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問:核電便宜嗎?

核電的便宜,只是對電力公司而言,其他的成本都落在政府和公眾身上。

首先,核電之所以給人以便宜的錯覺,是由于電力公司只公布最表面的鈾原料和運作時的費用而已——就算是鈾原料,80%的儲備也被發達國家所控制,其價格和原油一樣,會有上下波動。更重要的是,使用核電需要長年累月收買當地居民、支付灌輸教育及其他宣傳活動的費用。而且,為了解決修建選址的問題,還要給當地村自治體支付“地方交付稅”和“固定資產稅”,這是一筆千百億日元的政府稅金。

其次,核電另一個巨大的成本是處理廢堆和核廢料的費用。廢堆做到完全除役,費用高得離譜:在美國,不同反應堆的除役費用在每千瓦280美元到1500美元,而美國的居民電價,以2020年3月為例,是每千瓦時0.147美元。在德國,一座反應堆的除役費用是每千瓦1900美元,而另一座則是每千瓦10500美元,而2019年德國的居民電價是每千瓦時0.35美元。(9)

除了退役時的廢爐費用,核廢料不停產生,處理起來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也因此,核能的能源投入產出轉化率低到4∶1,即1份核能產出4份能量,剛好和燒木材的能源轉化率一樣。與之相較,煤炭的轉化率是10∶1,石油一開始是150∶1,直到因為石油資源越發枯竭,鉆取的難度加大,才降低到100∶1。(10)在經濟效益和能源效率上,核能完敗。無怪乎在2010年《紐約時報》上,美國反核先驅邁克爾·馬里奧特(Michael Mariotte)寫道:“核能發電,在經濟上一點兒道理也沒有。”(11)美國政府估計其國內核廢料處理需要70年的時間,花費3900億美元。而日本在處理核廢料上已花費近40萬億日元。不止在日本,幾乎每一個國家的政府都聲稱遵循“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要求運營商承擔管理、貯存和處置核廢料的費用,但實際情況是,只要最終處置設施關閉,無論出現任何問題,核電站運營商都不會被要求承擔財務責任。德國阿西二號(Asse II)就是這種情況,從該處置設施中回收大量核廢料的費用由納稅人承擔。

關于“3·11”,日本政府經濟產業部門2016年給出的事故處理預算是22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4萬億元)。數據的計算以2050年為限。這頗有爭議的22萬億日元能從哪兒來呢?16萬億日元由東京電力公司支出(可想而知居民的電費會上漲),2萬億日元由日本政府負責,用于除污工作,剩余費用由其余各家電力公司以及在電力市場自由化后加入的電力從業者負擔。換算下來,轉嫁到日本國民身上的金額為2.4萬億日元。就算是使用其他電力公司而非東電電力的電的消費者也會分攤這筆費用。(12)

與被政府低估的事故處理預算對比,此為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事故處理費用估算報告。

其中,費用最高的計算方法一指的是:廢堆,而且不把污染水排放到海洋里;計算方法二是:廢堆,但把污染水稀釋后排入海洋;2019年新增的計算方法三是:不廢堆,即不取出熔融的核燃料,而且把污染水排放到海洋中。對污染水的不同處理方式會給事故處理帶來幾十萬億日元的差異,其本身也是國際關注的焦點之一。此點將在下文著重論述。但不論采取何種處理方式,政府提出的22萬億日元都是遠遠不夠的。

2019年版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處理費用

日本有一部《核能損害賠償法》,但這部法律卻提出了“保護受害者”與“促進核能事業健全發展”這兩個背道而馳的目標。該法規定災害發生后,企業應負最主要的賠償責任;若無法負擔,則國家須提供資金援助。針對福島核事故,日本中央政府決議的損害賠償框架是,以讓對事故負有責任的東京電力存活為前提,由其他電力公司與政府提供賠償金的不足部分。這些資金的缺口最終通過調漲電價與投放稅金來填補,實際上把賠償的責任與負擔轉嫁到了國民身上。(13)2012年6月27日,為了彌補因為核事故帶來的損失,和預計將接踵而至的對居民的賠償,東電從日本政府得到了1萬億日元的融資,注入了損害與賠償支援機構!(14)核電的這些成本,最終由全國民眾在不知不覺中一起被迫支付和承擔了。

除了核電之外,沒有其他供電方法嗎?當然不是,只是日本政府不愿意選擇。

福島事故前,日本的火力發電只有50%的設備在運轉,一半的產能在閑置。其實只要多用20%,就可以補足全日本54個核電機組的發電量,但是核能集團不同意。足以說明問題的是,2012年4月,日本的總發電量達到了2011年同期的102.7%。其中,水電設備使用率是2011年同期的128%,火電是144.6%,核電是4%。也就是說,去掉核電,日本也能承受。

從2015年8月到2019年9月,日本重啟了9臺核電機組。目前,化石燃料發電占比仍高達80%,核能發電在能源結構中僅占3%。

可是,2018年7月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第五次能源基本計劃”,能源結構的目標仍然是“可再生能源22%—24%”“核能20%—22%”“火電56%”這一比例,為此需要啟動30臺以上核電機組。(15)

核電不環保、不安全,也不便宜,但是隱蔽性與封閉性使其成為一部能產生巨大利潤而且缺乏監督的印鈔機。政府和企業的核能利益集團開著這部印鈔機,為自己源源不斷地印錢,置隱患于不顧,甚而在災難發生后,依然想息事寧人,本應全力救災善后卻決定申請舉辦奧運會,借以轉移公眾注意力,還美其名曰:要在精神上撫慰民眾。

日本核電站分布現狀示意圖(截至2019年9月30日 圖片來源:日本經濟產業省能源廳官網)

在對災難的處理上,比如避難地區的人員疏散、受輻射地區的去污行動等,信息不透明、行政命令不到位等問題導致直到十年后的今天,災后重建依然是進行時,受災民眾的返鄉進程依然進展緩慢。福島核危機從未結束,依然在發生中。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和科學史教授田松博士在其文章《太陽之光還是煉獄之火》中總結說:核電問題不是能源問題,是文明問題——工業文明自身的問題。(16)


(1) 陳弘美:《日本311默示》。

(2) 《世界核廢料報告2019》,德國海因里西·伯爾基金會,鄭永妍譯。

(3) 平井憲夫:《核電員工的最后遺言》。

(4) 平井憲夫:《核電員工的最后遺言》。

(5) 《世界核廢料報告2019》,德國海因里西·伯爾基金會,鄭永妍譯。

(6) 陳弘美:《日本311默示》。

(7) 參見本書附錄《歷史上發生的重大核事故》

(8) 陳弘美:《日本311默示》。

(9) 《世界核廢料報告2019》,德國海因里西·伯爾基金會,鄭永妍譯。

(10) Clayton Crockett,Jeffrey W. Robbins: Religion,Politics,and the Earth.

(11) Clayton Crockett,Jeffrey W. Robbins: Religion,Politics,and the Earth.

(12) 張郁婕:《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處理費用》,日文新聞編譯平臺,https://changyuchieh.com/2019/03/15/%e7%a6%8f%e5%b3%b6%e7%ac%ac%e4%b8%80%e6%a0%b8%e9%9b%bb%e5%bb%a0%e4%ba%8b%e6%95%85%e8%99%95%e7%90%86%e8%b2%bb%e7%94%a8by%e6%97%a5%e6%9c%ac%e7%b6%93%e6%bf%9f%e7%a0%94%e7%a9%b6%e4%b8%ad%e5%bf%83/。

(13) 福島手冊委員會編:《福島十大教訓——為守護民眾遠離核災》。

(14) 周琪:《東京電力只是一家企業嗎?》,載《觀察者》,2013年3月29日。

(15) 《完全重啟核電,安倍晉三突然辭任后留下懸念》,https://dy.163.com/article/FLN48C6B05377I79.html。

(16) 參考本書附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商洛市| 临沧市| 永福县| 龙陵县| 德化县| 尖扎县| 康定县| 汝城县| 永城市| 杨浦区| 东城区| 四川省| 武宁县| 凉山| 辰溪县| 泰州市| 拉萨市| 新干县| 翁牛特旗| 黄骅市| 乐亭县| 广安市| 深水埗区| 淮阳县| 大渡口区| 苏尼特左旗| 天全县| 新晃| 丽江市| 宜良县| 新竹县| 霍林郭勒市| 宜丰县| 肃宁县| 香港 | 海兴县| 和平区| 东乌珠穆沁旗| 澄迈县|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