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那么上帝呢

出于嚴謹的態度,我必須談到組織化的宗教在形成逃避痛苦的文化中所發揮的作用。當我們所愛的人身患疾病或者身處險境時,我們會向上帝祈禱。如果他們平安度過危險,我們就會感謝上帝幫助他們逃過一劫。當事情得到圓滿解決時,人們經常用“上帝保佑”來表達自己放心了。事實上,這種情感還有隱藏的第二重含義:如果上帝拯救了一些人,特別是那些向上帝祈禱的人,那么那些死去的人或者沒有得到我們認為的圓滿結局的人,就是不被上帝保佑的。他們以及那些為他們禱告的人都是失敗者。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任性的、全知的上帝出于某種原因不去拯救他們。人們認為宇宙中有某種支配一切的力量,這種力量能決定誰生誰死,在謝麗爾·斯特雷德(Cheryl Strayed)看來,這種觀念體現了被保佑之人和被詛咒之人的錯誤等級劃分。2

斯特雷德的解釋非常到位,我也不能說得更好了。她在《美麗的小事》(Tiny Beautiful Things)一書中講述了一個母親的疑惑:她的女兒患上了有生命危險的重病,那么上帝在拯救她的女兒(或一開始就讓她患病)的過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上帝讓她的女兒死去,她是否會依然相信上帝?

上述問題無法從精神層面得到合理的解釋。求仁得仁(為什么上帝會聽從我們的祈求)導致了一種錯誤的等級觀念,將被保佑之人和被詛咒之人劃分為兩個陣營。人們將個人的好運或噩運作為檢驗上帝是否存在的試金石。這導致了一種不合邏輯的二元對立,它會削弱我們對他人的同理心,因為它的深層含義是,虔誠才是我們獲得上帝庇佑的籌碼,而歷史、現實、倫理和理性等綜合因素不是。3

信仰一個能夠被人類的請求左右的上帝將人類引入了一個非常微妙的局面。在歷史上,這種信仰像時疫一樣毒害著人類。我們無法將心目中仁慈的上帝(在任何文化傳統中都是如此)和那些發生在個人和世界范圍內的恐怖事件聯系在一起。面對這種認知偏差,我們只好創造出一種觀念,即面對你的行為或祈求,有一種力量可以滿足或者拒絕你的愿望。在一個充滿不確定和不公平的宇宙中,這種觀念賦予我們一種掌控感和力量感。

追本溯源,任何文化傳統都要求無論生活給予我們什么,我們都要彼此關愛、互相同情。信仰不是用來改變結果的手段。如此看來,上帝就像一臺自動售貨機,根據買家的需要出售不同的商品。當上帝“天降洪福”時,我們就諸事順遂、如有神助;當上帝“天降大任”時,我們就只能“苦心志,勞筋骨”。這對那些在困境中依靠信仰生存的人來說是一種傷害。這種觀點對于那些依賴信仰度過困苦的人來說是有傷害的。相信某種超越性的力量會幫助我們度過危機,這種對信仰的狹隘定義會損害我們美好的文化傳統。正是這樣的文化傳統一路陪伴我們走過人生中必須經歷的一切,而從不判斷誰對誰錯,誰得救,誰遭難。

在無處不在的責備文化中,人們用信仰來掩飾對危險、意外和孤獨的恐懼。這種文化觀念對歷經困苦的人們施加著精神上的折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扎兰屯市| 全椒县| 卓资县| 保定市| 启东市| 台山市| 大渡口区| 南投县| 新河县| 迁西县| 福鼎市| 望城县| 扬中市| 福建省| 吉木乃县| 陇西县| 牟定县| 宜章县| 诏安县| 余庆县| 黎城县| 万山特区| 大安市| 扎囊县| 小金县| 辉县市| 从江县| 大荔县| 怀远县| 九龙县| 南充市| 波密县| 龙州县| 周口市| 黔江区| 庆云县| 荥阳市| 富阳市| 三都|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