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發小
- 小小村子
- 洋宇光
- 3907字
- 2021-09-26 14:51:33
123、發小
“小光,你回家領錢的時候順便把前園子的楊樹處理了,你大嬸來過幾個電話說樹太高擋陽光遮她家院子黑。”媽媽對我說。
戶口在村里的人,每人九千元現金,踮腳男提取一百元。
分錢的這天,鄉政府大院里似二里地外的集市。
公路的樹蔭下都是村民,我把車停穩,下車就看見大姑和大嬸,我走過去打招呼:“大姑,大嬸,我大叟沒來?”大嬸說:“他在外地打工,沒回來。小光,你媽沒回來?有車多方便。”“我媽說一回來就不想走,打算秋天回來住幾天。”大姑說:“秋天讓你媽回家多住幾天。”“行,住幾天都行,只要她待得下。”“哪年都說多住,來了住三天就惦著走,老不放心你爸。”“大嬸盡說實話。大姑、大嬸你們錢都領了?”“沒領,昨天人多,今天上午白等半天,下午人少了,三點鐘前估計都能領到手。”我問:“大姑,我姑父的病怎么樣?”“還那樣,躺在炕上整天價罵人。”
我向院子里望望,一排二十幾人多是上點兒年紀的婦女和老頭,看背影都認個八九不離十。大姑說:“晚上住一宿吧。”“不住,一會我把你們送回去,家里坐會就走。”
“往哪兒走?”我一看,左邊是姜宏德,右邊說話的是高永泉。姜宏德指向院子,“你看拿錢的是誰?”“姜老板!”姜宏偉聽見我的叫聲老遠喊:“你也來了。”高永泉把我身子轉過來說:“你回頭看。”“哈哈,立和,春立,天驕。”姜宏德又把我身子扳向另個人:“這個還認識不?”“姜春燕,有二十年沒見過面了吧?”她樂了,說:“還認識我呀?”“這是在老家,換個地方不敢認。”
姜春燕說:“我這次回來,找你有事。讓你爸給開個證明,證明我爸當過一段老師,現在國家給一點補貼。”我說:“這事好辦,王曉蘭也要這個證明。”
高永泉說:“高醫生也回來了。”高秀芝說:“我來不是領錢的,這錢都是你們兒子的,我們是女兒沒份兒。”高秀芝問我:“你爸身體怎么樣?”“老樣子,一年兩次去醫院排除癌癥定期打藥預防為主。”“最近你也沒去找過我?”我說:“不用麻煩你,上午打點滴,中午回家,晚上空著床位。必須住院,不住院不給報銷醫藥費。”楊立和插話說:“這縣醫院里,那人哪!哪兒都排隊,走廊里都是床位。”我說:“2010年我爸去縣醫院,醫生比病人多。這‘新農合’搞得醫院火了起來。”高秀芝點點頭說:“是啊,以前開不開工資,連換三名院長都一籌莫展。趕上這‘新農合’,醫院把辦公室、會議室都騰了出來還是不夠用。如今各個鎮里的醫院都掛上縣醫院分院的招牌。”
姜宏偉胖了,那條眼縫更窄,他說:“你晚上還回去嗎?”我說:“看來回不去了。”“好!都不許走。我的錢領完了,去辦伙食,今天晚上到春立家作一宿。”高永泉說:“姜老板,多出點血,別整得水啦吧湯的。”“你瞧好吧!”姜宏偉說著上了路邊的車,一腳油門沒影了。
圍著我的車轉了一圈,李天驕說:“你的車不氣派,看姜老板那臺大越野多給力。”他還一指公路上遠去的車影,我說:“他的車有一點不如我的。”“凈扯,哪點不如你的?”“姜老板那車白送我,我都不要,我養不起。”李天驕說:“跟你表弟學,上個交強險就跑。”我說:“春立行啊,自行車換摩托這又換成汽車啦。”“大哥,別編排我一個下煤窯的。如今沒有背煤的了,上面明令禁止人畜行為。我的一輛小面包,方便自己順便捎腳村里的煤黑子收三元路費。”我問:“礦里的活多嗎?”“小煤礦都封了,就剩下大礦,煤不外運都賣給本地人,煤賣光了就通知我們下井,煤積壓了就放假。說實在的,我想種地,有三十畝的好地,好年景弄個三萬塊,足矣。”高永泉說:“你凈想美事,一口人一畝多地,你搶誰的地。”田春立問:“大哥,這土地流轉是怎么回事?”我說:“就是土里要種出金子。”“大哥,說人話。”我說:“說人話,那就不懂。”“正經八本地請教你,凈整些沒用的。”我笑一笑說:“這土地流轉跟著好多的詞兒,規模經營,專業種植,過去叫農業現代化。”“這么說不就得了,那還流轉個屁!這山溝溝里,一腳大油門得立刻剎車,不然拖拉機進溝了,屁大地方。”他往院子里走邊說:“我加個塞兒,回家準備準備,晚上喝,喝死拉到!”
回到村,田春立指揮著把車停進村部院子里,里面已經有十幾臺車。“不用擔心,有人看著車。”我問:“誰給看車?”“楊立山在這住。”“他住這?”田春立說:“兒子把他們趕出家門,這多寬敞,仨人住二十多間房,睡一覺換八個房間。”察覺我有疑惑,他解釋說:“老兩口沒太多的要求,三個飽一個倒。本來相安無事,女兒離婚吃住在家里,還攙和家里的事,指責嫂子對爸媽不好,還戳鼓哥哥離婚。這下捅了馬蜂窩,兒媳婦合著兒子攆走倆老家伙一個小家伙,沒地兒住,住進了村部。”
我家菜園子荒廢了,都是樹,栽的楊樹、風刮來的榆樹、地下竄根來的棗樹。西側建了一個廁所,園子邊有幾棵大楊樹,中間堆著苞米秸,拴驢的幾棵樹樹皮都光了,樹早死了。
我找到新當選的村主任寶慶壯,“二叟,幫我把樹賣了。”“行,我馬上打電話,保證不虧了你。”三瓜兩棗把樹站著賣了,樹放倒后,大嬸家的院子還是老樣子,沒有夕照日,因為南面、西面還有別人的大樹。
我在村里閑逛,碰到田春明,我說:“大哥回來了。”“來領錢哪!你大媽有一份。哈哈,意外之財。”
站在高萬田、劉云飛、王守軍的老院子前,我說:“大哥,你看這地兒,無人管理順其自然,這樹都長成老少三輩。”田大哥說:“沒人惦記,都快成了原始森林了。家家不缺柴燒,這山上的荊條子瘋長,人都進不去。只要人不禍害,山林能夠自愈。”
三家子村并入平房子村,兩村約定,村書記出自平房子,村主任出自三家子。其結果,平房子人辦事不找村主任,三家人辦事不找村支書。
三家子村小學并入平房子小學。
“新版的地圖從此再無三家子村,消失了,我的山村。”田春明接著說:“半個世紀的時間不短又不長,沒了老人,沒了大隊,柏油路通了,互聯網通了,選舉來了,人卻少了。”
姜宏偉弄回一整只的熟狗,姜宏偉說:“這次我回來,把戶口遷走,以后見面就難說了,有機會去省城找我,記住一起光腚長大的發小,來,干——!”
楊立和說:“這次回來,我也把戶口遷走,來,干——!”
高永泉靠近趙廣,說:“趙廣,你說白書記把賣地的錢存在廿家子銀行,具體數目和時間都整得清清楚楚的,鄉政府里是不是有內鬼?”趙廣說:“這我哪知道。”“領著大家伙兒告狀的踮腳,那法律整的律師不行,那文件整的你不行。聽說因為一筆貸款,白書記坑人家三十萬?踮腳發誓要報仇,有這事嗎?幫村里人告狀,就是他借個由頭要干翻白書記?”趙廣說:“這我哪知道。”“你老婆穿沒穿花褲衩子?”趙廣說:“這我哪知道。”“哈哈哈!”
高永泉說:“田老叟在養豬場那地兒開荒,大家都知道。你們說田老叟牛逼吧,三十年前就把錢存那了,那塊地值六萬塊。”
一句話說進田春立媽媽的心里,老人抹著淚說:“老頭子活著的時候,薄拉地沒出來錢,這人死了地卻值錢了。老頭子活著的時候不住嘴地叨咕:‘這土地是留給孫子的念性。’”
田春明說:“聽說白書記貸款二百萬給鄉里蓋辦公樓?”段興國說:“正在內部裝修。趙廣,白書記要調走?”“今天走的。”楊立和說:“趙廣,白書記給鄉里留下二百萬的債務,數一數鄉里的大企業:三家飯店,兩家超市,一個修理部,半個浴池。”田春明問:“怎么是半個浴池?”“對啊。單號開男池,雙號開女池。”楊立和問:“趙廣,誰又看中什么了?肯出二百萬?你別說不知道。”趙廣說:“這我哪兒知道。”
田春明問:“二尕,聽說今年正月你當會首辦大秧歌了?”“別說了,能上高蹺的就十二個人,人太少改了地蹦子,缺女散頭,我上場來個拉花。扭不動了,年輕人不愛參加,咱老嘍。”
告狀的牽頭人踮腳來了,大家紛紛敬酒。踮腳說:“我就喝一點點,一點點。”抿了一小口,他放下碗說:“養豬場征地的錢,還有三百萬,讓白書記給花了,接著告,一定讓他吐出來。”“對,一定讓他吐出來。”“那改天,大家商量商量。”
次日,踮腳找齊三個代表。寶慶忠說:“哎呀,那山坡地兒,讓村里賣,百八十萬的大價錢,不是白書記,哪有上千萬。三百萬,白書記花就花了吧。”踮腳說:“不是這個理兒,一分錢都應該是村民的。”寶慶忠說:“人再也組織不起來了,你能要來,都歸你。”
趙寶金和趙寶銀來了,領完錢就走了,他家的房子塌了。村里的人,沒有人見過單大發,他沒來領錢。
124、老人(三十二)
上聯,王帽山前青松茂;下聯,玉帶河旁桂花香;橫披,山清水秀。這是一副輩輩相傳的對聯,我爸吟念得越頻繁,他身體的健康狀況越差。
我爸再三交代:“火化后,把我埋在老家的后山。”
2014年的年末,添了新病——尿崩癥。開始用藥有效,后期無用。高秀麗建議我網購香港的藥“醋酸去氨加壓素片”,半年后這藥也無效了。我去找高醫生,她說:“也就挺9個月,我爸就是這病沒的。”
2015年的仲夏,我爸去世,葬在爺爺奶奶的下方,方向對著媽媽山。
搬家那天離開村子,我爸再也沒有回過村子,我爸說:“我呀,不應該賣房子,我沒臉回去。”
媽媽對我說:“你爸出生在張家口,小時候在BJ(北平),懂事以后去了呼和浩特(綏遠),那個時候我們這地兒歸熱河管。上學了,才回到村里。”
鋯廠、養豬場的占地款,段大姑父還剩四萬五千元,讓他存銀行,他死活不同意。就放在柜里,一天一看,一天早上發現錢不見了,找了一天也沒找到。
當晚,他腦栓塞病發。懷疑這錢是大哥家的老兒子偷的,大姑父不讓報案。對我大姑說:“我二哥沒有兒子,四弟五弟在大慶安家。我們的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再說了閨女祭祖就是這個家族無后。我大哥的三個兒子,就老三靠點譜,他還有一個兒子。將來呀,你我百年之后,逢個節令,就指望他給我們燎燒張紙兒磕個頭的。”
就那夜,他的三侄子離開了村子。
田寶彥大爺去世一個月,我爸去世。半年后,梁家屯的二姑父去世了,不久,獸醫大姑父也去世了。
大姑父的三侄子把村里的房子賣了,戶口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