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自主創新的影響研究
- 梁文化
- 1158字
- 2021-09-17 21:08:52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書主要圍繞OFDI、逆向技術溢出與自主創新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論探索與實證檢驗。首先,對本書研究相關的基本概念進行準確界定,并對涉及的相關理論和文獻進行評述,為本書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其次,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自主創新的發展現狀和演變趨勢進行總結性的概括和介紹,為后續的實證分析提供數據支撐和經驗支持;再次,在理論鋪墊和現狀介紹的基礎上,本書從總體層面檢驗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自主創新的影響、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不同區域的影響以及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不同層次自主創新的影響三個方面進行實證檢驗;復次,通過選取經濟發展水平、研發投入強度、人力資本存量、金融發展水平、經濟開放程度以及技術差距作為吸收能力的代理變量,運用門檻回歸模型實證檢驗了吸收能力與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門檻效應;最后,在理論鋪墊、現狀描述、實證檢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發展的具體狀況從政府和企業層面提出利用對外直接投資提升國內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建議。
1.3.2 研究方法
1.3.2.1 規范分析法
本書在上述研究思路的指導下,運用規范分析方法探究了OFDI逆向技術溢出通過何種路徑與機制影響自主創新,在對前人相關研究進行回顧的基礎上,運用最新統計數據介紹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自主創新的發展特征及演變趨勢,然后在機制和現狀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相關檢驗,最后根據研究內容提出了我國如何利用對外直接投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相關政策建議。
1.3.2.2 實證分析法
本書在對C-H模型與L-P模型等國際研發溢出回歸模型借鑒和改進的基礎上,選取各地區歷年的專利授權量作為被解釋變量,構建包括國內R&D存量,通過進口貿易、OFDI以及引進外資渠道獲取的國外研發資本存量的計量模型,模型形式為lnPit=α0+φ1lnS+φ2lnS
+φ3lnS
+φ4lnS
+ui+εit,運用構建的基礎模型綜合統計分析、協整檢驗以及面板門檻分析等現代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通過多維度的實證檢驗,力求客觀準確反映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
1.3.2.3 機制分析法
為了進一步分析對外直接投資通過何種作用機制影響自主創新,本書在對以往有關OFDI逆向技術外溢的文獻和著作進行查閱和梳理之后,采用機制分析法分別從東道國和母國的視角將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自主創新的作用機制依次分解為溢出階段、傳導階段、吸收階段和擴散階段,深入探究技術從東道國傳遞到母國并進而提升母公司和母國自主創新的機理,力求發現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作用于自主創新的機理,為本書的實證分析和比較分析做好鋪墊。
1.3.2.4 比較分析法
本書將國內研發資本存量和國際研發資本溢出同時納入分析框架,采用比較分析法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檢驗。一是比較分析中國不同區域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本區域自主創新的影響;二是比較分析中國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不同層次(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自主創新的影響;三是比較分析衡量吸收能力的不同代理變量與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門檻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