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辯護與代理

第三十二條 自行辯護與委托辯護 辯護人的范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理解與適用

本條共規定了四層意思: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有權自行辯護外,還有權委托法律規定的其他人為自己辯護,這種委托權是辯護權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2.限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辯護人的人數,即每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能委托一人或二人擔任辯護人。

3.規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聘請以下三種人擔任辯護人:(1)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2)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親友”的含義比較廣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親屬和朋友,這里的親屬不僅指近親屬,也包括遠親。規定“親友”可以作為辯護人,主要是考慮到這些人與委托人有一定關系,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信賴的人。

4.規定了不得擔任辯護人的情形。即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之所以規定上述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主要是考慮委托正在被執行刑罰的人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擔任辯護人會影響判決、決定的嚴格執行,也不嚴肅,而且本人已被依法剝奪、限制人身自由,也難以行使辯護人的權利,為委托人進行充分辯護。

?條文參見

《刑訴實施規定》4;《刑訴解釋》第35-38條;《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38-40條;《律師法》第11條

第三十三條 委托辯護的時間及辯護告知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托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理解與適用

本條共分4款。第1款是關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何時有權委托辯護人的規定。本款共規定了兩種情況:一是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根據本款規定,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和審查起訴階段,可以委托作為辯護人的人員范圍有所不同。在偵查期間,犯罪嫌疑人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由于在偵查期間,對案件的專門調查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將委托辯護人的人員范圍限于律師比較穩妥。二是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這里所規定的“被告人”,既包括公訴案件的被告人,也包括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被告人在審判階段隨時有權委托辯護人。

第2款是關于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及時轉達委托辯護人要求的規定。本款規定了兩層意思。一是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這一規定是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的法定義務,也是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權的重要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告知時,如果發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本法第34條規定的條件的,應當及時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托辯護人的,不論是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告知其有權委托辯護人時提出的,還是在其他時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近親屬、其想委托的人或者有關律師事務所、律師協會等轉達其要求。

第3款是關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托辯護人的規定。這里所規定的“監護人”,是指對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權益承擔監督、保護職責的人,如未成年人的父母、精神病人的配偶等。“近親屬”,依照本法第106條第6項的規定,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根據本款規定,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托辯護人的,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允許,不得阻礙其代為委托辯護人。

第4款是關于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的規定。這里所規定的“告知”,是指辯護人在接受委托后,將接受委托的有關情況告知辦案機關,提交有關委托手續。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收到有關委托手續后,應當記錄在案并隨案移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另行委托辯護人的,新接受委托的辯護人也應當依照本款規定將接受委托的情況告知辦案機關。

?條文參見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41-43條;《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37條;《刑訴解釋》第39條

第三十四條 法律援助機構指派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理解與適用

本條共分3款。第1款是關于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申請法律援助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根據本款規定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受理并進行審查,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是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2款是關于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規定。本款的規定既適用于公訴案件,也適用于自訴案件。本款規定適用于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階段,義務主體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在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階段,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3款是關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規定。死刑是刑罰中最重的刑罰,判決一旦生效執行,即使發現錯誤也難以挽回。無期徒刑也是很重的刑罰,會在很長時間內剝奪罪犯的人身自由。所以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必須保證讓這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分行使辯護權。這是對重刑犯的辯護權的特殊保護。這里所規定的“可能被判處死刑”,既包括可能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也包括可能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需要指出的是,這里規定的是“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的事實和證據情況得出的一種可能性的判斷,而不是定論。對于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一旦發現根據案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未委托辯護人的,就應當立即依照本款規定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條文參見

《刑訴實施規定》5;《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36、41條;《刑訴解釋》第39、41-46條;《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辯護人的責任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理解與適用

本條規定的辯護人的“責任”,是從辯護人的職責或者執業要求角度,主要是相對于其委托人或法律援助對象而規定的。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證明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因此,只要人民檢察院或者自訴人提出的被告人有罪的證據不能達到確實、充分的程度,依法就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辯護人在訴訟中的工作,主要是對犯罪指控和人民檢察院、自訴人的舉證進行辯解和反駁,并不承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的舉證責任。

?條文參見

《律師法》第32條

第三十六條 偵查期間的辯護

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理解與適用

本條所規定的“法律幫助”,是指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或者其他犯罪嫌疑人需要的法律幫助。其中提供法律咨詢,主要是指幫助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法律規定,向犯罪嫌疑人解釋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法律幫助不限于回答犯罪嫌疑人提出的法律問題,如介紹有關刑事政策和法律規定,讓其了解有關法律責任規定,講解有關法律程序,告知其享有的各項訴訟權利等。

根據本法第35條關于辯護人“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的責任的規定,辯護人在其他訴訟階段也可以代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申訴、控告的權利。辯護律師可以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即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強制措施的,辯護律師可以為其向有關司法機關申請予以變更,如犯罪嫌疑人被拘留、逮捕的,辯護律師可以申請將拘留、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申請變更強制措施,辯護律師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進行,不需要經犯罪嫌疑人的委托。根據本法第95條的規定,辯護人在其他訴訟階段,也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這里所規定的“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是指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有何種犯罪嫌疑,即偵查機關立案偵查的罪名,偵查機關應當告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主要是指向偵查機關了解案件的性質、案情的輕重以及對案件偵查的有關情況,包括有關證據情況等。

?條文參見

《刑訴實施規定》6

第三十七條 辯護人會見、通信

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

辯護律師同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適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規定。

?理解與適用

根據第1款規定,辯護律師與其他辯護人在行使這些權利時有一點明確的區別,就是辯護律師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后,除本條第3款規定的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需經偵查機關許可外,對于其他犯罪案件和在審查起訴、審判階段,辯護律師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均不需要經過許可,而其他辯護人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則需要經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許可。

第2款共規定了三個方面的內容:(1)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向看守所提出會見的要求。(2)辯護律師要求會見的,應當辦理相應的會見手續,出示有關證件,主要是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3)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印發〈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的通知》(2015年9月16日 司發〔2015〕14號)第7條規定,辯護律師到看守所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在查驗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后,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能當時安排的,應當當時安排;不能當時安排的,看守所應當向辯護律師說明情況,并保證辯護律師在四十八小時以內會見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安排會見不得附加其他條件或者變相要求辯護律師提交法律規定以外的其他文件、材料,不得以未收到辦案機關通知為由拒絕安排辯護律師會見。看守所應當設立會見預約平臺,采取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等方式為辯護律師會見提供便利,但不得以未預約會見為由拒絕安排辯護律師會見。

第3款規定的辯護律師會見需經偵查許可的案件包括三類:(1)危害國家安全犯罪;(2)恐怖活動犯罪;(3)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是指特別重大的國家工作人員犯刑法分則第八章貪污賄賂罪中規定的賄賂犯罪。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賄賂犯罪,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都需經偵查機關許可。

根據第4款規定,辯護律師在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可以行使以下職責:(1)了解案件有關情況;(2)提供法律咨詢;(3)提供其他適當的法律幫助;(4)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辯護律師從審查起訴階段才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主要是考慮這時案件已經偵查終結,案件事實已經查清,主要證據已經固定,辯護律師核實證據不致影響偵查活動的正常進行。除了辯護律師在會見時的職責以外,本款規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包括有關機關不得派員在場,不得通過任何方式監聽律師會見時的談話內容,也不得對律師會見進行秘密錄音。

?條文參見

《律師法》第33條;《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44-46條;《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47-52條;《刑訴實施規定》7;《刑訴解釋》第48條

第三十八條 辯護人查閱、摘抄、復制卷宗材料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

?理解與適用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的討論記錄、人民法院合議庭、審判委員會的討論記錄以及其他依法不能公開的材料除外。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為辯護律師查閱、摘抄、復制案卷材料提供便利,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推行電子化閱卷,允許刻錄、下載材料。偵查機關應當在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后三日以內,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提起公訴后三日以內,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辯護律師。案件提起公訴后,人民檢察院對案卷所附證據材料有調整或者補充的,應當及時告知辯護律師。辯護律師對調整或者補充的證據材料,有權查閱、摘抄、復制。辯護律師辦理申訴、抗訴案件,在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立案后,可以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到案卷檔案管理部門、持有案卷檔案的辦案部門查閱、摘抄、復制已經審理終結案件的案卷材料。

辯護律師提出閱卷要求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當時安排辯護律師閱卷,無法當時安排的,應當向辯護律師說明并安排其在三個工作日以內閱卷,不得限制辯護律師閱卷的次數和時間。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閱卷預約平臺。

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為辯護律師閱卷提供場所和便利,配備必要的設備。因復制材料發生費用的,只收取工本費用。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復制材料發生的費用,應當予以免收或者減收。辯護律師可以采用復印、拍照、掃描、電子數據拷貝等方式復制案卷材料,可以根據需要帶律師助理協助閱卷。辦案機關應當核實律師助理的身份。

辯護律師查閱、摘抄、復制的案卷材料屬于國家秘密的,應當經過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同意并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律師不得違反規定,披露、散布案件重要信息和案卷材料,或者將其用于本案辯護、代理以外的其他用途。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關于辯護律師能否復制偵查機關訊問錄像問題的批復》(2013年9月22日 〔2013〕刑他字第239號),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8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47條的規定,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辯護律師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案卷材料,但其中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應嚴格履行保密義務。你院請示的案件,偵查機關對被告人的訊問錄音錄像已經作為證據材料向人民法院移送并已在庭審中播放,不屬于依法不能公開的材料,在辯護律師提出要求復制有關錄音錄像的情況下,應當準許。

?條文參見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47-49條;《刑訴解釋》第47條;《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第6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第13條;《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第6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印發〈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的通知》第14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切實保障律師訴訟權利的規定》二

第三十九條 辯護人向辦案機關申請調取證據

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

?理解與適用

辯護人申請調取無罪或者罪輕證據有兩種情形:(1)辯護人認為在偵查期間公安機關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向公安機關調取。這里所規定的“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既包括某個單獨的可能證明犯罪嫌疑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也包括某些相矛盾的證據材料中可能證明犯罪嫌疑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這里所規定的“未提交”,是指公安機關因為未采信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將證明犯罪嫌疑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放在案卷中并隨案移送到人民檢察院。(2)辯護人認為在審查起訴期間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向人民檢察院調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印發〈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的通知》(2015年9月16日 司發〔2015〕14號)第16條規定,在刑事訴訟審查起訴、審理期間,辯護律師書面申請調取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收集但未提交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查。經審查,認為辯護律師申請調取的證據材料已收集并且與案件事實有聯系的,應當及時調取。相關證據材料提交后,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辯護律師查閱、摘抄、復制。經審查決定不予調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條文參見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50條;《刑訴解釋》第49條;《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第7條

第四十條 辯護人向辦案機關告知證據

辯護人收集的有關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現場、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屬于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證據,應當及時告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

?理解與適用

本條所規定的“辯護人收集”,包括犯罪嫌疑人及其近親屬或者其他人向辯護人提供的有關證據材料,以及辯護人依照本法第41條規定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的證據材料。從本條關于“犯罪嫌疑人”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的表述上看,本條主要適用于辯護人在偵查階段和審查起訴階段收集到上述三類證據的情形。對于辯護人在審判階段收集到上述三類證據的,根據刑事訴訟法關于審判程序的規定,辯護人可以直接在法庭上出示,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證人出庭或者調取有關證據。

?條文參見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51條;《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第7條

第四十一條 辯護律師收集材料 辯護律師申請取證及證人出庭

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辯護律師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并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理解與適用

本條是關于辯護律師收集證據的規定。“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者承擔法律援助任務的律師,為了辯護的需要,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個人同意,向他們收集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罪重還是罪輕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和證人證言。“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是指辯護律師在調查取證過程中,收集證據被拒絕或者無法收集某項證據時,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法收集、調取證據。“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是指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向證人發出出庭作證通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2017年10月11日)第16條規定,辯護律師申請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并通知辯護律師。人民法院同意的,應當及時收集、調取相關證據。人民法院不同意的,應當說明理由;辯護律師要求書面答復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條文參見

《刑訴實施規定》8;《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52-53條;《刑訴解釋》第50-53條;《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第7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印發〈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的通知》第17-19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切實保障律師訴訟權利的規定》六

第四十二條 辯護人行為禁止及法律責任

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不得威脅、引誘證人作偽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

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辯護人涉嫌犯罪的,應當由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辯護人是律師的,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

?理解與適用

本條是關于辯護人或者其他人在刑事訴訟中禁止的行為和相應法律責任的規定。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妨害作證和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包括辯護律師和其他辯護人,以及其他任何參與刑事訴訟或者和刑事訴訟有關系的人。“辯護人涉嫌犯罪”,是指辯護人在履行辯護職責的過程中涉嫌有本條第1款的行為構成犯罪,而不包括辯護人涉嫌其他犯罪。如果辯護人涉嫌有本條第1款的行為可能構成《刑法》第306條規定的律師偽證罪的,則由異地的公安機關進行偵查;可能構成行賄或者其他犯罪的,則由異地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其他偵查機關辦理。具體由哪一個偵查機關進行偵查,應當由上級偵查機關依照有關規定指定。

本條第1款規定的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證據”,是指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將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證據隱藏起來。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毀滅”證據,是指將證據燒毀、涂抹、砸碎、撕碎、拋棄或者使用其他方法讓其滅失或者不能再作為證據使用。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偽造證據”,是指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制作虛假的物證、書證等,如補開假的單據、證明、涂改賬目,甚至偽造是他人犯罪的物證、書證等。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是指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與同案人或者證人建立“攻守同盟”,串通口徑應對辦案機關偵查。“威脅、引誘證人作偽證”,是指采取暴力或者其他方式脅迫、以利益引誘等手段指使證人提供虛假證言,包括讓了解案件情況的人不按照事實真相作證,以及讓不了解案件情況的人提供虛假的證言。“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是指其他影響司法機關訴訟活動正常進行,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行為。如利用權力給辦案人員施加壓力,威脅自訴人撤回自訴等。

?條文參見

《刑訴實施規定》9;《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60條;《律師法》第40條

第四十三條 被告人拒絕辯護

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托辯護人辯護。

?條文參見

《律師法》第32條;《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43條

第四十四條 訴訟代理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托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

?條文參見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55條;《律師法》第30條;《刑訴解釋》第54~58條

第四十五條 委托訴訟代理人

委托訴訟代理人,參照本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執行。

?條文參見

《刑訴解釋》第55-58條

第四十六條 辯護律師執業保密及例外

辯護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關情況和信息,有權予以保密。但是,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知悉委托人或者其他人,準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的,應當及時告知司法機關。

?條文參見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59條;《律師法》第38條;《刑訴解釋》第60條

第四十七條 妨礙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行使訴訟權利的救濟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或者控告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理解與適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印發〈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的通知》(2015年9月16日司發〔2015〕14號)第42條規定,在刑事訴訟中,律師認為辦案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下列行為阻礙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可以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控告:(1)未依法向律師履行告知、轉達、通知和送達義務的;(2)辦案機關認定律師不得擔任辯護人、代理人的情形有誤的;(3)對律師依法提出的申請,不接收、不答復的;(4)依法應當許可律師提出的申請未許可的;(5)依法應當聽取律師的意見未聽取的;(6)其他阻礙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行為。律師依照前款規定提出申訴、控告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受理后十日以內進行審查,并將處理情況書面答復律師。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情況不屬實的,做好說明解釋工作。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嚴格履行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的法律監督職責,處理律師申訴控告。在辦案過程中發現有阻礙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行為的,應當依法、及時提出糾正意見。

?條文參見

《刑訴實施規定》10;《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57條;《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第11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印發〈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的通知》第42-44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花垣县| 西峡县| 巴楚县| 桑日县| 南京市| 塘沽区| 中宁县| 海口市| 永清县| 罗田县| 叶城县| 大埔区| 宁津县| 桂东县| 崇明县| 乐亭县| 新民市| 鄂伦春自治旗| 达拉特旗| 宜丰县| 文成县| 和林格尔县| 淮阳县| 台州市| 房产| 松江区| 长顺县| 资溪县| 南开区| 青海省| 郯城县| 麦盖提县| 乌兰察布市| 石柱| 长子县| 茌平县| 汉阴县| 从化市| 岗巴县|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