產力發展水平適應性較差,河北省相對較高。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應提升職業教育層次結構的適應性和職業教育層次結構調整主體的多元性,強化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的銜接性。第八章基于區域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現狀,研究了京津冀職業院校一體化布局問題。針對當前職業學校布局存在的失衡現象,建議加強區域職業院校一體化布局的組織領導,持續優化一體化布局的條件,并強化相關措施。第九章遵循職業教育專業與產業對接原理,解析了京津冀產業結構、就業結構與職業院校專業結構的對接現狀,認為京津兩市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適應性較差,河北省處于相對理想狀態。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應基于區域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調整職業院校專業結構,不斷提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水平和育人能力。第十章基于京津冀職業教育資源的現實差異,研究了職業教育資源一體化共享問題。建議加強職業教育政策、職業教育主體、職業教育環境和師資隊伍、職業教育集團的共建,采取分段式、集團化、聯盟式、園區式等方式,實現職業教育資源的共享。

第五部分為對策研究,包括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第十一章調查了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現狀,確認存在24項阻力因素,且各因素阻力強度不一;通過分析各阻力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及邏輯關系,明確了各阻力因素的影響度、被影響度、原因度和中心度。針對阻力因素,遵循全要素、全方位原則,構建了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動力機制。第十二章提出了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具體措施,認為京津冀區域市場化程度較低,中央政府、省市政府以及地市政府、縣鄉政府應合理分工、加強調控。建議健全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市場機制,明確一體化主體,完善一體化制度,優化一體化環境,強化一體化動力,提升一體化效率。通過構建政策保障機制,實現多元主體參與,確保三地職業教育發展實現均衡化投入。

本書綜合運用職業教育管理學、職業教育經濟學、職業教育社會學等學科原理,采取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力求實現多方面的創新。宏觀研究層面將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置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之中,試圖在京津冀區域內實施職業教育層次、職業院校布局、職業院校專業等方面的一體化調整。微觀研究層面試圖通過探究京津冀職業教育資源現狀及其差異成因,明確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目標取向、具體內容、實踐模式、政策選擇和實施路徑。本書認為,立足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現實需要,今后應繼續加強政府間違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等問題的研究。

本書作為2014年度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最終成果,必然有其階段性特點。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逐步推進,相關研究結論必然會表現出某些不足。同時,由于本人學術水平所限,研究結論定會存在謬誤之處,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和逐步改進。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參閱了部分已有研究文獻和政策文本,作者在仔細核對的基礎上以腳注的方式標注了引文出處,并將主要參考文獻列在文末,但唯恐疏漏。若成事實,敬請諒解。

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趙志群教授,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吉利研究員、侯興蜀研究員,天津大學肖風翔教授、米靖教授以及河北省職業教育研究所刁哲軍教授、孫志和研究員等的悉心指導和熱情幫助,《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劉燕講師以及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職業教育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王偉哲、邵會婷、宋曉欣、曾姍、李欣旖、侯小雨等同學參加了本項目研究,李欣旖、侯小雨還具體負責了本書部分章節的撰稿、校對等工作,做出了較大貢獻。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科研處和職業教育研究院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謹致謝忱。

本書可供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各級各類職業教育機構制定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措施借鑒,供職業技術教育學及相關學科研究人士參考。本書如有不當之處,望不吝賜教。

閆志利

2018年初夏于秦皇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周县| 兴宁市| 信宜市| 阿拉尔市| 宽城| 军事| 岫岩| 德江县| 棋牌| 同心县| 保山市| 三亚市| 武鸣县| 咸丰县| 鄂托克前旗| 平阳县| 临沭县| 河曲县| 南宁市| 博野县| 富宁县| 延庆县| 林口县| 松江区| 马尔康县| 大庆市| 陆河县| 北碚区| 张家口市| 庆云县| 峡江县| 增城市| 巩留县| 海兴县| 莱西市| 鹤山市| 浏阳市| 浮梁县| 康乐县| 金平|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