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變現:從入門到實操
- 韓朝賓編著
- 975字
- 2021-09-03 16:48:54
1.4 塑造價值,通過輸出知識建立信任
在信息大爆炸時代,虛假無用的信息容易引發信任危機,讓人們在面對信息時變得無所適從,這也增加了知識變現的難度。所以,我們創作的知識產品一定要能夠給用戶帶來實用的價值,對他真正有所幫助,這樣才能通過知識建立信任。
1.4.1 打破信任感危機
不管是何種商業活動,用戶的信任都是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而信任也是知識變現發展的制約點,因此需要找到可以建立信任關系的依據。例如,支付寶就是淘寶平臺上買賣雙方的信任工具,買家付款后資金首先會進入支付寶中,然后賣家看到買家付款到支付寶后才會給買家發貨,當買家收到貨物并確認收貨后,支付寶才會將資金轉入賣家賬號。因此,支付寶的出現,完美地解決了線上商業活動中買賣雙方難以達成信任的問題。
對于知識變現平臺來說,也可以模仿支付寶,創建一種與淘寶買家秀類似的“讀者學后感”模塊,或者采用免費試聽的方式,來增強用戶的信任度,提升平臺的用戶黏性。
案例 馬東:《馬東的職場B計劃》
《馬東的職場B計劃》的主講人馬東用30年的經驗為用戶解決職場中的根本問題,提升用戶的認知與方法。在推廣課程的過程中,《馬東的職場B計劃》采用了預告和免費試聽等方式,同時還推出“7天無憂退”的服務,解決了用戶對于內容的信任問題,如圖1-22所示。

圖1-22 通過免費試聽和“7天無憂退”等服務增加信任
當然,馬東本身就是名人,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和信任度。但對于普通的內容創作者來說,也可以發布一兩個免費課程,通過優質內容來積累人氣和信任度,然后再開付費課程來變現。
1.4.2 消除理解的偏差
與其他內容變現中的非知識產品不同的是,知識付費的用戶之所以愿意付費,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的能力或知識獲得長期提高,將其作為一種長期投資來對待。但是,現實中很多人對知識付費就是變現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并不是說知識變現一定要百分之百輸出。因為百分之百的輸出,是需要有一定的積累和沉淀的。如果說積累和沉淀不夠的話,那么你的輸出可能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停滯不前。
相反地,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在知識變現的過程當中,我們個人的影響力會不斷累積。當我們去分享的時候,我們會把經驗內化一遍,成為可以交付的知識產品。所以,筆者對于知識變現的理解,就是通過輸出知識建立信任,打造個人品牌,通過知識營銷的方式去影響其他人。過去的“廣而告之”,今天可以重新理解為“廣而認知”,所以知識會成為商業流量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