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內容

一 研究目的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總結國內外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研究與實踐現狀,解析其理論基礎及實踐意義,明確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總體趨勢。在此基礎上,分析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歷史與現狀,明確京津冀三地職業教育資源及其利用效率、育人能力等的差異情況及成因,確定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目標任務,提出京津冀職業教育層次一體化調整、職業院校一體化布局、職業教育專業一體化設置、職業教育資源一體化共享的具體策略。綜合運用職業教育管理學、職業教育經濟學、職業教育社會學等學科原理,從職業教育機構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分析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阻力因素,構建相應的動力機制,明確相關推進措施,供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各級各類職業教育機構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借鑒,供職業技術教育學及相關學科研究人士參考。

二 研究內容

(一)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基礎理論及實踐經驗研究

1.基礎理論研究

基礎理論是眾多學者研究結果的歸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可用于指導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進步的具體實踐。本書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Springer link數據庫以及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圖書館等的資源,廣泛收集了國內外已有的關于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研究的文獻,系統分析了相關研究成果,試圖構建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理論基礎。

2.實踐經驗研究

實踐經驗包括域外經驗和國內經驗兩個方面。其中,域外經驗主要通過中國知網、Springer link數據庫等獲取相關信息,重點歸納發達國家和地區推進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具體做法和主要經驗。國內經驗主要通過走訪“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相關職業教育機構獲取,輔以相關研究報道分析,明確區域職業教育合作的機理機制,確定其對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借鑒意義。

(二)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歷史淵源與現實研究

1.歷史淵源研究

京津冀地域一體、文化一脈,職業教育(或類似教育)一體化發展具有較強的親緣、地緣、文緣、物緣基礎以及彼此之間的認同感、親和力、內聚力等。通過分析京津冀三地的行政區劃史、教育發展史等文獻,探究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歷史淵源,系統總結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歷史經驗,用于指導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現實行動。

2.發展現狀研究

按高職教育、中職教育和職業培訓三種類型,分析京津冀三地職業教育機構學生規模、教師規模以及職業教育機構數量、專業設置等指標狀況,比較京津冀三地職業教育資源現狀及職業教育發展環境等方面的現實差異。從政治、政策、市場、經濟等方面分析三地職業教育發展現狀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以及經濟發展、人口規模等關聯特征,確定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三)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阻力因素與動力機制

1.阻力因素研究

針對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進程落后于交通、環境保護、經濟產業等領域的現實,選取京津冀三地部分職業教育機構,調查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阻力因素。運用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決策試驗和評價實驗室)分析法,確定各阻力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及邏輯關系,明確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工作重點。

2.動力機制研究

從職業教育機構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確定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內外動因。在實施阻力因素調查分析,明確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各阻力因素的影響度、被影響度、原因度和中心度的基礎上,遵循全要素、全方位原則,從政治推動、經濟拉動、社會聯動、合作行動、文化帶動等向度,構建加快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動力機制。

(四)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目標定位與內容研究

1.目標定位研究

適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帶來的產業轉移及人口流動的現實,基于人力資源開發理論,按高職教育、中職教育及職業培訓三種類型,確定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的應有實體形態。以推進區域職業教育資源共享為基礎,以滿足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為前提,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提出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目標任務。

2.具體內容研究

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帶來的城市功能結構、社會人口結構、經濟產業結構等發生的系列變化,以及職業培訓資源重新配置的需要,立足京津冀三地職業教育發展現狀,明確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具體內容,探討職業教育層次一體化調整、職業院校一體化布局、職業教育專業一體化設置、職業教育資源一體化共享等具體方略。

(五)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推進措施及保障體系研究

1.推進措施研究

構建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機制,明確各級政府的政治責任和具體角色,探究市場競爭機制、共同市場機制、資源整合機制和就業服務機制在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進程中的具體作用。從實施主體、政策制度、外部環境以及增強動力、提升效率等方面,明確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實施路徑。

2.保障體系研究

借鑒國內外先進地區經驗,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基于職業教育管理學、職業教育社會學、職業教育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理論,綜合運用政府調控機制、市場調節機制以及綜合推進機制,從政策制度、主體參與、組織形態、資源環境、經費投入等方面分別實施宏觀(頂層設計)、中觀(政府落實)和微觀(職業教育機構合作)設計,構建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保障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梨树县| 漾濞| 青河县| 宜丰县| 任丘市| 达孜县| 林口县| 芦山县| 专栏| 双城市| 四会市| 科尔| 桃源县| 乐都县| 亳州市| 师宗县| 巍山| 锡林郭勒盟| 梁河县| 延安市| 扶余县| 绥芬河市| 洞头县| 东乌珠穆沁旗| 连平县| 孟津县| 扬中市| 喀喇沁旗| 赞皇县| 甘谷县| 双流县| 湖口县| 长治县| 商南县| 安宁市| 安图县| 马龙县| 宿州市| 武威市|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