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家庭系統的病理機制

家庭是由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以及家庭成員與家庭之外的人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個相對穩定的人際系統。就像我們的身體系統一樣,家庭系統的運轉出了問題,也會生病并出現癥狀。家庭中的癥狀并無特異性,但一定與家庭發展目標不一致,并且會引起家庭成員的痛苦和不適,常見的癥狀包括:情緒行為問題(例如青少年厭學、游戲成癮、自殺或自傷、焦慮或抑郁等)、親子沖突、夫妻沖突、軀體疾病等。

1.什么樣的家庭容易出現癥狀

當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器官的功能衰退、代償不良時,我們就容易生病。家庭的運轉功能不良,例如,互動僵化、過于嚴格、氣氛緊張壓抑、批評指責過多、沖突不斷,或家庭成員關系過于緊密糾纏,也很容易出現癥狀。

陳旸是一個10歲的男孩,頭發枯黃,身形瘦小,衣服有點破舊,看起來只有六七歲的模樣,完全不像一個上海中產家庭的孩子。他從上幼兒園開始出現厭食癥狀,吃得很少,明顯消瘦,被兒童醫院診斷為發育不良,吃了很多藥和補品,均沒有效果。這個孩子真的可以堅持一天不吃飯,只喝水,父母越催他,他就越不吃,從小到大幾乎每天都會因為吃飯問題被打罵呵斥。

慢慢地,陳旸從一個不愿吃飯但其他方面還算聽話的小孩,逐漸變得不僅不吃飯,還開始反抗父母,和父母對打對罵,摔東西,甚至站在窗臺上要跳樓。父親說,只要他吃飯,所有問題應該都能解決,可是他為什么不愿意吃飯呢?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實在沒有辦法,來到了心理科。

原來他們是想讓醫生來“修理”兒子。如果真的因為不吃飯才讓家庭走投無路,應該5年前就來心理科,而不是現在。我猜測,讓父母感到無助的可能是兒子開始公開挑釁家庭規則。而實際上,這個挑戰從兒子不愿意吃飯時就存在了,只是父母沒有意識到,或者不愿意去面對。

我眼前的陳旸顯得霸道不羈,對父母毫無禮貌,甚至會罵粗話。我注意到他的頭發和衣服與家庭環境不匹配,本就枯黃的頭發凌亂不堪,像被剪刀隨意剪過。父親說,兒子沒有去過理發店,他覺得沒有必要去,一直是自己在家里用剪刀給兒子理發,衣服也都是穿了很多年的,或者是表哥的舊衣服。

陳旸對父母大聲吼道:“你們自己為什么不在家剪頭發,不穿別人的舊衣服?”這個孩子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量在喊叫和哭泣,可是父母對兒子的傷心和憤怒似乎沒有看見,沒有任何回應。父親微笑著說:“小孩子要什么好看呀,穿著暖和就可以了。”我大概猜到這個孩子為何要用如此激烈和殘酷的方式反抗了。

癥狀是家庭系統的產物,癥狀的出現是為了平衡家庭系統的失衡,或者是應對家庭系統的壓力。陳旸父母的高控制,幾乎剝奪了兒子的所有需求,兒子的一切都應該建立在父母的需要和需求之上,否則他就是有問題的。作為一個孩子,能夠自我做主的只有那么幾件事情:飲食和學習。所以,飲食和學習往往成為高控制家庭孩子成長過程中反抗父母的工具,癥狀的意義是創造一個新的適合家庭發展的平衡系統。

2.誰容易出現癥狀

一般而言,家庭中權力等級較低的人,比如孩子和老人以及不受伴侶重視的妻子或丈夫,更容易出現癥狀。家庭是一個人際互動系統,需要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才能夠發展和實現家庭目標。當家庭系統過于僵化、失衡時,關系中較弱或被動的一方就需要平衡權力分配,生病或折騰出一些事情來,這常常是家庭成員試圖讓原先的關系改變的一種策略。一個特別關注孩子學習的家庭,孩子往往選擇厭學或者因為其他原因而無法上學來平衡關系,目的是從這種有壓力的關系中解脫,來發展自己。

再比如,夫妻溝通不良,經常有沖突,甚至一方有外遇,感覺受到傷害的一方就容易出現癥狀,“我都生病了,你就不能改變一下嗎”,目的是平衡這段關系中的權力分配。

陳旸家庭中的問題更加復雜。據陳旸父親描述,陳旸的母親工作能力很強,身處公司高管之位,對孩子也極其嚴格,嚴格到有些令常人無法理解的程度。陳旸的人生自出生就被設定好了,早教班是依據月齡來定制的,當陳旸的語言、運動、體重等發育指標稍微有些落后于其他小朋友,母親就會立刻投訴早教老師和早教機構。幸運的是,陳旸很聰明,語言發展和學習總是比同齡孩子要快一些,但不幸的是,身體發育總比同齡人要慢很多。陳旸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每天吃什么、做什么、玩什么,甚至想什么,都被設定好了。父母覺得,孩子去理發店剪頭發就是在浪費時間。陳旸能自己決定的事情只有吃飯,因此“不吃飯”成了他的癥狀,也成了這個家庭中父母唯一決定不了的事情。不吃飯是他獲得父母特別對待的一個砝碼,是他極力想改變自己處境的一個無奈之舉。

但是,這些癥狀往往不起作用。因癥狀而改變的關系,其實是被癥狀控制了,癥狀因其功能而保留下來。如果沒有因為癥狀而改變關系,關系的不平衡一直存在,那么還會滋生出其他癥狀。陳旸試圖用不吃飯改變父母對自己的高控制,獲得孩子單純的自由。在吃飯的博弈中,父母是挫敗的,但是陳旸本人也被癥狀控制了。如果陳旸的家庭規則沒有改變,隨著他的成長,家庭中一定還會出現新的癥狀,暴力、抑郁、厭學甚至是自殺等問題會層出不窮。

3.什么時候容易出現癥狀

有的家庭成員很納悶,我們一直都是這樣互動的,為什么原先沒有問題,現在就出現問題了呢?家庭也有生命,隨著家庭發展周期的不同,家庭的互動也需要調整。

比如,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和孩子應該是相融的,孩子需要被照料、指導、管教,孩子基本上是按照父母的規劃來成長的。當孩子步入青春期,開始具有自我獨立意識時,家庭的教養方式需要隨之改變,對待兒童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青少年。孩子長大離家,空巢家庭中只有夫妻關系,家庭的重心在轉移,孩子開始獨立發展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原生家庭的三元或多元關系逐漸分化,父母和孩子都需要重新構建新的家庭規則。如果家庭結構缺乏韌性和可塑性,在家庭生命周期的轉變過程中沒有及時調整家庭規則,就容易出現癥狀,比如青少年的家庭、空巢家庭。這也是導致大部分精神心理問題多首發于青少年的一個重要因素。本質上而言,這些問題一直存在,只是隨著家庭成員的發展需要,有些問題才被呈現了出來,這些問題本質上都是家庭關系問題。

陳旸的問題逐漸加重,嚴重到家庭成員不能自己解決,這迫使家庭自己發生改變或者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陳旸將要步入青春期,歸屬感和分離感塑造的自我性需要快速發展,原先的家庭規則已經不能滿足他的發展需要,家庭系統必須改變,否則這個家庭將會處于不斷的沖突和暴力之中。

另外,當家庭面臨壓力時,也更容易出現問題,就像天氣突然變熱或變冷,人們容易生病一樣。家庭常常遭受的壓力包括以下四大類。

·外部性壓力。家庭成員或整個家庭突然遭受不可預知的、外界的破壞,如自然災害、人身傷害等,這類壓力像晴天霹靂,突然降臨到家庭,此時家庭成員就很容易出現癥狀。

·發展性壓力。這類壓力極為常見,例如結婚、生子、青春期、退休、離婚等,對每個家庭都是壓力,如果家庭無法進行適應性調整,家庭中就容易出現代際沖突和癥狀。

·結構性壓力。家庭結構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相對固定的溝通模式,這類壓力常被忽略,像掩蓋在平靜家庭之下的炸彈,在某一時刻會引爆,打破這種平靜。一個家教嚴格且守舊的家庭,可能會在女兒30歲還不結婚時,出現親子大沖突,那個乖巧聽話的女兒一下子變得暴躁叛逆:“我的生活憑什么我自己不能做主。”

·成員壓力。成員壓力是指家庭成員的特征對家庭造成的壓力,比如家庭中某一個成員極強的依賴性格、無能,或者慢性疾病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上虞市| 浠水县| 名山县| 河南省| 峨边| 西乡县| 大安市| 略阳县| 双城市| 合江县| 山阴县| 舟山市| 汉寿县| 贵德县| 土默特左旗| 那曲县| 察哈| 托克托县| 娄烦县| 岐山县| 互助| 右玉县| 黄大仙区| 原平市| 伊吾县| 汉中市| 钟祥市| 沐川县| 彝良县| 日土县| 环江| 康定县| 石棉县| 余姚市| 青州市| 东海县| 伽师县| 龙岩市| 新闻|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