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身經濟: 新時代消費紅利與商業變革
- 曾濤 李旭東
- 1104字
- 2021-07-23 18:02:34
3.2 視野變廣了,交際圈卻窄了
打開手機,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各樣的新聞資訊。通過這些新聞資訊,我們可以知曉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使我們能接收大量的信息,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廣。例如,在今日頭條上,我們可以看到包括娛樂、歷史、財經、軍事在內的多種內容。
但是不得不承認,互聯網也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例如,玩豆瓣、貼吧、知乎的人之間通常會有一定的區別,甚至這些平臺內也細分了很多板塊。因此,這些人基本上都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不太愿意主動拓展人脈,這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變大。
米邵飛是一位“單身貴族”,閑暇時他總是徘徊在社交軟件、視頻平臺、游戲與網購之中。這些事情占用了他太多的精力,讓他無暇顧及其他。每天下班以后,米邵飛都會刷微博和抖音,也會逛豆瓣和知乎……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哪里還有時間與人交流呢?
其實越依賴各種App,就越不想與人交流;越不想與人交流,就越會使人際關系變淡。當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以后,人將變得更孤獨,交際圈也會更窄。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假設你現在心情不好,想找人傾訴,尋求安慰,微信上的哪些朋友是可以真正敞開心扉的?
如果你平時沒有注重社交或維護關系,那么你很可能會發現,除了親人、哥們、閨密,有90%以上的人僅僅只是“躺”在微信好友里,而無法與之進行深入交流。在互聯網漸趨發達的時代,這樣的“群體性孤獨”已經變得十分常見:從表面上看,微信里有成百上千個聯系人,實際上真正可以交心的卻少之又少。
確實,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們的社交圈變得更窄,也讓人們的認知越來越固化。在這種情況下,無效社交逐漸增多,人和人之間缺少發自內心的溝通。要知道,有些情感是再先進的技術也無法取代的。
那么,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一個人的社交圈會窄到什么程度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例子來看一下。
(1)手機很少響,或者根本不響。張興文是一名設計師,他白天只會收到工作方面的消息,晚上則只有微信運動的消息。只要關了微信運動,他的手機就很難再響了。與張興文遭遇相同的人其實還有很多,如圖3-2所示。
(2)微信列表不需要滑動,因為只會收到為數不多的消息。如果需要找回賬號,至少得求助兩位好友,你有這樣可以幫助自己的好友嗎?如圖3-3所示。

圖3-2 社交圈窄的人的遭遇

圖3-3 難以找回微信賬號
(3)朋友圈充斥著微商廣告,就連秀恩愛的內容都寥寥無幾。為了不讓自己的朋友圈太“空曠”,甚至不舍得把微商刪除,如圖3-4所示。

圖3-4 朋友圈“囧事”
我們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時代,新事物紛紛涌現。這些新事物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也牽扯了人們的精力。
如今,大多數單身人士都會把工作以外的時間“奉獻”給手機,所以各類手機App“大行其道”,有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