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閱讀綜合研究

2020年深圳閱讀指數研究結果報告

深圳大學課題組

為持續性觀測深圳城市閱讀建設與推進工作,洞察讀者閱讀習慣和需求的變化,深圳第七次發布年度城市閱讀指數,即《2020年深圳閱讀指數研究結果報告》。

2020年深圳閱讀指數為95.33。其中,全民閱讀基本建設統計數據為72.1分,居民閱讀行為調查數據為23.23分。

一、深圳閱讀指數的指標體系

2020年,本課題繼續沿用2019年適應數字化閱讀修訂的指標模型并進行歷時性數據對比。深圳閱讀指數由3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和51項具體測評內容組成。基于對閱讀概念的界定,并充分參照國家和其他省市相關研究和測評指標的成果,本課題將第一項一級指標和第二項一級指標界定為閱讀條件,將第三項一級指標界定為閱讀行為。整套指標體系如表3-1所示:

表3-1 深圳閱讀指數指標體系及權重

續表

二、深圳閱讀指數調查結果

(一)2020年深圳閱讀指數

2020年深圳閱讀指數(A)=95.33,其中

全民閱讀基本建設統計數據(B)=72.1

居民閱讀行為調查數據(C)=23.23

(二)2020年深圳閱讀指數基本面情況

2020年深圳閱讀指數比2019年減少了5.33。其中,全民閱讀基本建設得分比2019年(77.88)減少了5.78。

表3-2 “全民閱讀基本建設統計數據(B)”各項測評內容得分

居民閱讀行為調查結果為23.23,比2019年(22.78)增加0.45,各指標具體得分見表3-3。

表3-3 “居民閱讀行為調查數據(C)”各項測評內容得分

(三)2020年深圳全民閱讀基本建設情況

深圳全民閱讀基本建設部分有26個測評內容,相比2019年,其主要變化有三種情況:

一是測評值和實際統計值均表現為上升的指標有12項。增幅顯著的前五項指標依次為:“社會資金投入金額”“數字閱讀滲透率”“公共圖書館進館人次”“深圳地區期刊銷售量”“公共圖書館外借冊次”。這些測評項不僅實際數量在增加,而且增加的速率超過上年。

二是測評值下降但實際統計值上升,主要有“財政性資金投入金額”“閱讀活動的場次數量”“數字圖書人均月瀏覽量”“數字閱讀月均訪問用戶數”等四項。這些測評項的實際數量在增加,相比上年,本年度的增幅略降。

以上兩類都屬于有增加的測評項,從這些增量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深圳城市閱讀基本建設方面的幾個特點:第一,重視閱讀推廣人的培育,促進閱讀推廣;第二,政府和社會資金對城市閱讀的投入一直在持續穩定增加;第三,市民對公共閱讀設施的利用在增強,城市閱讀活動的不斷發展,以及數字閱讀的持續發展和深化。

三是測評值和實際值均下滑的測評項,主要是“閱讀機構組織數量”“實體書店購書人次”“實體書店年進出人數”“有效讀者證量”“公共圖書館網站點擊數”等。

此外,與上年持平的測評項為“閱讀活動的形態種數”。

1.測評數據中顯著提升的項目

(1)Ⅱ-9資金保障

二級指標“Ⅱ-9資金保障”包括“財政性資金投入金額”“社會資金投入金額”“投入社會資金的機構數量”三個測評內容,所占權重為5.0%。歷年數據顯示,財政性資金和社會資金的投入連年增加。2020年該項測評得分為8.22,相比2019年(7.42)有顯著的增加。表3-4是兩項投入歷年的狀況。

表3-4 “Ⅱ-9資金保障”兩類資金投入的歷年統計值

愛閱公益基金會、深圳出版集團等2019年度投入大量資金,多年來用于開展早期閱讀項目推廣、資助全國范圍內鄉村兒童閱讀推廣,以及公益閱讀活動等。

(2)Ⅱ-12圖書館閱讀

二級指標“Ⅱ-12圖書館閱讀”占權重8.0%,2020年該測評指標得分9.08,比2019年(8.76)增加0.32。在“公共圖書館進館人次”“公共圖書館外借冊次”和“公共圖書館網站點擊數”三個測評內容中,前兩項測評內容有較明顯的增加。歷年調查結果如表3-5所示:

表3-5 “Ⅱ-12圖書館閱讀”測評內容歷年統計值

深圳市公共圖書館的進館人次和外借冊次多年來一直在增加,市民對圖書館的需求和粘性較高,公共圖書館的影響力不斷上升。

(3)Ⅱ-1圖書館

二級指標“Ⅱ-1圖書館”得分13.07,雖然較2019年(13.14)減少0.07,但該指標項包含的5個測評內容中,除“有效讀者證量”數值下降外,其余4項的測評值和實際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表3-6 “Ⅱ-1圖書館”各項測評內容歷年統計值

在閱讀電子化的趨勢下,圖書館加大了電子圖書的購買量;公共圖書館數量、千人閱覽座位數、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冊數穩定增加;有效讀者證量在總體上升的趨勢中略有回落。

(4)Ⅱ-13數字閱讀量

二級指標“Ⅱ-13數字閱讀量”是2017年為適應閱讀變化而增加的指標,指標包含“數字圖書人均月瀏覽量”“數字閱讀滲透率”“數字閱讀月均訪問用戶數”三個測評項,所占權重為9.0%。這是近幾年增速較快的指標項。統計值如表3-7所示:

表3-7 “Ⅱ-13數字閱讀量”各項測評內容歷年統計值

三項測評內容的數量增加很快,反映出數字閱讀發展的快速和人群規模的不斷擴大。

2.測評數據中有所下降的項目

(1)Ⅱ-2實體書店

二級指標“實體書店”包括“全市實體書店、書吧數量”“實體書店年購書人次”“實體書店年進出人數”三個測評項。2020年得分5.76,比2019年(6.36)減少0.61。具體調查數據如表3-8所示:

表3-8 “Ⅱ-2實體書店”各項測評內容歷年統計值

“實體書店年進出人數”連續幾年呈緩慢下滑趨勢,但書店仍有其為數眾多的顧客和愛好者。從表3-8可以看出,“實體書店年購書人次”每年起伏不定,2020年則大幅減少,相比2019年減少70.49萬人次。數字閱讀的興盛和電子書的易得性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們購買紙質書籍的意愿。

問卷調查顯示,深圳居民一年買書10.67本,在493.71元的購書消費中,在本地書店購書約264元,其中有216.35元是花在深圳本地書店,占購書消費總額的43.8%。

(2)Ⅱ-6閱讀活動組織

二級測評項Ⅱ-6主要考察閱讀活動組織的數量。該指標的權重為2.0%。2020年得分1.24,比上年(1.91)減少0.67,實際數量也減少了48個。具體見表3-9。

表3-9 “Ⅱ-6閱讀活動組織”測評內容歷年統計值

閱讀機構組織數量的減少主要是由于今年的統計口徑進行了修訂,只有正式登記注冊的閱讀機構組織才被納入統計,導致數量大幅減少。

(四)居民閱讀行為調查情況

居民閱讀行為調查數據得分為23.23,相比2019年的22.78略有提升。在25個測評指標中,測評值和實際值均增加的主要有14項這14項為:日均報紙閱讀時長、日均期刊閱讀時長、圖書閱讀率、報紙閱讀率、期刊閱讀率、年閱讀報刊數、紙質圖書閱讀量、電子圖書閱讀量、閱讀活動參與類別、閱讀活動參與率、有藏書家庭比、家庭紙質書平均藏書量、電子書藏書量、年度圖書購買量等。,除了圖書、報紙、期刊的閱讀率外,報紙、期刊的閱讀時長、圖書(紙質和電子)的閱讀量和家庭藏書量、閱讀活動的參與等方面都有提升。

下滑的指標主要有,綜合閱讀時長、圖書閱讀時長、數字化閱讀時長,閱讀消費,以及對閱讀條件的滿意度。

1.調查數據中顯著提升的項目

(1)Ⅱ-15閱讀率

二級指標Ⅱ-15閱讀率包括圖書閱讀率、報紙閱讀率、期刊閱讀率及數字化閱讀率。2020年測評,深圳居民的閱讀率在各類閱讀介質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說明,閱讀者的規模在擴大、數量在增加。

表3-10 “Ⅱ-15閱讀率”各項內容測評結果

具體來看,2020年深圳成年居民圖書閱讀率為77.3%,比2019年(69.8%)增加了7.5個百分點,高于第十七次我國國民圖書閱讀率(59.3%);深圳居民平均每周報紙閱讀率為53.8%,相比2019年的35.1%有大幅增加,高于全國27.6%的報紙閱讀率;深圳居民平均每周雜志閱讀率為54.7%,比2019年(33.2%)提高了21.5%,遠高于全國期刊閱讀率(19.3%);深圳居民的數字化閱讀率一直遙遙領先于全國平均水平,2019年已達到98.6%,今年為99.1%,比2020年我國國民數字化閱讀接觸率(79.3%)高出近20個百分點。

(2)Ⅱ-19家庭藏書量

Ⅱ-19家庭藏書量包含“有藏書家庭百分比”“家庭平均紙質書藏書量”“家庭平均電子書藏書量”。權重為5.0%。該項得分2.51,比去年(2.23)增加0.28。調查數據顯示,三個測評內容均有提高。

表3-11 家庭藏書量各項測評結果

2020年深圳有80.6%的家庭有藏書,2019年的比例為72.7%,2018年為63.6%,顯示有藏書家庭的比例在持續增加。在有藏書的深圳家庭中,紙質圖書藏書平均為31.45本,比2019年(30.39本)增加1本;電子圖書的藏書量為27.19本,比2019年(16.94本)增加10.25本,由此可見,深圳家庭的電子書藏書量增長明顯。

(3)Ⅱ-16閱讀量

二級指標“Ⅱ-16閱讀量”涵蓋了報刊閱讀數,紙質、電子圖書閱讀量和在線數字閱讀量。該項測評值權重7.0%,2020年測評值為0.52,比上年(0.36)增加0.16。

調查數據顯示,有閱讀行為的深圳居民2020年平均閱讀紙質圖書8.86本,比2019年(6.2本)多了2.66本。2020年深圳居民平均閱讀報刊數為3.57種,比2019年(2.39)增加1.18種。2020年深圳居民平均閱讀雜志種類為5種,比2019年(3.88)增加1.12種。有閱讀行為的深圳居民2020年平均閱讀電子圖書數量為12.13本,比2019年(7.36本)增加了4.77本。

2.調查數據中呈現下降的指標項/內容

(1)Ⅱ-21閱讀條件滿意度

二級指標Ⅱ-21閱讀條件滿意度包括了“閱讀資源滿意度”“閱讀設施與環境滿意度”兩個測評內容,得分3.89,相比2019年3.96有輕微下滑。

表3-12 “閱讀條件滿意度”各項測評結果

通過分析調查數據,97%以上的居民對閱讀資源的豐富性、閱讀設施和環境都表示滿意,選擇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人達到84%以上。

對書刊豐富性的評價里,比較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比例有一點增加,原特區內居民選擇“非常不滿意”的比例略高于原特區外居民;高中及以下學歷和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選擇“非常不滿意”的比例較高;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對閱讀環境、服務設施的滿意度“非常不滿意”的比例略高于其他學歷人群。

(2)Ⅱ-22閱讀認知

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2020年測評值為3.84,略低于2019年3.95。分析數據可知,87.4%的深圳居民認為讀書非常重要或比較重要,僅有3.9%的人認為不重要。

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與學歷有一點關系。學歷層次越高,選擇“非常重要”“比較重要”的比例越高,選擇不重要的比例越低。

表3-13 各學歷層次居民的閱讀認知

3.表現特別的指標項

Ⅱ-14閱讀時長,權重6.5%。該指標的測評內容包含了綜合閱讀時長、圖書閱讀時長、報紙閱讀時長、期刊閱讀時長、數字化閱讀時長等5項。2020年測評值為4.08,較2019年(4.29)略有下滑。具體見表3-14。

表3-14 “閱讀時長”各項測評內容結果

具體來看,深圳有閱讀行為的人群日均讀書(包括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時長61.25分鐘,相比2019年減少約6分鐘;同樣減少的還有數字化閱讀,日均數字化閱讀的時長為63.29分鐘,比2019年(68.53分鐘)減少約5分鐘。但深圳居民讀報的時間比2019年增加了3分鐘,而閱讀各類雜志的時間也比2019年增加了近19分鐘。

隨著機構媒體向新媒體轉型,傳統紙媒在各種網絡、移動社交媒體上進行內容呈現,數字化的報紙雜志內容不僅免費,而且方便易得,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報紙閱讀和雜志閱讀的增加。

三、閱讀行為指標與全國水平相比

與2020年4月發布的“第十七次國民閱讀調查”國民閱讀調查是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全國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開展的一項調查,已連續發布十六年,2020年公布的“第十七次國民閱讀調查”數據為2019年。數據來源參考自:(1)光明網: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有聲閱讀成為國民閱讀新增長點。(2)劉彬《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發布》, 《新閱讀》2020年第5期。同指標相比,在閱讀率、閱讀量、閱讀時長、數字化閱讀等指標上,深圳的數據都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主要有以下方面:

在閱讀率方面:2020年度深圳成年居民圖書閱讀率為77.3%,高于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59.3%);深圳居民平均每周報紙閱讀率為53.8%,高于全國27.6%的報紙閱讀率;深圳居民平均每周雜志閱讀率為54.7%,遠高于全國雜志閱讀率(19.3%);深圳成年居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為99.1%,比2019年我國國民數字化閱讀接觸率(79.3%)高出近20個百分點。

通過對比發現,深圳人在閱讀行為和閱讀方式上,既有與國民調查反映出的閱讀狀況相一致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第一,數字閱讀和移動閱讀接觸率高,但閱讀時間相比并不突出。閱讀向數字化和手機化遷移是近年來閱讀方式的突出變化。國民調查數據指出,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國國民每天接觸的主要媒介,人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2018年是84.87分鐘,2019年升至100.41分鐘。地處高新科技發展的前沿,深圳人在數字化閱讀、手機閱讀方面無疑先行于全國,但2020年深圳人花在手機上的閱讀時間并不顯著,僅有50.02分鐘,不到全國水平的一半。微信讀書則僅為24.59分鐘。

第二,相比之下,深圳人的閱讀介質更為均衡多樣,他們對Pad(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的偏好更為突出,2020年在電子閱讀器和平板電腦上閱讀花的時間分別為41.21分鐘和34.38分鐘,遠高于全國水平(10.7分鐘和9.63分鐘)。

第三,根據國民調查結果,閱讀向數字化和手機遷移的同時,圖書和報紙、期刊的閱讀時長均受擠壓并明顯減少。比如,閱讀圖書不到20分鐘(19.69分鐘),報紙僅6.08分鐘,雜志3.88分鐘。但深圳閱讀群體在圖書、報紙、期刊的閱讀時長和閱讀量上大都有增加,報紙的閱讀時長增加了3分鐘,期刊的閱讀時間(31.66分鐘)比2019年增加了18.87分鐘。深圳人的電子閱讀時間為63.29分鐘,僅僅比圖書閱讀時間(61.25分鐘)多了2分鐘。相比2019年,測評項“數字化閱讀時長”的測評值和實際值都有所下降。

2020年深圳人閱讀行為的變化雖然不能輕易斷言是傳統閱讀方式的回歸,但它也許表明,在各種媒介異常發達豐富的深圳,市民對閱讀媒介持有一種更為理性的態度,有著相對較高的媒介素養,對各類閱讀媒介的優缺點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因而能相對更合理地利用閱讀媒介和閱讀資源。

四、深圳閱讀指數調查解讀

深圳閱讀指數已連續第七年發布,變化趨勢如圖3-1所示:

圖3-1 2014—2020年深圳閱讀指數曲線圖

從圖3-1可以看出,深圳閱讀指數在2015年達到高點后回落,2018年開始新一輪平緩提升。2020年的閱讀指數(A)、全民閱讀基本建設統計數據(B)、居民閱讀行為調查數據(C)三個數值均位于近三年來的最高位。

(一)全民閱讀基本建設實力不斷增強

指數值的浮動與閱讀基本建設部分的關聯非常緊密、起伏與共。連續多年在各個指標上的推進,深圳在全民閱讀建設上取得明顯的成績。從制度和資金保障、閱讀設施與環境,到閱讀活動與理念宣傳等硬件軟件齊抓、整合配套、系列化地進行城市閱讀建設。硬件方面,促進市民閱讀的公共文化服務及設施不斷完善,公共圖書館及閱讀資源,實體書店、書吧的數量,閱讀活動場次數等都在穩定中增長,公共閱讀空間在市民閱讀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軟件方面,閱讀活動的內容形式開拓、閱讀推廣人的培育、閱讀宣傳的常規報道、閱讀理念的引導、對民間閱讀資源的利用等,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

綜合來看,2020年指數值的提升,是眾多測評指標集體貢獻的結果。這其中,“閱讀推廣人數量”“閱讀資金保障”(包括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仍然是增幅顯著的項目,“圖書館閱讀”“期刊銷售量”“圖書銷售量”等均表現不俗。測評值和實際統計值均上升的有12項,測評值下降而實際統計值繼續增長的有4項。這顯示了城市閱讀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

(二)城市閱讀人群逐步擴大、閱讀行為日常化

閱讀行為測評數據連年來相對穩定、緩慢爬升。這顯示深圳有著穩定的市民閱讀基礎,且隨著閱讀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閱讀人群在擴大、閱讀習慣也日趨增強。

在9項測評中,閱讀率、閱讀量、閱讀活動參與、家庭藏書量等都較2019年有所提升。深圳居民的圖書閱讀率、報紙閱讀率、期刊閱讀率及數字化閱讀率遠高于全國水平,閱讀者的規模不斷擴大;深圳人在閱讀時長、閱讀量、數字化閱讀等指標上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相當數量的居民有前往公共圖書館、書城書店、書吧進行閱覽、借閱和購書的習慣;87.4%的深圳居民認為讀書非常重要或比較重要,對閱讀的重要性有著高度認同。

(三)閱讀行為和閱讀方式科學和理性

生活在各種高新科技層出不窮的媒介環境中,深圳居民的閱讀行為表現出難得的理性和科學。

深圳人對閱讀介質的選擇更為均衡多樣,對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的偏好更為突出,不會專寵便捷的手機媒介;在閱讀普遍向數字化和手機遷移的同時,圖書和報紙、期刊的閱讀時長往往會受擠壓并明顯減少,但深圳閱讀群體在圖書、報紙、期刊的閱讀時長和閱讀量上大都有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深圳市民對閱讀媒介持有一種更為理性科學的態度,能相對科學合理地利用閱讀媒介和閱讀資源。在日趨繁盛的閱讀環境下,只有當人們能夠科學合理地選擇閱讀時,成熟的閱讀文化才能夠逐步形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通辽市| 阿城市| 柳河县| 贺兰县| 宁夏| 自贡市| 榆社县| 汨罗市| 罗甸县| 临江市| 池州市| 宣恩县| 徐州市| 惠东县| 合江县| 咸阳市| 吉木萨尔县| 宾阳县| 车致| 芜湖市| 江都市| 北安市| 珠海市| 临桂县| 苍山县| 合水县| 额敏县| 新干县| 长丰县| 温州市| 太和县| 乌苏市| 许昌市| 杭锦后旗| 鄂托克旗| 裕民县| 德安县| 外汇| 绵阳市|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