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著眼前這些散發著蘭麝的香氣,穿著絢麗的錦繡的婢妾,他絲毫無所謂地抬眼道:“隨便選。”
使者粗粗地晃過一眼后,更加大膽地說:“這些婢妾個個都艷絕無雙,但小人受命索取綠珠,不知道哪一個是?”
聽人講,前一刻還冷靜的他,在聽到這句話后,勃然大怒:“綠珠乃我所愛,使者可懂?”
許是靠山很硬,使者越發地放肆起來:“君侯博古通今,還請三思。”
聽人講,他當時只回了兩個字,那就是:“不用。”
他不用三思。
聽別人講的,終究不一定是真的,我想他應該會把這件事告訴我吧。
然而沒有,接連幾天,他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完全沒跟我講過這件事,也完全沒有流露出一絲跟這件事有關的情緒。
我想他應該是有把握解決這件事,才會如此的淡定的。
然而,我發現我錯了。
那天,依舊有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依舊是在金谷園中擺宴,高樓之上,談談笑笑,就跟往常一樣,讓人看到開頭,就仿佛能猜到結局。
然而本以為的酒醉人盡散的尋常結局,卻換成了重兵包圍。
于重兵之中,他微微地愣了一下,不得不說,這一切都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握。
帶領重兵前來的是孫秀,說實話,我并不怎么認識這個人。
但是從孫秀小人得志的自言中,我好似明白了什么。
孫秀好似派人來向他求過我,就因為他當初的不答應,才落到了這番田地。
為什么不答應?
這是我明白此件事情之后的第一反應。
此番情景,我想我不該讓他分心,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地問了他:“真的是因為我嗎?”
他對著我自嘲道:“是啊,因為你,我才有了今日之罪。”
話雖是對著我說的,但是講此句話時,他的雙眸卻是空空的,好似從未落到我身上。
是真是假,對他而言,想必已經不重要了。
沉沉浮浮這么多年,他是不是也累了呢?
同樣,在這一刻,是真是假,對我來說也不重要了。
因為,他曾對我說過:“你思鄉來,我思你,剛好。”
因為,他曾對我說過:“我心里有你,卻沒有她們。”
因為,他曾對眾人說過:“綠珠乃我所愛。”
夠了,有這些就夠了。
所以,他若是注定要死,我絕不獨活。
我恍惚間,就見有士兵要來拉我,伴隨士兵而見的,還有孫秀臉上的佞笑。
突然間,我想對他說一句話,來終結我們這段并不算圓滿的感情。
然后,我說了:“愿效死于君前。”
接著,我就用實踐證明了,死原來那么容易,不過是翻越一個欄桿的距離。
彌留之際,我好似看到了幽幽綠地。
彌留之際,我好似聽到了聲聲笛音。
對不起,我想我可能要先行一步了。
還請君,莫要傷心。
……
(本文完)
另附:補充材料——
[人物介紹]:
石崇:字季倫,小名齊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西晉開國元勛石苞第六子,西晉時期文學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綠珠:晉白州博白(今廣西)人,生雙角山下,西晉石崇寵妾,“美而艷,善吹笛”,在石崇的悲劇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史書材料]:
《晉書石崇傳》中有載——
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樓下而死。
[靈感來源]:
金谷園(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
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
落花猶似墜樓人。
【當然了,還有一些資料來自百度百科,這些,我想,大家必是懂的都懂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