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們可以洞察所有人的內心,那么人世間又有誰是不可同情的呢?
——【法】查爾斯·奧古斯汀·圣伯夫
1
第二天,嚴綱來到洪都市公安局東江區分局刑偵大隊,要求投案自首。
夏崢嶸看到嚴綱來投案自首,很是驚訝。
夏崢嶸親自對嚴綱進行了訊問,嚴綱詳細供述了自己的犯罪動機、犯罪前的謀劃和準備、唆使周茜然投毒的過程、事后脅迫周奮勵替自己頂罪的過程及投案自首的考慮等。
做完審訊筆錄后,夏崢嶸也頗為感慨,說:“你總算是來了,不管怎么說,悔過是金,回頭是岸哪。”
嚴綱苦笑了一聲,說:“回頭是岸?對我來說,哪還有什么岸哪。”
夏崢嶸拿出香煙,遞給嚴綱一支,然后掏出打火機,為嚴綱點上。
嚴綱深深地吸了口煙,說了聲:“謝謝。”這是嚴綱在公安局里,第一次享受這樣的“待遇”。
夏崢嶸自己也點上了一支煙,深深地吸了口,說:“要說你可能不信,其實從我第一眼看到你,就懷疑你就是兇手,當然,那只是一種直覺。
但你為周奮勵挖的坑太深啦,周奮勵犯罪的證據太完美了,完美到我沒法推翻,搞得我都在質疑我自己,我的直覺怎么不靈了?我不得不對自己的直覺產生了懷疑,覺得看來靠直覺是不行的,辦案還得看證據。
還是向檢察官厲害呀,他卻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案件,認為恰恰是你為周奮勵編織的罪證太完美了,反而讓他覺得可疑,加上他深入調查了你和周奮勵的成長經歷、性格特征,判斷周奮勵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嚴綱問道:“那他是怎么確認我是真兇的?”
夏崢嶸說:“你還不知道?周奮勵的律師江鑄城就是向淵找的,向淵和江鑄城商量了一個辦法,讓江鑄城對周奮勵謊稱他女兒被車撞了,生命垂危,這樣,周奮勵就沒有了顧忌,沒有了退路,在絕望的情緒下終于開口說出了真相。”
嚴綱說:“聰明,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向淵真是個有膽有識、有勇有謀的檢察官呀。”
夏崢嶸和嚴綱聊完,就趕到了向淵辦公室,商討對嚴綱的處理。
夏崢嶸把嚴綱投案自首的情況簡要介紹了一下,然后問道:“你看,我們現在能對他刑事拘留嗎?”
向淵說:“你放心吧,他不會跑,更不會再去殺人放火,建議你先對他辦理取保候審。”
夏崢嶸問道:“他自己都把犯罪交代清楚了,為什么不能刑拘呢?”
向淵說:“現在只有嚴綱一個人的口供,證據還不足以推翻周奮勵案件完美的罪證,先不急,先收集完善嚴綱的犯罪證據,再對他刑拘。”
夏崢嶸問道:“我們還要收集哪些證據?”
向淵說:“我提個思路,供你們參考:
第一,再詳細訊問嚴綱購買喪命散的過程,特別是那個賣藥人的特征,根據他提供的線索,力爭找到那個賣藥人,再組織賣藥人對嚴綱進行辨認,把這個關鍵環節的證據做扎實。
第二,組織蛋糕店的售貨員對嚴綱進行辨認,馬雯欣既然喜歡那款奶酪蛋糕,嚴綱想必以前也給馬雯欣買過,既然是熟客,售貨員應該能辨認出來。
第三,提取嚴綱偷錄馬雯欣出軌畫面的錄音錄像設備,證明嚴綱案發前早就知曉馬雯欣出軌,印證他具備殺人動機。
第四,提取嚴綱購買干洗店監控探頭的發票,證明嚴綱購買并安裝監控設備就在作案前不久,同時,讓技術部門再對現場進行勘驗,出具說明,證明監控探頭的角度,正好足以遮擋一名四歲以下小孩不會出現在畫面中,以進一步印證嚴綱的口供。”
夏崢嶸說:“好,你說的有道理,有了這些證據,嚴綱的罪證就做扎實了。”
向淵說:“而且,周奮勵的罪證也就瓦解了,嚴綱對周奮勵認罪的原因解釋得很清楚了,周奮勵想頂罪也頂不了了。”
夏崢嶸想了想,說:“對了,嚴綱是叫周奮勵的女兒去送的蛋糕,這在刑法上叫間接正犯吧?我們要不要找周奮勵的女兒取個證?”
向淵一聽,立刻說:“盡量不要,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這樣做,他女兒我們都要保護她,盡力讓她不知道發生的一切。”
夏崢嶸點點頭,說:“好,你說的這一點,我相信法官也能理解。”
夏崢嶸回到分局,向局領導匯報了嚴綱投案自首的情況以及檢察官引導取證的意見,分局領導完全同意檢察官提出的意見建議,批準先對嚴綱取保候審,再進一步收集罪證。
夏崢嶸再次訊問了嚴綱,嚴綱詳細講述了賣喪命散的藥販子各方面特征,偵查人員根據嚴綱提供的線索,找到了賣喪命散的藥販子,并組織藥販子對嚴綱進行了辨認,藥販子證實2016年8月底的一天,嚴綱曾以1萬元從其手上購買一瓶喪命散。
隨后,偵查人員又找到“麥戀”西點店2016年9月2日上午的售貨員,對嚴綱進行了辨認,售貨員證實,2016年9月2日那天正好是開張五周年店慶日,嚴綱是他們店的老顧客,售貨員按例贈送一張優惠卡給嚴綱,因為要嚴綱簽個字,嚴綱就婉拒了。
根據嚴綱的交代,偵查人員在嚴綱家中提取到了嚴綱偷錄馬雯欣出軌畫面的錄音錄像設備,并在嚴綱電腦中提取到了嚴綱偷錄的馬雯欣出軌視頻。
同時,嚴綱向偵查人員提供了其購買干洗店監控探頭的發票,證實購買時間為2016年8月22日,與嚴綱自首交代的時間一致。
公安機關技術部門再次對干洗店進行了現場勘驗,證實監控探頭的角度,正好足以遮擋一名四歲以下小孩不會出現在畫面中。
上述收集的人證、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現場勘驗意見等證據,均與嚴綱自首的口供形成印證,嚴綱以周奮勵的女兒為工具實施投毒殺妻、栽贓嫁禍于周奮勵的罪證得到充分補強。
2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機關申請延期審理后補充偵查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公安機關在收集完上述證據后,離周奮勵案恢復庭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6月13日,向淵把江鑄城叫到辦公室來,商量周奮勵案的下一步思路。
向淵把公安機關收集取證的情況跟江鑄城簡要說了一下,江鑄城聽完以后,說:“就憑這些證據,還不足以認定嚴綱有罪,從而推翻周奮勵案嗎?”
向淵說:“我認為還不能完全推翻,你看呵,嚴綱現在的罪證中,嚴綱找人買了喪命散,并不代表周奮勵就沒有找人買;嚴綱案發當天買了奶酪蛋糕,并不代表周奮勵就沒有買,因為售貨員不認識周奮勵,對周奮勵的辨認是沒有意義的,也就是并不能否定周奮勵也買過;嚴綱偷錄過馬雯欣出軌的畫面,并不代表嚴綱就一定會殺了馬雯欣;嚴綱在干洗店安裝監控探頭的時間與案發時間近,也并不代表嚴綱就一定是為了嫁禍于周奮勵而安裝的,也有可能是一種巧合,至于探頭的角度恰好看不到周茜然,更可能只是一種巧合。
當然,如果沒有周奮勵的認罪,以嚴綱的有罪供述,加上上面這些罪證的補強,原本也是足以認定嚴綱的犯罪證據達到了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足以讓法官對嚴綱的罪行形成內心確信,但問題就在于,周奮勵他一直認罪,那么就出現了一個案件有兩個人同時認罪,這種情況下,嚴綱的這些罪證就不具有唯一性、排他性,不能得出唯一的、排他的結論。”
江鑄城說:“呵呵,檢察官先生,你的證據邏輯思維夠嚴密的,連我這個辯護律師都自嘆不如呀。”
向淵說:“你別老把我定位為一個公訴人呀,我不是跟你說過嗎,我一直都主張公訴人辦案中也要有辯護思維的,我自己可是經常從辯護的角度分析案件的,等我退了休,我可是要做辯護律師的喲。”
江鑄城說:“別等退休啊,歡迎你隨時加入啊,優秀公訴人轉行做律師的,有的是呀。”
向淵說:“呵呵,扯遠了,還是說周奮勵案吧。”
江鑄城說:“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要周奮勵翻供,和嚴綱的口供形成印證。”
向淵說:“沒錯,嚴綱的口供中,除了供述犯罪經過,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將犯罪事實嫁禍于周奮勵,這個環節的供述現在缺乏周奮勵的印證,如果周奮勵能夠把這個環節的事實向法官陳述清楚,嚴綱的罪證鏈條就基本上完整了。”
江鑄城說:“行啊,我明白了,這個事情又得我來做,對不對?”
向淵說:“最好是你去,被告人都天然地信任自己的律師。”
江鑄城說:“行,這次我一定讓周奮勵跳出苦海。”
江鑄城從向淵那出來,就直奔中級法院,向法官申請會見周奮勵,得到法官準許。
江鑄城來到看守所,會見周奮勵,把嚴綱自首的經過告訴了周奮勵。
周奮勵聽說嚴綱自首,先是感到大吃一驚,等他聽完嚴綱自首的整個經過,方才理解了嚴綱為何會投案自首。
周奮勵先是長嘆了一聲,突然眼淚就冒了出來,說:“嚴綱他終于醒過來了,終于醒過來了呀。”
周奮勵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接著說:“馬雯欣如果泉下有知,她會為嚴綱高興的,這才是她愛的嚴綱吧,一個爺們,一個敢作敢當的爺們。”
江鑄城說:“這么說,你決定翻供了?不會再為他頂罪了吧?”
周奮勵想了想,說:“您還別說,嚴綱他越是這么懺悔,我倒更是同情他了,內心更加反躬自責,也就更想替他頂這個罪了。”
江鑄城一聽,心里急了,說:“你現在趕緊翻供吧,你還不翻供,就成了故意包庇他人罪行了。”
周奮勵點點頭,說:“我知道,事已至此,我再替他頂罪也于事無補了。”
江鑄城一聽,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了。
6月14日,夏崢嶸帶著偵查人員提審了周奮勵,周奮勵向偵查人員陳述了嚴綱栽贓嫁禍于他、脅迫他頂罪的整個經過。
公安機關將嚴綱的全部罪證移交給檢察機關,檢察機關據此,向法院申請將周奮勵故意殺人案撤回起訴,得到法院準許。
6月20日,洪都市人民檢察院將周奮勵故意殺人案撤回起訴。
6月27日,洪都市人民檢察院經檢察委員會討論,對周奮勵作出絕對不起訴的決定。
3
6月29日,向淵帶著《不起訴決定書》和《釋放通知書》等法律手續來到看守所,向周奮勵宣布了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并依法通知看守所將周奮勵釋放。
周奮勵終于被解下了沉重的腳鐐,但他的腳踝因為長時間受腳鐐壓磨,已經變得紅腫了,周奮勵走路也變得有些不自然。
周奮勵跟在向淵后面,步履蹣跚地走向看守所的大門。
周奮勵經過嚴綱所在的監號,正好被嚴綱看見,嚴綱也不知道為什么,或許潛意識里覺得自己今后再也見不到眼前的這個人了,不由自主地小聲叫了一句:“周處長。”
周奮勵聽到這種地方還有人叫他的名字,不禁一驚,感覺這聲音頗為熟悉,他抬起頭,想了想,想起來了,叫他的人是嚴綱。
周奮勵扭過頭來,看了監號里的嚴綱一眼,眼中帶著感激和同情,嚴綱隔著門窗欄桿,也用感慨而愧疚的眼光看著周奮勵。
嚴綱對周奮勵微微點了點頭,算作是為他送行,祝他一路走好,周奮勵也朝嚴綱微微點了點頭,表示對嚴綱的感激。
兩個男人一秒鐘的對視,化解了所有的恩怨情仇。
而化解這恩怨情仇的,是彼此的理解和寬恕。
6月30日凌晨,嚴綱所在監號人犯起床小便時,驚訝地看到嚴綱已經安坐在一地的血泊中,氣息全無。
看守所領導、管教干警和獄醫等人迅速趕到現場,獄醫驗明嚴綱已經死亡,并查驗到嚴綱手腕處有刀割傷口,一地的鮮血正是從這個切口流出的。
看守所干警在整理嚴綱的遺物時,發現了嚴綱留下的三封遺書。
第一封遺書是寫給馬雯欣的,遺書中寫道:“致天堂的愛妻馬雯欣
親愛的老婆:
我知道我已經沒有資格這樣叫你,但又忍不住要這樣叫你!
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我的懺悔、心痛和自責,能娶到你,我曾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殺了你,我又成了世界上最可恨、最可悲的人!
我何以喪心病狂到狠心殺了自己最愛的人,我無數次地拷問我自己,或許真的是中了邪,魔鬼纏身,或許是前世作孽,今世天亡我也!
我作的孽,我自當承受,而你是無辜的!你是純潔、善良、寬容的好女人,你應該幸福地活著,不應該這樣死于非命!人們都說蒼天有眼,蒼天奈何這么無情呢!
我知道,你是愛我的,疼我的,縱然我殺了你,你也不會恨我的,對嗎?
我知道,你在天有靈,是希望我好好活下去,二十年以后還是一條漢子,對嗎?
我知道,你一定是這么想的,但對不起,我實在沒有勇氣再茍活下去了,你一個人在天堂太寂寞,我急著要過去陪你!
你知道嗎,留下我一個人在世間,我每天都在懺悔著、悲痛著,心理上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好難受呀,我一個人走不下去了,我需要握著你的手,給我力量。
我留下了另一封遺書給我們的爸媽,我會乞求他們同意,將我們的骨灰合葬在一起,我要永遠和你守護在一起。
想到就要在天堂和你相聚,我是開心的,下輩子,我們還是一對恩愛的夫妻!
吻你!
老公絕筆
2017年6月29日”
第二封遺書是寫給嚴綱父母的,遺書中寫道:“
親愛的爸爸媽媽:
雖然這幾年你們和我斷絕了往來,但血脈相連,我永遠都是你們的兒子,你們永遠都是我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兒子不孝,從小到大沒給你們少惹麻煩,你們好不容易把我拉扯大,我又不務正業,讓你們徹底失望了!
而更讓你們難以容忍的,是我娶了馬雯欣這樣一個‘坐臺小姐’,讓你們丟盡了臉面,你們一氣之下和我斷絕了關系。
我沒有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成為一名體面的國家干部,還墮落成社會殘渣,這是孩兒的錯,是我的大不孝,但是,堅決不準我娶馬雯欣,這真的是你們的錯呀,我這輩子做的唯一的、也是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娶了馬雯欣!
馬雯欣真的不是什么風塵女子,更不是人們議論的‘坐臺小姐’,她是一位純真、善良、寬容大度、善解人意的好女子,我迷戀她的風情和外貌,更愛她的這種品質!
不過,如今一切都成云煙了,我做了一件最正確的事是娶了馬雯欣,卻又做了一件最愚蠢之極的事就是殺了雯欣,害死了自己最心愛的女人!
雯欣的死,責任全在我,你們千萬不要怪雯欣。是我經常對她家暴,讓她失去了安全感,引發了她童年創傷留下的陰影,產生抑郁和焦慮,導致犯上性癮癥,加上隔壁那位英俊瀟灑、一表人才的年輕領導的引誘,才一時出軌的,這完全不是她自己能控制的,而且在得知自己的病癥后,她堅決和那位領導斷絕了關系,并希望和我重新開始美好的新生活。
所以,這一切的一切,這所有的悲劇,責任都在我一人,其他人都是無辜者、被害者。自作孽,不可活,我造的罪孽,當由我一人承擔。
只是,孩兒已經等不及法院的死刑判決了,不過也無所謂,不論法院作怎樣的判決,我在心里已經給自己下了死刑判決,我唯有一死,方能讓自己得到解脫。
我未等判決就自行了斷,也是急著想去天堂和雯欣相聚,茍活在人世間,我太想念她了,太想向她傾訴我心中的愧疚和懊悔了,我已經不能再等了。
請原諒我,不能為你們盡孝養老送終,反而要讓你們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我下輩子還做你們的兒子,下輩子再好好為你們盡孝!
最后,我有一個請求,希望你們能準許,那就是讓我和雯欣合葬在一起,讓我和她生生世世都相守相依,永不分離,好嗎?
不孝之子叩拜!
兒絕筆
2017年6月29日”
第三封遺書是寫給馬雯欣父親的,遺書中寫道:“
親愛的爸爸!
不論您如何痛恨我,我都要這樣稱呼您!也不論您是否會看這封信,是否會一拿到手上就撕掉它,我也要給您寫這封帶血的遺書!
雯欣的死,讓您大感震驚和意外,這事居然是我干的,想必更讓您震怒和不可思議!沒錯,雯欣是我殺的,這么殘酷的事實,您一定很難接受。
我想說的千言萬語,歸結為三個字:都怪我!
都怪我,是我的心胸狹窄、愛鉆牛角尖,讓我在成為廢人之后心灰意冷,并牽怒于雯欣,經常對她施暴發泄;
都怪我,是我的多疑,讓我發現了她的出軌,如果我不知道她一時的出軌該多好啊,一切就美好如初了;
都怪我,是我的陰暗、齷齪,在人家臥室偷裝了針孔錄像頭,讓自己親眼看到了他們偷情的畫面,使自己怒不可遏,對雯欣心生殺機;
都怪我,是我的殘忍、絕決,在喪失理智之后,沒有念夫妻之情,更忘卻了雯欣往日的恩愛,對雯欣痛下了毒手;
都怪我,是我的狠毒、狡詐,使我設下圈套,嫁禍于人,欺騙、脅迫那位領導為我頂罪,讓他蒙冤受審。
但我知道,再多的自責,也已經挽回不了雯欣的生命!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不論法院是否判我死刑,我都早已決定自我了斷。雖然我的死換不來雯欣的生,但我唯有以死謝罪,或許才能給您失去愛女的心痛帶來一絲慰藉吧!
不過,在我死之前,我還是期望能得到您的一絲寬諒,請您無論如何都要相信,我是愛雯欣的,她永遠都是我今生最愛的女人!
最后,我想跪求您,能不能準許我和雯欣合葬在一起,讓我們在天堂里相聚相守,下輩子還做夫妻?
我不敢奢望您能答應我的這點請求,但這確實是我今后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點心愿了!
不孝女婿叩拜!
2017年6月29日”
犯罪嫌疑人嚴綱在看守所非正常身亡,洪都市人民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官依法介入調查。
經駐所檢察官調查認定:6月29日深夜,當監號內其他人犯都熟睡時,嚴綱從他內褲里撕開一道口子,從里面取出一塊他進看守所之前就縫補進去的刀片,然后躲進衛生間,切開自己的手腕,自殺身亡。
向淵看完嚴綱的這三封遺書后,馬上聯系了馬雯欣的父親,他帶著沈冰鴻,來到了馬雯欣父親馬春元的家中。
向淵把嚴綱自殺的情況向馬春元作了通報,然后把嚴綱寫給馬雯欣和馬春元的遺書都交給了馬春元。
馬春元聽說嚴綱在看守所自殺身亡,還是很震驚和意外,他拿著遺書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著,拿遺書的手微微有些顫抖。
馬春元看遺書時的眼神中,有憤恨、有悲痛、有糾結,向淵看得出,馬春元此刻的內心是多么百感交集,波濤洶涌。
馬春元看完遺書,眼角有些濕潤,對向淵、沈冰鴻感激地說:“謝謝你們,專門來一趟。”
向淵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沈冰鴻問道:“馬伯伯,我冒昧地問一句,您現在還恨嚴綱嗎?”
沈冰鴻的話觸碰到了馬春元內心最深的傷痛,他把眼睛閉了閉,再睜開眼睛,說:“你說,我能不恨嗎?雯欣是我唯一的女兒,我好不容易把她拉扯大,結婚嫁人,原本以為從此會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誰知突然就這么走了,對我來說真是五雷轟頂呀。
特別是當我得知居然是嚴綱害死她的,我這心里真的接受不了哇。我的女兒我還不了解嗎?她雖然表面上追求時尚、新潮,但骨子里可是非常傳統、善良的人呀,她對嚴綱也是真心好,真心想跟他一輩子的呀,這嚴綱憑什么要殺她呀?我女兒有天大的錯,叫他來找我呀,我會給他一個交待的,他憑什么把我女兒給殺了呀?
雯欣是個很孝順的孩子,她是我后半輩子唯一的精神支柱,嚴綱殺了她,就等于扼殺了我的后半生呀,我的精神支柱倒掉了,我都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馬春元說到這,不禁老淚縱橫,拿起紙巾不停地擦著眼角的淚水。
向淵安慰說:“大伯,人死不能復生,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呀,只有您健健康康地活著,馬雯欣的在天之靈才會放心呀。”
馬春元止住淚水,長嘆了一口氣,說:“應該說,嚴綱也算得上是我的救命恩人,沒有他傾盡其所有并舉債給我籌款做手術,我這條老命早就不保了,結婚以后,他對我也一直非常關心、照顧,象親兒子一樣待我,我也非常感動、知足。
所以說,我老年喪女,怎能不恨呢,可我恨的這個人卻又偏偏是自己的女婿,曾經的救命恩人,真的是造化弄人呀。”
沈冰鴻問道:“馬伯伯,我還有個問題想問您,那就是,如果嚴綱沒有自殺,您會請求法院判處他死刑嗎?”
馬春元說:“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我請不請求,法院不都得判他死刑嗎。”
沈冰鴻說:“大伯,您有所不知,殺人償命早就不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馬春元詫異地問道:“殺人還能不償命嗎?”
向淵說:“沒錯,‘殺人償命’確實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但在現代司法理念和現代司法制度下,殺人償命早已不是天經地義的了。
當今世界,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在法律上或在司法實際上廢除了死刑,殺人完全不必償命,即使在我國,多年來也一直堅持‘少殺、慎殺’的死刑政策,殺人也未必要償命了。
在我國刑事審判中,特別是對于因家庭矛盾、情感糾紛、鄰里糾紛、民事糾紛等因素引發的殺人案件,對死刑的適用更加嚴格,判處死刑更加慎重,對于其中有投案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從輕情節的,以及具有被害人存在過錯、和被害人家屬達成諒解等酌定從輕情節的,一般都不適用死刑,而是適用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馬春元問道:“那嚴綱這個案子呢?法院會判他死刑嗎?”
向淵說:“嚴綱處心積慮,精心策劃,蓄意殺妻,而且嫁禍于人,栽贓陷害他人,犯罪情節嚴重,論罪原本可處死刑,但這又畢竟是一起因婚姻出軌引發的家庭悲劇,加上馬雯欣也確有出軌事實,而嚴綱也是在對馬雯欣出軌原因存在誤解的情況下才產生殺妻惡念的,同時,嚴綱投案自首,真誠認罪悔罪,綜合這些因素和情節,法院判處嚴綱死緩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沈冰鴻對著馬春元說:“如果您還能原諒嚴綱,那么法院判他死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馬春元聽向淵和沈冰鴻這么一說,仰天長嘆,說:“看來,嚴綱不是畏罪自殺,是存心想死呀。”
向淵說:“沒錯,從嚴綱的遺書也看得出來,遺書的字里行間,都透露著他強烈的求死的心愿,我相信,即使法院判處他死緩,他也會自殺的。
而且,在他投案自首之前,他就決意自殺,并做好了自殺的準備,他只是一直在等待周奮勵的無罪釋放。
我覺得,死刑對他這種人來說也失去了懲罰的意義。我相信,嚴綱的本性是好的,他懂得孝順、懂得愛,也很講義氣,只是因為性格缺陷,在得知馬雯欣出軌后,沒有選擇和馬雯欣溝通,而是被憤恨迷塞了心智,做出了喪失理智的殺妻行為,如今他幡然醒悟,悔斷青腸,而且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種人迷途知返,回心向善,已經完全沒有了犯罪惡性和社會危險性,但死刑卻要以實現正義之名,剝奪他的生命,消滅他的肉體,以實現特殊預防,也就是實現從根本上消滅他再犯罪的可能性,可見,死刑的必要性和正當性都是有很大疑問的。
現實當中,死刑的適用,主要是為了解被害人家屬的心頭之恨,而實際上,‘痛苦不可能通過轉移給其他人得以解脫’,死刑剝奪了一個新的生命,以法律的名義又殺了一個人,給被告人的家庭帶來了新的傷痛,而被害人家屬失去親人的痛苦依然還在。所以,死刑,其實是一種不人道的刑罰,也沒有多大實際意義,也不能從根本上遏制犯罪的發生。”
沈冰鴻說:“我們向檢察官是一位廢除死刑論者。”
向淵說:“廢除死刑是國際刑法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我們國家法治文明進程的必然選擇,我個人也一直在為廢除死刑而鼓與呼,希望推進我國廢除死刑的歷史進程。
其實,一個法治文明社會,不應該用死刑來宣揚以牙還牙、以命抵命,這種血腥的同態復仇觀念與現代社會文明、仁愛、寬容觀念是相悖的,死刑的適用雖然能讓人們解一時的心頭之恨,但每一例死刑的適用,又都在強化著人們野蠻的同態復仇觀念。
有句話說得好:仇恨只能生長出仇恨,只有寬容才能埋下化解仇恨的種子,在一個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寬容、博愛應當成為社會的普世價值觀、人人尊崇的核心價值觀。
對于社會的每一個公民來說,背負仇恨是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只有選擇放下仇恨,選擇寬恕、諒解,才能使自己的心靈得到真正的解脫。”
馬春元聽完向淵的一番說理,感覺醍醐灌頂,頓有所悟,他感激地點點頭,說:“你們說得有道理啊,我們作為被害人的家屬,心中渴望死刑,都是因為心中有恨,如果心中寬恕了,死刑還有什么意義呢?
雯欣是我的女兒,可她也是嚴綱的妻子呀,而且是嚴綱費盡心力娶到的他最愛的女人,站在他的角度想想,他也有他的苦處呀,如今他醒悟過來了,心里的痛,不比我輕呀。
嚴綱他可真傻呀,他總以為我不會原諒他,肯定要他為女兒償命,可他怎么就沒有想過,我已經失去了唯一的女兒,如今又失去了他這唯一的女婿,我這心里不是雪上加霜嗎。”
馬春元這番話,讓向淵和沈冰鴻都感動不已。向淵見過很多殺人案件被害人家屬,象馬春元這樣如此寬諒兇手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向淵說:“大伯,您能這樣寬諒嚴綱,我真的很感動。
嚴綱自殺,我也感到很意外,但回過來反思一下,我是應該能看出一點征兆的,如果我看出了這種征兆,一定會盡力勸阻他自殺的。
但我還是疏忽了這一點,這是我的責任,我向您道歉。”
馬春元說:“唉,人一旦決意要死,誰能攔得住呀,你雖然說得入情入理,也很有說服力,但對于這種鐵了心要死的人,也很難讓他回心轉意呀。
你們不必自責,看得出,你們是非常有責任心和仁慈心的檢察官,你們已經盡職盡責、盡心盡力了,我作為被害人家屬,要感謝你們的工作呀。”
向淵說:“謝謝您的寬容大量,我們的工作都是份內職責,您說感謝我們就慚愧了。”
沈冰鴻說:“不管怎么說,對于嚴綱的自殺,我們還是覺得很遺憾。”
向淵說:“大伯,我看您如此寬諒嚴綱了,他最后的那個請求,想必您不會反對吧?”
馬春元說:“就讓他們在一起吧,我還有什么理由反對呢?我現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這一點了,他們這輩子結的是孽緣,希望他們下輩子恩恩愛愛,再好好做一回夫妻吧。”
馬春元和嚴綱的父母都同意將嚴綱與馬雯欣的骨灰合葬在一起,嚴綱的臨終遺愿得以實現。
在嚴綱下葬后的第二天,周奮勵獨自一人,來到嚴綱與馬雯欣的合葬墓前,獻上了一束鮮花。
周奮勵站在墓前,肅立良久,回想經歷的這場悲劇,心中充滿著內疚、自責、懺悔、悲痛,還有對馬雯欣的一種說不清的懷念和憐惜,以及對周奮勵的一絲敬意、同情和感激,種種滋味涌上心頭,百感交集。
周奮勵望著嚴綱與馬雯欣二人的遺像,說:“是我害了你們,這筆債,我只有下輩子再還了。
我今天來,是向你們道別的,我已經沒有顏面在這個城市生活下去了,我決定遠離這個傷心的城市,移民加拿大,重啟自己的人生。
還有然然,我知道,你們是愛她的,對嗎?你們肯定和我一樣,希望她永遠不要知道之前發生的一切,永遠健康快樂地生活,對嗎?你們放心,我決定移民加拿大,一方面是為了我自己,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為了然然,為了給然然一個全新的成長環境,這里發生的一切,我永遠都不會告訴她。
再見了,祝你們在天堂里做一對恩愛幸福的夫妻,不再有焦慮,不再有不幸,不再相愛相殺,不再有周奮勵這樣的混蛋,破壞你們恩愛和睦的家庭。
再見了,有機會回國,我會再來看你們的。”
周奮勵說完,向著嚴綱與馬雯欣的墓碑深深地鞠了三個躬。
這時,天空中飛過兩只大雁,發出一聲長鳴,周奮勵抬起頭,望著兩只結伴而行的大雁,仿佛看到嚴綱和馬雯欣化身兩只結為連理的大雁,甜蜜地一起翱翔,奔赴他們幸福的遠方,而那一聲長鳴,或許是他們向周奮勵傳來的寬恕和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