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 白華為菅
  • 五色瓜
  • 3596字
  • 2021-08-02 16:08:40

在海上的這幾日,天一直陰云密布。可等輪船進港口停泊后,風卻突然停了。厚厚的云層中突然裂開一道縫隙,金色的陽光從中灑落,驅散了寒風帶來的冷意。

溫家一行人下了船,在碼頭上四處張望著,等著姑母溫靜姝派人來接。

周圍不時有外國水手走過,溫見寧看到他們,不由得想起齊先生曾給她們講過香港的由來。

往前推不到百年,眼前這一帶還是人煙罕至之地。直至前清戰敗后,清廷多次割地賠款,才使得如今的香港島、九龍、新界等絕大多數島嶼逐漸都變成了英國人的租界。

起初的香港只有移民到這里的外國人,人煙稀少。直到十幾年前清帝退位,時局動蕩,人心惶惶,臨近的粵省乃至內陸的不少滿清遺老、富商鄉紳跑到香港來避難定居,隨后陸續發展起各行各業,這才有了香港如今的繁華。

二太太帶著一群孩子在碼頭等了半天,也不見有溫靜姝的人接她們,只能咬牙招呼了路邊計時收費的出租車,把她們和行李一起送到溫靜姝的別墅。

至于齊先生,她又去投奔朋友了,說等她安定下來會給她們送消息。

小汽車載著一行人駛離了碼頭。

島上四處是小山與丘陵,草木稀疏的地方露出光禿禿的紅褐色土崖。公路隨著山勢的起伏一會緩,一會陡,向著海濱的方向延伸過去,才零零星星地有了人煙。

汽車翻山越嶺,一路顛簸。

按照二太太給的地址,過了兩個小時才終于抵達溫靜姝的住處。

溫靜姝在香港的別墅是一棟帶花園的三層小洋樓,黑色雕花的鐵柵欄門,庭院里的草坪修建得整齊,還搭了一個秋千架子。沿著寬闊的石階向上,走過白色大理石圓柱支起的長廊,來到精美的桃木門前。

二太太和梅珊帶著一群孩子走進客廳,里面就聞聲跑出來一群丫鬟模樣的女孩們。

她們個個都是十幾歲的少女,眉目標致,宛轉靈巧,健康的小麥膚色。每個人腦后拖著一條烏黑油亮的大辮子,穿清一色的翠竹藍布罩衫窄腳褲,腳上趿拉著木屐,后跟叩在光滑的地板上篤篤地響,跑到她們跟前七嘴八舌地叫人:“太太們來了,快來坐。”

顯然是有人之前交代過會有客人上門。

二太太對溫靜姝沒有親自迎接這件事大為光火,這會直接問道:“姑奶奶人去哪里了?”語氣帶著一股嗆人的火藥味。

其中為首的一個女孩回答:“太太今日赴宴去了,要晚上才能回來。”

二太太聽了不滿道:“不說早就發了電報告訴她今日到嗎,還去參加哪門子的宴會。”

另一個女孩臉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是戴維斯爵士的宴會,人家早一個月前就讓人給我們太太送了邀請函,不好推了的。”

二太太雖不知戴維斯爵士是哪號人物,但聽這群丫鬟們的口氣,也知道這人定然來頭不小。可她還是咽不下這口氣,一個人陰沉著張臉,仿佛別人欠了她幾吊錢。

可孩子們不管那么多,都好奇地打量著客廳里的陳設。

這里的擺設和上海溫公館里差不多,卻比溫公館里還要金碧輝煌。客廳內擺放的多半是時興的西式家具,也有帶著東方風情的布置,兩種混搭在一起,卻也別具一番風味。

見宛向前走了幾步到角落里,看到一樣奇形怪狀的東西。翹足的方凳,上面還有四方的底座,做成鏤空雕花柜子的樣式,上面連著一個大大的純銅喇叭。

最小的見瑜出聲道:“這是留聲機,我爹爹有一個。”

她這么一說,溫見宛才想起來之前確實在溫公館見過類似的擺設。

二太太仿佛拿這里當了自己家,心安理得地吩咐道:“去把唱片拿來。”

一群女孩們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

其中一個女孩提醒道:“太太不喜歡別人隨便動她的東西。”

眼看二太太就要發怒,梅珊突然出聲道:“莫不是我記錯了,唱片不都放在下面的柜子里嗎。”說著她走上前去打開下面的柜子,果然取出一疊唱片來。

二太太一噎,一時沒說出話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梅珊把唱片交給丫鬟們,讓她們調了唱針,很快就有輕柔舒緩的音樂從大喇叭流淌出來,讓幾個小女孩聽得如癡如醉。她們一邊聽,一邊沿著客廳走著,很快看到墻角放著一架黑色大三角鋼琴,連忙跑過去又好奇地圍著看。

丫鬟怕她們還要動溫靜姝的東西,連忙道:“對了,給三位小姐和四太太的房間已經準備好了,就在樓上。您們要不要去看一看。”

二太太瞥了旁邊的梅珊一眼,陰陽怪氣道:“真是可笑,咱們姑奶奶這是怎么教丫鬟稱呼人的,我們溫家只有兩個老爺,什么時候多出來了個四太太。”

梅珊一路上懶得和她計較,這會聽了笑道:“可不是,讓人不知道的聽了,萬一誤會我和二太太一般歲數的,那豈不是真成了笑話了。”

不等二太太發怒,見瑜突然開口,奶聲奶氣道:“娘,我困了。”

二太太頓時顧不上生氣,先看她的心肝肉:“好好好,咱們這就上去看房間。”

說著她白了梅珊一眼,牽了見瑜的小手上樓去。

溫見寧她們幾個也跟在身后。

她和見宛、見繡三人的房間都是一樣的,只有見瑜一個人的房間格外大,古典歐式的布置,床頭還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洋娃娃。臥房連接著一個大陽臺,站在陽臺上往下看,能將花園和遠山一覽無余。

二太太勉強表示還算滿意,溫見寧和見繡更是沒什么意見。

只有見宛有些不忿,但她也不敢說什么。

看完房間后,她們跟著大人一起在客廳里喝著下午茶,一邊等溫靜姝回來,這一等就等到了天黑。

大人們還好,溫見寧她們幾個小的早已餓的肚子嘰里咕嚕地叫,但因為出于教養,還是在那里安安分分地坐著,眼巴巴地等那位未曾謀面的姑母回來。

這期間,二太太并不是不想支使丫鬟們先開飯,可那群可惡的丫鬟們一口咬定,說是她們太太早有安排,怎么也不肯聽她的,氣得二太太渾身發抖,又發了一通脾氣。

但她除了發火也沒別的辦法,只能干坐在那里等著。

直到大門外傳來汽車聲、雜亂的腳步聲,丫鬟們才趕緊跑去門口迎著。

不一會,一個身穿黑色晚禮服的少婦在丫鬟們的簇擁下走了進來。

這少婦看上去三十左右,頭戴一頂黑色圓邊禮帽,上面裝飾著蓬松得近乎夸張的白色羽毛。垂下來的純黑面網上墜著細小如淚滴般的碎鉆,在燈光下閃爍著優雅而冰冷的光芒。

她一手掀下面網,露出一張雪白的面孔。

她的嘴唇上大概是涂了紫紅的胭脂,比吃多了桑葚的那種紫黑色要淺,又比尋常的紅來得深沉陰冷。和梅珊那種熱烈俗氣的嫵媚不同,這位姑母的美是冷艷而咄咄逼人,帶著點對人的蔑視,看人也是居高臨下的,不止溫見寧一個人不喜歡,幾個小女孩也覺得不舒服。

見主人終于歸來,二太太尖酸道:“呦,咱們姑奶奶可算是回來了。”

溫靜姝瞥她一眼沒出聲,一邊脫下長過手肘的蕾絲手套邁步向前,一邊吩咐傭人們:“晚餐準備好沒有,今日家里人來,把我珍藏的那瓶威士忌拿出來。”

說著她徑直跨過了身邊的二太太,給了梅珊一個熱烈的擁抱:“好久不見了,梅珊。”

梅珊微笑著回應:“靜姝,好久不見。”

她年齡不大的時候就進了溫家,當時溫靜姝尚未出嫁。兩人都是年輕女孩,年齡相仿,互相之間有說不完的話。雖然一個是姨太太,另一個是女兒,但情同姐妹一般。

中間隔了十幾年沒見面,但情分依然在。

二太太在一旁,臉青一陣白一陣。

溫見寧和見宛她們站在一旁左看看右看看,她們雖然看不明白大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但卻明顯能感受到其中的暗流涌動。

直到坐到餐桌前,她們才松了一口氣。

然而這口氣還沒松完,她們又提了起來。

晚餐是西式的。

之前在船上雖然也有提供西餐,但二太太不喜歡,齊先生隨她們,見宛她們當時暈船,只能吃粥和菜湯,溫見寧也只能跟著一起,所以女孩們都沒吃過西餐。

丫鬟們服侍著小女孩們好歹鋪了餐巾,但總不能替她們親手拿著刀叉。

她們只好看著姑母和梅珊的動作,有學有樣地拿著刀叉切割牛排。

一開始幾個孩子倒還有幾分樣子,可不一會就狀況百出。

溫見寧力氣太大,控制不好力道,切牛排的時候總是用力過猛,刀子不時刺啦一下劃過餐盤,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音,引得眾人側目;見宛她們力氣小,割不動牛排,只能咬牙切齒使出渾身的力氣拉鋸一樣地來回撕扯著。

旁邊一個丫鬟看到不由得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被見宛瞪了一眼這才稍有收斂。

她們也知道自己正在不斷地鬧笑話,但大人不發話,也只能硬著頭皮吃下去。

直到吃完后,溫靜姝放下刀叉,用潔白的餐巾拭了拭嘴角,才慢條斯理地開口道:“難怪老頭子要把她們都送到我這里來。家里是怎么把一個個好好的女孩子養成這樣。這么大了,竟然連刀叉都不會拿,西餐的禮儀也一點不懂。”

二太太的臉色不好看,卻也不好反駁什么,因為溫靜姝說的句句是實情。

梅珊在一旁笑道:“這有什么辦法,三姨奶奶那樣的人,一輩子待在老宅里,就怕行差踏錯,巴不得女孩子們也成了她這樣的。”

見宛從前嘲笑溫見寧起勁,如今被大人當面這樣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卻不敢反駁。

其他兩個也不好受,畢竟她們也是被嫌棄的對象。

只有溫見寧神情自若,她們說什么對她而言都無所謂,就和見宛之前說她鄉下丫頭一樣。

好不容易吃完了一頓飯,丫鬟們先帶溫見寧她們去洗澡,大人們則留在客廳里說話。至于商議的是什么,就不為人知了。

洗完澡后,小女孩們回各自的新房間睡覺。

溫見寧的房間雖沒有陽臺,卻有一扇窗戶,據說若是打開遠眺,還能看到遠處的山海。只可惜如今是晚上,深灰色天鵝絨的厚窗簾一拉,什么都看不到,關了燈更是一片黑。

她躺在床上,覺得身下終于沒有前幾日在船上的顛簸搖晃了,心里這才生出一點踏在實地上的安全感,閉上眼沉沉睡去。

來到香港的第一日夜里,溫見寧終于睡了一個好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黑河市| 建宁县| 双鸭山市| 光泽县| 广元市| 驻马店市| 郸城县| 肇州县| 翁牛特旗| 革吉县| 互助| 北碚区| 定结县| 崇文区| 保德县| 东光县| 高邑县| 浏阳市| 乌拉特中旗| 镇平县| 龙南县| 广汉市| 资源县| 宁陕县| 定州市| 秦皇岛市| 卢湾区| 垣曲县| 荔波县| 通榆县| 苏州市| 望都县| 通榆县| 鲁山县| 拉萨市| 嘉义县| 金溪县| 荥经县| 修水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