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剛畢業時進的公司是一間大型的國營公司,里面有一幫子很搞笑的同事。那時候國營外貿公司因為體制問題員工壓力不算太大,反正產品要出口,必須先經過我們。我師傅是全公司甚至是廣州外貿行業著名的美女,每天總有些其他部門的男同事有事沒事都可以翻出許多的事找她聊天。在我到部門報到前我的前任業務員跑加拿大留學后,師傅對面的位置一直空著。據說那個空位子在那段時間就成了公司里最熱門的打卡地點,湯SIR說如果可以收座位票的話,足夠我們整個部門每月去吃一次土雞火窩。他們坐那一坐就半天弄得整個部門的人包括我師傅都不厭其煩。為此部門經理發了無數次火,但總也沒什么效果,也不可能在中層會議上對著其他部門的頭發飆,所以據說把我安排坐她對面是經理故意的。
但是我進公司后即便塞住了那個空位置其實作用也不是很大,一幢大樓好幾百個業務員會議室本來就不夠用。況且作為主辦業務供應商來訪,訂單問題,發票,付款等等一天就要接待好幾回,所以每個人的位置旁總有一兩把椅子。自打我來了后,整個公司最熱鬧的地方就變成了師傅和我位置旁的那兩把椅子。雖然確實有點煩,不過這樣對我卻有個好處,一來二去地很快就和各個部門的人混了個熟。有的時候要個幫手幫忙或找人請教非常方便,各種具體事務不僅僅各種各樣的師傅自己自動送上門,而且他們還得用心地教使勁地幫。誰要我是他們女神的徒弟?我的差評或好評是可以直接上傳到師傅腦中的。例如報關報驗這些對于外貿業務最麻煩的事情,有這些前輩的關照或領路,確實走少了許多彎路更認識了許多各種部門的經辦官員。
大家都是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男人,熟絡了后自然有許多共同的愛好和節目,例如踢足球,看球賽,打網球,跳交誼舞。每次有這樣的機會呼朋喊黨的時候也總會喊我一聲,即便后來在外駐廠,這種聚會也不曾減少過。聚會以后循例吃個飯喝個酒吹個牛啥的,當然也交換一些各個部門的信息,有段時間不知道怎么搞的流行起喝黑啤。據說黑啤壯陽,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那時候自己還沒結婚也沒機會嘗試。但見他們言之鑿鑿的模樣,似乎真有其事。最夸張的是報關報驗部的副經理,不僅啤酒只喝黑的,每次喝的時候還會在啤酒里除了加兩片生姜還要加個生雞蛋。有次好奇問他這樣喝法有什么作用的時候,他卻故作神秘狀,“即便和你這種青頭仔講你也不懂。”
什么人算青頭仔?我渾渾噩噩,更搞不懂他話背后的意思。既然他不肯明說,我也懶得追問,大不了以后自己試試。
這么多年里世界各地各種顏色的啤酒還真喝了不少,黑啤除了酒勁比普通啤酒大些,麥芽味有股子特殊的味道外也不覺得有什么特別,其中個人感覺味道最佳的是在澳洲的Beechworth那100多年歷史的啤酒廠出品的黑啤。那天到那的時候想不到鎮子就那么丁點大餐廳卻實在不好找,可能是游客太多的緣故。最后還是被啤酒廠舊廠房那小小的啤酒作坊博物館和它很顯古舊的建筑外型所吸引,就在它旁邊那個最為人擠的餐廳拿了輪候的號。餐廳有個很大的酒吧銷售的都是這個酒廠的啤酒,趁著等候的時間點了幾個不一樣的扎啤,四個人每人各一個,兒子和我喝的都是黑啤。沒想到兩種黑啤口感和味道都不一樣,但無疑比普通的啤酒不管麥芽香味還有口感都更為鮮活,甚至連退休前在飲料包裝行業做了幾十年,喝遍大江南北所有啤酒的老爸也贊不決口。年紀已經老邁的父母害怕嘌呤高容易中風平時極少碰啤酒,但是那個晚餐,居然也點了黑色扎啤。
但是,
這么多年里黑啤加生姜片和生雞蛋的方法卻從來沒試過,沒掂量過什么原因。估計是怕了生雞蛋的腥味和生姜的辣味吧,更可能覺得不需要。
啤酒說白了不就是在尋找一股子透心涼感覺的同時,讓自己的神經迷亂?這個倒是其它種類酒所不具備的,尤其是在悶熱的夏天。什么液體面包什么西人涼茶都只不過是忽悠人的說法當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