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序

我國是個多民族聚集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實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團(tuán)結(jié)的政策,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確定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中,新中國成立前已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民族有21個,文字有24種,新中國成立后,為了保存并發(fā)展民族文化,國家曾在20世紀(jì)50年代和20世紀(jì)80年代組織語言學(xué)專家,為一些民族設(shè)計了拉丁字母文字方案或拼音文字方案。據(jù)統(tǒng)計,我國各民族現(xiàn)行文字共有約40種,其中漢字不但是漢族的文字,也是全國各個少數(shù)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國際活動中代表中國的法定文字。在少數(shù)民族中,除回族和滿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漢字外,還有29個民族有與自己的語言相一致的文字。

56個民族中,一般一個民族都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語言。像漢族的漢語,就有七大方言,分別是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回族和滿族也一般使用漢語。中國究竟有多少語言?這還是一個尚未弄清,實際上也很難弄清的問題。據(jù)統(tǒng)計,中國目前正在使用的語言在80種以上。

世界上目前講客家話的有八千多萬人。梅州是世界客都,客家方言,當(dāng)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但各地的客家方言,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客家人與當(dāng)?shù)厝说拈L期融合、交流,方言的音質(zhì)、音色都發(fā)生了或多或少的改變,不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不改鬢毛衰”,不管如何改變,都改不了客家話那特有的短促和粗獷的特色。客家人有一脈相承的“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傳統(tǒng),在外漂泊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客家人,回來還是一口鄉(xiāng)音的也不少,即使忘卻,也是暫時的,在客家環(huán)境里,仍會很快重新講起客家話。

客家話是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之一,還保留有許多古漢語的入聲,彰顯其古老的歷史和璀璨的魅力。

芳林所在的賀州,是個語言博物館,多種語言在這里交匯,有白話、桂林話、本地話、普通話、客家話、壯話、瑤話等等,經(jīng)過長久的相處交融、潛移默化,彼此之間很多人能聽懂除本語言之外的其他語言,甚至?xí)f好幾種語言,客家人也不例外,更沒有被其他語言同化。

芳林是個講客家話的村子,人稱“客家竇”,客家話主要有三種語調(diào),一種是河婆聲,一種是河源聲,一種是長樂聲。比如河婆聲把吃飯叫作“食烹(讀第三聲)”,把“筷子”叫作“篨”;

長樂聲把吃飯叫作“食飯”,把“筷子”叫作“筷條”,河源聲把“涯”讀成第一聲。相對來說,河婆聲、河源聲語調(diào)稍平和一些,但與廣東老家的客家話相比,都生硬了許多,而且語調(diào)短促,語量洪亮,和人交談,不明所以的人,以為在吵架。

芳林客家話很喜歡用“脈概”作詞綴,“脈”讀第三聲,短促,像“做脈概”(做什么)、“愛脈概”(要什么)、“像脈概”(像什么)、“想脈概”(想什么)、“講脈概”(講什么)、“看脈概”(看什么)……,所以人們又把客家話叫作“拐子話”“螞拐話”“解話”。許多人避諱“死”,但客家人偏不怕,左一個“死”,右一個“死”,其實都沒死,你聽“想死”(非常想)、“愛死”(很喜歡)、“笑死”(很好笑,)、“做死”(拼命做)、“走死”(走很多路)、“氣死”(非常生氣)、“講死”(講很多話)、“搞死”(非常貪玩,動作多)、“食死”(吃很多東西)……那個真“死”了?都沒死。在這里,“死”僅是個表程度的詞而已。

芳林的客家話和其他地方的客家話一樣,能簡就簡,而且多以第三聲、第四聲收尾。曾有人戲稱,把普通話每個字的音長縮短一半,再多用第三聲、第四聲收尾,就是惟妙惟肖、足以以假亂真的客家話,你不妨試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洪洞县| 丰都县| 玛纳斯县| 华蓥市| 庆安县| 陇南市| 武夷山市| 平凉市| 新昌县| 会泽县| 涿州市| 永寿县| 闸北区| 利津县| 永兴县| 鹤庆县| 山西省| 辽宁省| 锦州市| 大城县| 天水市| 永宁县| 托里县| 榆中县| 什邡市| 江山市| 新营市| 中山市| 随州市| 阿克| 安龙县| 仁化县| 吉安市| 白沙| 巨野县| 富蕴县| 汝城县| 乌拉特后旗| 黔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