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推薦序一 英雄的誕生
- 兵謠(紅色經典)
- 黃國榮
- 2063字
- 2021-08-19 15:16:17
孟繁華
(評論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國榮的《兵謠》,在我看來,這是一部軍旅文學創作中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是軍旅文學中最優秀的“成長小說”。成長小說起始于18世紀末期的德國,歌德的《威廉·邁斯特的漫游時代》被認為是這一小說類型的原始模型。
成長小說進入當代中國之后,最有影響的應該是《青春之歌》和《歐陽海之歌》。這是成長小說經過意識形態改造之后,結出的本土化的果實。這種成長小說與西方的成長小說最大的區別在于,西方的成長小說主要是敘述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發展,敘述他們各種遭遇和經歷,并通過巨大的精神危機而長大成人的故事。“成長”并不是生理學意義上的成熟,而是指個性如何獲得了理性的升華,能夠融入并認識他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他不再自以為是,對世界和環境不再感到陌生和不可把握。
當代中國的成長小說的名篇不是這樣,人物的成長總是有一個精神導師在指引,這個導師是先知或牧師的角色,比如《青春之歌》中的盧嘉川、江華,《歐陽海之歌》中的指導員。林道靜和歐陽海的成長是在他們的直接引導、教育下實現的。西方的成長小說的主體是“成長者”自己,而當代中國的成長小說,主體則是外在于成長的他者。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新成長小說幾乎構成了小說生產的基本類型。女性文學和新生代小說,都在言說成長的過程,都在言說隱秘的心理和不為人知的過去。私密的個人空間獲得了空前的拓展,一個“私語”的解放運動在文學領域全面展開。
《兵謠》作為成長小說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在否定了“國家寓言”式的成長小說類型的同時,也改寫了當下“私語”言說的成長小說類型。更難能可貴的是,《兵謠》是在主流話語的范疇之內展開人物的成長歷程的。古義寶是個地道的農民子弟,他是帶著農民文化的全部特征進入兵營的。他質樸忠厚、勤勞肯干,但同時也深懷著農民的世俗心計和出人頭地的強烈欲望。于是他在趙昌進的“設計”下,按照“先進人物”的藍圖,在“異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幾乎就要攀上人生“光輝的頂點”了。如果說古義寶沒有個人目的論,他所做的一切是無可非議的,做好人和好事總是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應該倡導的。但古義寶所做的一切都源于他個人根深蒂固的目的論,個人“欲望”既是他的出發點也是他的歸宿。他最后失敗于和女性的關系,從另一個方面互證“欲望”對古義寶的支配和驅使。“進步”是他的精神欲望,和尚晶的關系是他的“物資”欲望。人是有欲望的,但人必須在一定的范疇內限制個人的欲望。古義寶的失敗就在于他沒有限度地滿足個人的欲望。在個人欲望可以不加掩飾地張揚和釋放的今天,《兵謠》對古義寶欲望的否定,就超出了“軍旅文學”的意義,事實上,它也是對今天世俗社會無休止的欲望要求的批判和否定。
古義寶精神欲望的破產首先來自他“物資”欲望的破產。或者說,在現行的精神制度領域古義寶的“進步”之舉,還是有合法性的,趙昌進對古義寶的連續報道不僅證實了他的合法性,而且是以體制或制度的方式施加了對古義寶的正面鼓勵。因為“進步”是在道德的意義上被肯定的。但“物資”欲望、特別是對女性的欲望,是“不合法”的,“不合法”是因為它是不道德的。所以,趙昌進對古義寶的肯定,還僅僅限于道德的意義,他和一個人的成長并沒有構成本質關系。但這個轉折對古義寶來說卻意義重大——他從人生的巔峰跌落到了谷底,一場巨大的精神危機如期而至。“成長”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古義寶的光環幻滅之后,他回到了現實的土地。農場既是一個具體的生存場景,也是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場景,巨大的跌落和反差才有可能使主人公從虛妄中猛然醒悟。他不僅改變了對趙昌進的關系和態度,而且有能力識別了一開始就存在的軍營的兩種聲音:一種是趙昌進的聲音,一種是文興的聲音。趙昌進的聲音是虛假的,文興的聲音是真實的。古義寶獲得了識別這兩種聲音的能力,是他成長的一個標示性事件。文興到農場和古義寶的那段談話的話語方式,已經證實古義寶從云端回到現實的大地。古義寶在農場堅實和出色的工作,使他又重新地成為一個英雄,成為一個真實的、敢于面對現實的、有尊嚴感的英雄。這是《兵謠》最動人的魅力所在。在最困難的地方重新崛起,作者將人物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極端和絕對的境地中讓人物“死里逃生”,顯示了作者杰出的想象力和對小說非凡的把握能力。
當然,這部小說也只能產生于今天,在社會轉型和價值觀念轉變的時代,才有可能產生《兵謠》式的成長小說,一個人真正的成長過程才有可能被表達出來。但我不能不指出,由于小說的“全知敘事視角”或“前敘事視角”,小說的敘事顯得單一和缺乏敘事的魅力。也就是說,一切都在作者的把握之中,敘事者不給讀者以任何懸念和隱秘。在作者游刃有余的把握中古義寶被“塑造”出來了。如果在敘事上再多些藝術上的考慮,《兵謠》將會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作者處理的是在和平環境軍隊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矛盾,是一個普通下級軍官多難的命運。古義寶沒有將門背景,也沒有現代少壯軍官的抱負,但普通人的欲望、挫折以及重建尊嚴和信念的勇氣,在作品中被傳達得一波三折,令人回腸蕩氣,古義寶是個大勇者。作為長篇小說,《兵謠》寫得相當凝練。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