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學校

第十五條【學校設置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新建居民區需要設置學校的,應當與居民區的建設同步進行。

注解

根據本條的規定,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的設置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制定學校設置規劃時,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并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注意這里是“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也就是說不僅僅只是戶籍在此的適齡兒童、少年。學校設置規劃以后,要采取措施,組織力量,積極實施,保證學校設置規劃得到落實。對于客觀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原來的規劃已經不能適應形勢需要的,還應當及時調整學校設置規劃。

第十六條【選址要求和建設標準】

學校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準,適應教育教學需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選址要求和建設標準,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

注解

本條是關于學校建設要求的規定。

關于學校建設的選址要求,校址應選在交通方便、位置適中、地勢平坦開闊、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排水通暢、環境適宜、公用設施比較完善、遠離污染源的地段。應避開高層建筑的陰影區、地震斷裂帶、山丘地區的滑坡段、懸崖邊及崖底、河灣及泥石流地區、水壩泄洪區等不安全地帶。架空高壓輸電線、高壓電纜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區。學校不應與集貿市場、公共娛樂場所、醫院傳染病房、太平間、公安看守所、生產貯藏易燃易爆物品的車間庫房等不利于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學生安全的場所毗鄰。

關于學校的建設標準,包括校園規劃設計要求、校舍建筑面積指標、教學用房的配置標準等具體要求,教育部制定,建設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批準的《城市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和《農村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對學校建設作了非常詳細的規定。其中包括學校的基本設置、教學、辦公及生活設備的配套標準等具體規定。

除此之外,學校建設還應包括有符合規定比例的教師與學生和符合資質的教職工及工作人員。

配套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校舍建設與管理工作的通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條第3款、第34條;《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第十七條【寄宿制學校】

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寄宿制學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第十八條【經濟發達地區設置少數民族學校(班)】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置接收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的學校(班)。

第十九條【特殊教育的學校(班)】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實施特殊教育的學校(班),對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班)應當具備適應殘疾兒童、少年學習、康復、生活特點的場所和設施。

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并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

配套

《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

第二十條【嚴重不良行為適齡少年的義務教育】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

注解

這里的專門學校指過去所稱的“工讀學?!?。工讀學校是對有違法和輕微犯罪行為的中學生進行特殊教育的專門學校。

本條所謂的“嚴重不良行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簡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4條的規定,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多次偷竊;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以及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根據法律規定,對具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相互配合,采取措施嚴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工讀學校畢業的未成年人在升學、就業等方面,同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享有同等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配套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4條

第二十一條【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措施的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

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注解

所謂“未成年犯”,是指由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接受教育改造的,年滿十四歲、不滿十八歲的罪犯。所謂“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主要是指收容教養。

配套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5條

第二十二條【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禁止改變公辦學校性質】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

注解

本條是關于促進學校均衡發展和不得改變公辦學校性質的規定。

義務教育作為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接受的教育,具有普及性的特點,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應當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但是,由于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盡管近年來各地義務教育都有了新的發展,但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還有擴大的趨勢,成為義務教育發展過程中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為了保證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重點學校”。因此,本條明確規定,“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保皩W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普及義務教育,讓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接受義務教育,主要是依靠公辦中小學校。公辦中小學校,是由各級人民政府通過財政撥款建設而成,資產屬于國家所有。但是,有的地方存在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性質的現象,損害了國家利益,影響了義務教育的實施。因此,本條第二款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

第二十三條【維護學校周邊秩序】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

注解

本條是關于維護學校周邊秩序的規定。為了維護中小學校周邊秩序,切實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如1996年11月29日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國家教委、公安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意見》。2000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等部門的《關于深化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意見》。2005年6月16日公安部專門發布了《公安機關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八條措施》。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維護學校周邊秩序的工作,切實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切實保障學校的安全。

配套

《教育法》第30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6、27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23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4條;《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第二十四條【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

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對需要維修、改造的,及時予以維修、改造。

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其他不適合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注解

本條是關于加強學校內部安全管理的規定。

本條首先規定了學校的職責。本條所講的建立、健全應急機制是指學校要依法做好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學生、教職工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學生、教職工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及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制度,如應急預案等。第二款規定了政府所應承擔的校舍安全管理義務。第三款對學校聘任工作人員作了限制性規定。

配套

《教育法》第29條;《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

第二十五條【禁止違法收費和謀利】

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不得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

配套

《教育法》第25、29條;《財政部關于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推行“一費制”收費辦法的意見》

第二十六條【校長負責制】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注解

本條是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的規定。

配套

《教育法》第30條;《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頒發全國中小學校長任職條件和崗位要求(試行)的通知》

第二十七條【禁止開除學生】

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注解

本條是關于學校學生管理的職權與義務的規定。

按照《教育法》的規定,學校有“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的權利,而學生有“遵守學生行為規范”,“遵守所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制度”的義務。因此,實施義務教育的小學和初中學校有權依法制定自己的管理制度,并據此對學生實施管理。

學校的管理制度可以分為針對教師和針對學生兩大類,與學生相關的主要包括:學籍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學生行為規范、作息制度、門衛制度、學校財物管理制度、學生公寓管理制度等。這些制度一般都會對學生的行為做出規范,本身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教育方式,學生有遵守的義務。對于違反管理制度的學生,本條規定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

“不得開除”是對學校的強制性規定,即明確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以開除、取消學籍的方式來懲罰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

配套

《教育法》第28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清丰县| 安塞县| 永州市| 靖州| 措勤县| 昌平区| 隆德县| 武威市| 彭山县| 井研县| 卫辉市| 阳山县| 滁州市| 涪陵区| 乐安县| 邮箱| 平阴县| 张掖市| 嵊州市| 景洪市| 木兰县| 深水埗区| 措美县| 绩溪县| 定南县| 乌兰浩特市| 宜君县| 鄂托克旗| 阿图什市| 济阳县| 麻城市| 防城港市| 安康市| 浙江省| 雅安市| 德钦县| 漯河市| 衡阳县| 望城县|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