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李鴻章駐京辦——校尉胡同一帶

李鴻章在京城沒有房產(chǎn),每次來京皆借住東城王府井附近的賢良寺。這賢良寺頗有來歷,原本是康熙帝十三子胤祥的王府,后來胤祥信奉佛教,主動要求將自家宅院改成寺廟。他死后,雍正皇帝就如他所愿,將這里改建為賢良寺。

賢良寺能聞名于世,不僅僅因為它是由王府改建而成的皇家廟宇,也因為大名鼎鼎的李鴻章死在這里。

甲午戰(zhàn)爭之后,李鴻章背負了幾乎所有的政治責(zé)任和軍事責(zé)任,被解除了擔(dān)任二十五年之久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職務(wù)。之后,李鴻章被關(guān)在政治冷宮里足足有四年之久。

甲午戰(zhàn)爭之后,法國人終于得到了廣州灣這個“勢力范圍”,但是卻與當(dāng)?shù)匕傩諞_突頻繁,甚至有當(dāng)?shù)匕傩兆越ㄎ溲b,與法軍開戰(zhàn)。同時,英國的商輪也頻頻遭到本地百姓的攻擊。英國駐華公使向總理衙門發(fā)出了措辭嚴厲的照會,說鑒于廣東盜風(fēng)甚熾、英輪數(shù)被劫掠,英國軍隊將自行剿匪。

在這種情況下,廣東自然需要一個有能力有魄力的掌舵者,同時還要擅長與洋人打交道。面對這棘手的局面,慈禧第一時間便想到了李鴻章。1899年年底,李鴻章終于起復(fù),被任命為兩廣總督,處理廣東這邊的難題。

但李鴻章?lián)蝺蓮V總督剛半年,就發(fā)生了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城的大事件。慈禧在帶著光緒急匆匆“西狩”之時,覺得只有李鴻章能力挽狂瀾,就匆忙恢復(fù)他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原職,讓他全權(quán)處理與列國的議和事宜。

受命之后,已經(jīng)年過古稀的李鴻章便乘船離開廣州,半月后到達上海。到上海后觀望了幾個月,私底下與列國接觸,達成了默契,接著就北上京城。

此時的京城尸橫遍野,腐肉白骨到處可見,八國聯(lián)軍攻打紫禁城時引燃的大火殃及千萬人家,烈焰晝夜騰空。

李鴻章來到北京,還如以往一樣下榻于賢良寺。

賢良寺由于靠近皇宮且十分僻靜,因而成了許多地方大員進京時的首選駐扎地,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進京都曾寄居此寺。李鴻章更是對它青睞有加,每次進京都要住在這里。這次也沒有例外。

與各國駐軍的談判場所,則是在西城德勝門內(nèi)大街的奕劻的慶王府。

當(dāng)時八國聯(lián)軍宣稱,北京城里除了“兩個小院落屬于清國政府管轄”之外,其他區(qū)域都由各國軍隊分區(qū)占領(lǐng)。“兩個小院落”就是指賢良寺和慶王府。但即便是這兩處也被荷槍實彈的俄國兵嚴加把守。

9月底,以奕劻和李鴻章為首的談判官員開始了與八國聯(lián)軍的周旋。

李鴻章提出了兩個談判要領(lǐng):一個是駐軍可以長留,但是要解除武裝;一個是賠錢走人,以后各國商業(yè)來往都要給對方些便宜。他甚至還提出要與各國駐軍將領(lǐng)一一對談。

這是由于李鴻章洞察出這個由十一個國家組成的談判方個個都心懷鬼胎,是一個實打?qū)嵉摹安蓊^班”。俄國人想要的是中國東北地區(qū),而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則對俄國的想法甚是不滿。法國想要讓他們的天主教在中國順利傳播,德國則是要在中國的政事中摻和一手。這樣的狀況下,各個擊破是最好的策略。

就在李鴻章提出議和大綱兩天后,聯(lián)軍的最高統(tǒng)帥瓦德西趕到了北京,對李鴻章提出的議和大綱根本不予理睬,而是要求懲罰罪魁禍首慈禧。

談判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談攏的可能。李鴻章還是努力讓對方明白了中國的政治倫理:以孝為本、以忠治國,慈禧太后是一國之母,是一定不能有任何閃失的。

李鴻章家族

談判不歡而散,聯(lián)軍司令瓦德西命令部隊繼續(xù)進犯清西陵和東陵,直逼張家口,并揚言,若是清廷不能再給出令各國駐使?jié)M意的答案,聯(lián)軍便直接進攻陜西,捉拿慈禧。

慈禧得到消息后嚇得心驚膽戰(zhàn),趕緊密電李鴻章:“列強所索各條是何端倪,曾否見詢,有無萬不能行之事……應(yīng)據(jù)實密奏。”慈禧的這個密電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只要保住皇太后,其他什么都可以商量。

太后怕死,李鴻章也沒轍,只好賄賂俄國方面,請俄國人出面斡旋。沒過多久,英國首相便對提出懲辦慈禧作為議和條件的德國人說:“如果將皇太后牽扯進這件事情里來,人們定將冒著廢棄整個中國的危險與我們對抗,這是對歐洲非常不利的。”瓦德西有所觸動。

聯(lián)軍方面一有松動,李鴻章立刻給西安去電,要求棄車保帥。隨后,各國的公使都要求中國的皇帝和太后回京再做談判,然而,整個北京城都被八國聯(lián)軍控制著,慈禧哪敢輕易回京!

于是,談判再度陷入僵持局面,李鴻章便用上他那“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招數(shù),以身體大不適為借口躲在賢良寺,拒見來客。

如此一拖,轉(zhuǎn)機便來了。俄國人忍不住對東北三省動手動腳,此事引得日、美、英等國著急了,他們要求把“嚴懲禍首”和“兩宮回鑾”的議和條件放一邊,開始商議具體的議和內(nèi)容。

在1900年12月24日,英國、美國、法國、俄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奧地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十一個國家的公使將一份擬好的《議和大綱》交到慶親王奕劻的手中,并要求快速給出答復(fù)!

這份《議和大綱》便是后來的《辛丑條約》的藍本。

看到條款后,李鴻章連連嘆息,并立刻向西安密電,說電文里這些條款的苛刻是萬萬不能答應(yīng)的。然而,慈禧太后見條款間并沒有將她列為禍首,也沒有剝奪她的權(quán)力,大喜過望,當(dāng)即批準。

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奕劻遵照慈禧旨意在《議和大綱》上簽字畫押。

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被診斷為胃血管破裂。李鴻章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便想著盡快結(jié)束談判。他代表朝廷要求各國撤兵,但是各國態(tài)度強硬,要親眼看到懲治禍首,并將賠款數(shù)額定下來,否則決不撤兵。

1901年的2月到8月間,按照各國的要求,處死、流放、沒收財產(chǎn)的官員有一百余名。慈禧將這些對她忠心耿耿的官員斬的斬,流放的流放,這才平息了這場風(fēng)波。

1901年9月7日,喪權(quán)辱國的《辛丑條約》終于一錘定音。

但這時的李鴻章已經(jīng)耗盡心力,尤其是看著自己效忠了一輩子的大清就要崩盤,更是心力交瘁。

李鴻章的繼室夫人趙小蓮

躺在病床上的李鴻章寫下了最后一封呈給朝廷的奏折:“臣等伏查近數(shù)十年內(nèi),每有一次構(gòu)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chuàng)深痛劇,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nèi)圖富強,或可漸有轉(zhuǎn)機。譬諸多病之人,善自醫(yī)調(diào),猶恐或傷元氣,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憂矣。”

此時的李鴻章,依舊為清廷擔(dān)憂不止。

但病入膏肓的他再也沒能起來。

1901年11月7日中午,部下周馥來賢良寺看望李鴻章,見他已身穿殮衣,喚他也是只能應(yīng)不能答,但就是不瞑目。周馥哭著安慰道:“君有何放心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jīng)手未了之事,我輩可辦,放心去吧!”

李鴻章聞言兩行清淚自眼角滾落,嘴唇顫動片刻后氣絕歸西。

李鴻章祠堂

壯年時期的李鴻章

李鴻章死后,朝廷下旨令在其原籍和立功之省,建祠十處,賜北京建祠。清朝漢人官員北京建祠者,僅此一人。根據(jù)1991年出版的《北京文物勝跡大全·東城區(qū)卷》記載,李鴻章祠堂遺址位于東城區(qū)西總布胡同27號。李鴻章可稱晚清第一重臣,慈禧稱贊他是“再造玄黃”之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孫中山評價他:“中堂從佐治以來,無利不興,無弊不革,艱巨險阻,猶所不辭。”梁啟超在李鴻章死后感嘆“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乌兰县| 新化县| 博乐市| 策勒县| 南汇区| 茌平县| 松阳县| 清苑县| 荃湾区| 托里县| 文化| 怀仁县| 修文县| 达州市| 蒙山县| 仁寿县| 闸北区| 巴林右旗| 九龙县| 平陆县| 海宁市| 垣曲县| 华安县| 玉溪市| 双辽市| 宿迁市| 罗平县| 偏关县| 靖西县| 台湾省| 沂南县| 教育| 尉氏县| 长宁县| 永登县| 安仁县| 宽甸| 华宁县| 楚雄市|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