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全民閱讀發展報告2021
- 尹昌龍主編
- 1881字
- 2021-08-17 17:07:14
深圳“七化建設”推動全民閱讀向縱深發展實現書香社會建設先行示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重要講話精神,中宣部印發的《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建設書香社會、書香中國。深圳作為全國較早開展全民閱讀的城市之一,堅持以提倡多讀書和建設書香社會為目的,持續推動全民閱讀工作向縱深發展,成為中宣部兩次組織召開全國全民閱讀交流會的落地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稱號,發揮了重要的先行示范作用。2020年,深圳在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上獲評“年度書店之都”,在國家新聞出版署指導、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的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上獲評“中國十佳數字閱讀城市”。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深圳立足于打造全民閱讀“深圳樣本”的工作實踐,總結了法治化、品牌化、陣地化、社會化、區域化、學術化、數字化等七條建設經驗。深圳通過“七化建設”引領全民閱讀縱深發展、勇當書香社會先行示范,得到了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學習推廣。
一、以法治化為保障,實現市民文化權利。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成為首個運用特區立法權制定全民閱讀法規的城市,以條例形式要求市、區人民政府將全民閱讀促進工作納入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并將全民閱讀品牌活動法定化,規定每年4月23日為深圳未成年人讀書日、每年11月為深圳讀書月,進一步把“市民閱讀權利”上升到法律層面,率先實現從公共服務到文化治理的嬗變。
二、以品牌化為抓手,營造全城書香氛圍。一是堅持辦好全國持續時間最長的閱讀品牌活動“深圳讀書月”,21年累計開展活動9000余項,吸引1.7億人次參與,被中宣部授予“全國全民閱讀優秀項目”等表彰。今年圍繞“讀書讓生活更加多彩,閱讀讓城市更有溫度”主題開展活動290項,全網閱讀量達1.96億次,國家新聞出版署報紙《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刊登《深圳:以先行姿態開創閱讀新境界》推廣讀書月經驗做法。二是積極打造深圳書展,首屆書展創同年全國同類書展展銷成績之最,第二屆書展實現圖書銷售2018.6萬元,進一步成為今年全國時間最長、模式最新、銷量最高的城市書展,擦亮了城市文化名片。
三、以陣地化為基礎,構建公共服務體系。一是積極建設“圖書館之城”。迄今已建成各體量的公共圖書館670余座,實現每1.5萬人口擁有一個圖書館服務點。二是大力推進“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戰略布局。迄今建成7座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的書城文化綜合體,和700余家各類實體書店,每年依托書城、書吧開展超過1萬場公益文化活動,進一步加快構建公共閱讀文化服務的“十分鐘文化圈”。
四、以社會化為紐帶,凝聚民間資源力量。成立國內首家閱讀聯合組織“深圳市閱讀聯合會”,迄今吸納會員單位100余家,培育壯大三葉草、彩虹花、南都讀書俱樂部、愛閱公益基金會等國內高水平民間閱讀組織,打造“全民閱讀典范城市推廣計劃”和“閱讀推廣人下基層”兩大品牌項目,凝聚民間資源力量開展各類活動5000余場,促進全民閱讀的制度化、常態化和普及化。
五、以區域化為背景,加強深港互動交流。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推進深港閱讀文化交流。一是策劃舉辦“深港共讀”交流活動。積極推動深圳出版、深圳選書到香港20余家實體書店進行大范圍展銷,并組織兩地讀者圍繞金庸、張愛玲等作家開展共讀交流,為涵養文化認同提供深圳指引。二是連續十三年舉辦“深港澳中小學生讀書隨筆大賽”。吸引三地師生踴躍參與,每年覆蓋300余所學校,接收投稿1萬余篇,為深港澳青年的推進交流、建構認同提供橋梁。
六、以學術化為指引,發揮先行示范效應。成立國內首個專事全民閱讀理論研究及成果推廣的事業單位“深圳市全民閱讀研究與推廣中心”,組建包括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等在內的智庫專家與研究員隊伍,率先開展全民閱讀評價指標體系和全民閱讀指數工作,連續5年編印國內首部城市閱讀發展報告,為全市乃至全國全民閱讀工作提供理論支撐和學術參考。
七、以數字化為突破,推動文化科技融合。一是連續10年舉辦國家級數字出版高端論壇。依托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平臺,論壇集中展示數字閱讀領域的最新理論和實踐成果,為媒體融合與數字產業發展引路。二是廣泛應用新技術搭建“互聯網+讀書”平臺。打造QQ閱讀、深圳文獻港、深圳書城App、閱芽計劃App等數字閱讀終端產品。三是積極開展“手機閱讀”“掃碼聽書”等形式多樣的“互聯網+讀書”活動?;顒訋优嘤龜底珠喿x新風尚,2019年深圳成年居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高達98.6%,深圳四度獲評“中國十佳數字閱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