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研究內容與目標

1.4.1 研究內容

根據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的回顧與梳理,結合研究目的,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將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分為八章,具體介紹如下:

第1章:緒論。首先簡要交代了選題背景和理論與實踐意義;其次高度概括了本書寫作過程中的研究思路以及擬采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思路與方法介紹的基礎上,確定了本書的研究結構與內容、擬實現的研究目標以及本書的技術路線圖;最后概述了本書可能的創新點及不足之處。本章內容對論文寫作起到引領和總括的作用。

第2章:基本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對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自主創新以及吸收能力等相關概念進行界定,為下文的研究進行鋪墊。第二部分是對本書所涉及的理論基礎分別進行闡述,首先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雙重視角簡要介紹了對外直接投資的經典理論,其次對國際技術溢出的相關理論模型分別進行概括,最后對開放經濟下促進一國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基本理論進行了回顧與總結。第三部分是對國內外關于對外直接投資與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之間的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文獻做了較為系統的歸納、整理與評述,梳理國內外有關OFDI逆向技術溢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研究方法與結論。本章內容為本書的后續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形成本書的研究思路提供了重要依據。

第3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自主創新的現狀分析。為了深入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OFDI與自主創新的具體狀況以及二者之間的演進關系,首先,本章在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階段進行界定的基礎上分別從投資規模、投資主體、投資區位、投資行業和投資方式五個方面分析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現狀,并對當前階段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其次,通過選取不同的衡量指標分別從自主創新的投入和產出兩個層面概括了中國自主創新的發展狀況并進行了國際比較。最后,從動態的角度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自主創新的演進關系進行了比較分析與評述,從而為下文的機制分析和實證檢驗提供了數據支撐和經驗支持,從現狀分析中總結出的問題也為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提供了保障。

第4章: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路徑與機制。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通過何種途徑影響一國的自主創新,具體機制是什么兩個問題對于實現本書的研究目標以及厘清研究對象之間的邏輯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章首先從綠地投資、跨國并購、建立海外研發機構和締結國際戰略聯盟等方面闡述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路徑選擇。其次,分別從東道國和母國的視角將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自主創新的作用機制依次分解為溢出階段、傳導階段、吸收階段和擴散階段,從而構建起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一個初步分析框架。最后,以華為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實踐為依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華為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影響其自主創新的路徑選擇和作用機制,試圖以案例分析來佐證上文的理論闡釋。

第5章:中國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實證檢驗。本章在理論鋪墊、現狀概述以及機理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C-H模型和L-P模型進行修正,同時考慮國內研發資本存量,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引進外資以及進口貿易渠道獲取的國際研發溢出等因素,構建中國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省際面板模型,并從三個方面進行實證檢驗,首先,通過選取樣本國家從總體上檢驗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中國自主創新的影響,以此探求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渠道獲取的逆向技術溢出是否促進了中國自主創新。其次,由于資源稟賦、地理位置、人力資源以及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典型的區域差異性,因此本章將中國分成東、中、西三部分,分別研究了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不同區域自主創新的影響。最后,通過將自主創新的衡量指標分成三個層次(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分別驗證中國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不同層次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性。

第6章:吸收能力影響OFDI創新效應的門檻檢驗。本章內容主要是從吸收能力視角對中國OFDI逆向技術溢出的自主創新效應進行檢驗,因為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渠道獲取的國際研發資本要想真正起到促進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作用,那么投資母國的吸收能力就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本章綜合選取經濟發展水平、研發投入強度、人力資本存量、經濟開放程度等六個變量作為衡量吸收能力的代理指標,在對這些變量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構建非線性面板門檻模型進一步探究吸收能力對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作用程度。試圖對以下三個問題進行解釋:①衡量吸收能力的各變量是否存在門檻效應?②如果存在門檻效應,是單一門檻、雙重門檻還是多重門檻?③影響OFDI逆向技術溢出各吸收能力因素的門檻水平如何?

第7章:國際經驗借鑒與政策啟示。本章主要是在對前文研究現狀、作用機制以及實證檢驗進行總結并借鑒日本、韓國等先行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從政府和企業層面提出如何有效利用從OFDI渠道獲取的國際研發溢出促進中國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議。政府層面主要包括深入推進“走出去”戰略,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強化政策引導作用,鼓勵開展技術尋求型OFDI以及加快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國內整體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層面主要包括積極融入東道國經濟,增強企業嵌入其外部創新網絡能力,選擇合適的投資模式,有效提升OFDI逆向技術溢出效應以及加強企業的投入力度,提高對先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第8章:研究結論與展望。本章主要總結了現狀研究結論、機制研究結論以及實證研究結論,并指出本書存在的不足之處和下一步繼續研究的方向,為未來深入研究該命題提出研究建議。

1.4.2 研究目標

1.4.2.1 探究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路徑與機制

首先,根據當前階段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自主創新發展現狀的分析,深入探究后發國家對外直接投資行為獲取的國際研發溢出影響母國自主創新的路徑與機制。在對大量的有關OFDI逆向技術外溢的文獻與著作進行查閱和梳理之后,認為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的路徑主要包括綠地投資、跨國并購、建立海外研發機構和締結國際戰略聯盟四種形式。其次,從東道國和母國的雙重視角將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自主創新的作用機制依次分解為溢出階段、傳導階段、吸收階段和擴散階段四個階段,力求發現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作用于自主創新的機理,從而有效推動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步伐。

1.4.2.2 全面考量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中國自主創新的具體影響

在對國際研發溢出回歸模型進行借鑒和改進的基礎上,利用2003—2015年中國30個省區市(因西藏數據缺失嚴重,故而在實證分析中予以剔除)的省際面板數據,同時將國內研發資本存量以及通過進口貿易、對外直接投資與外商直接投資渠道獲取的國外研發資本存量納入計量模型,分別從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中國自主創新的總體影響、分區域影響以及中國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不同層次自主創新的影響三個層面進行實證檢驗,希望以此全面、系統地考量二者之間的具體效應。

1.4.2.3 篩選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中國自主創新的主要因素

開放經濟條件下通過國際技術外溢渠道獲取的國外研發資本存量可以有效提升一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但同時會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制約,其中投資母國的吸收能力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本書選取經濟發展水平、研發投入強度、人力資本存量、金融發展水平、經濟開放程度以及技術差距作為衡量吸收能力的代理變量,在對這些變量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構建面板門檻回歸模型檢驗吸收能力對OFDI創新效應的影響,以此篩選OFDI逆向技術溢出影響自主創新效應的主要因素,為后續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奠定基礎。

1.4.2.4 提出利用OFDI提升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建議

在對當前階段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自主創新的發展現狀、作用機制以及實證檢驗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本書第四個研究目標為從政府層面和企業層面分別提出利用從OFDI渠道獲取的國際研發溢出提升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若干政策建議,進而為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1.4.3 技術路線圖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以及研究目標的介紹,本書設定的技術路線如圖1.1所示。

圖1.1 本書的技術路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盘山县| 陆良县| 吉木萨尔县| 安宁市| 姜堰市| 丰镇市| 耿马| 曲松县| 鹤庆县| 平定县| 连平县| 长泰县| 永春县| 北川| 来宾市| 凤阳县| 万盛区| 牡丹江市| 龙山县| 永年县| 通州市| 越西县| 宣武区| 石渠县| 根河市| 汾阳市| 榆树市| 宣城市| 曲水县| 巴青县| 日照市| 江门市| 沁源县| 咸阳市| 霍山县| 柯坪县| 潮安县| 当阳市| 南城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