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蘇代龐大的出使車隊也浩浩蕩蕩地抵達了洛邑。安頓好家事后,蘇代立刻以燕國上卿的正式身份,率領儀仗森嚴的隨從,前往周王宮覲見天子周君。在莊嚴肅穆的王宮大殿上,他代表燕昭王向周君表達了尊周之意,并詳細闡述了燕國主導合縱抗秦、安定華夏的戰(zhàn)略構想。他言辭懇切,分析鞭辟入里,既點明秦國東擴對天下諸侯,包括名義上的共主周室的威脅,又強調了燕國合縱對維系周室僅存威嚴的潛在益處。周君及在座大臣聽得頻頻頷首,賓主相談甚歡。
會談間隙,蘇代巧妙地利用這融洽的氛圍,以私人身份向周君提及了姚平之事。他言辭委婉,既承認姚平當年言語確有不當之處,又強調其本質忠直,且已為當年的“沖撞”付出了慘重代價,家產(chǎn)盡失,生活困頓多年。蘇代懇切道:“姚公年事已高,追悔莫及。臣此番歸鄉(xiāng),恰逢其女與臣締結良緣。臣斗膽懇請?zhí)熳哟箲z,念其昔日微勞,赦其前愆。一則彰顯天子寬仁之德,澤被四方;二則…亦可全臣一番孝心,為岳父解憂,使臣能安心為燕國、亦為天下奔走效力。”他巧妙地將私事與公事、周君的面子與合縱的大局聯(lián)系起來,給足了周君臺階。
周君本非刻薄寡恩之人,當年盛怒之下嚴懲姚平,時過境遷,怒氣早已消散。如今見燕國重臣蘇代親自為其求情,態(tài)度恭謹,理由充分,且于周室顏面無損,更隱隱關系到合縱抗秦的大局,他這小小的周國也需要蘇代出力,何樂而不為?于是,周君當即下詔,赦免姚平過往之罪,恢復其名譽,并下令將當年罰沒的家產(chǎn)悉數(shù)發(fā)還!
消息傳到姚家,如同枯木逢春!姚家那座破敗的小院瞬間被巨大的喜悅和難以置信的狂潮淹沒。短短數(shù)日,姚家不僅嫁得貴婿,更是一朝洗刷冤屈,重獲家產(chǎn)與地位!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更勝從前,只是這一次,姚平夫婦的臉上多了幾分滄桑過后的平和與感恩。
蘇代趁熱打鐵,廣邀周室重臣、洛邑名流以及蘇、姚兩家的親朋故舊,在洛邑最負盛名的“瓊林苑”為姚娥皇舉辦了一場盛大而隆重的婚禮。紅燭高照,喜樂喧天,佳肴美酒,賓客如云。一身華美嫁衣的娥皇,在經(jīng)歷了多年的沉寂與等待后,終于在這一刻綻放出奪目的光彩。蘇代看著她被紅蓋頭遮住的身影,眼中是失而復得的珍視與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就在這喜慶達到高潮之時,一個臃腫的身影踉踉蹌蹌地擠過人群,撲到了主婚的蘇代面前。正是蘇代的大嫂鄭妤!她不知從何處打聽到了蘇代顯赫的燕國上卿之職,又親眼目睹了這場奢華盛大的婚禮和蘇代那煊赫的排場,再想起自己前日對蘇代的刻薄嘲諷、對公婆的蠻橫無禮,巨大的恐懼如同冰冷的毒刺瞬間扎透了她的心臟!她臉色慘白如紙,渾身抖若篩糠,在眾目睽睽之下,竟不顧廉恥地匍匐在地,手腳并用地爬到蘇代腳邊,涕淚橫流地哭喊道:“三弟!三弟啊!大嫂我…我有眼無珠!我狗眼看人低!從前是我豬油蒙了心,對您、對公婆多有輕侮刻薄!我該死!我罪該萬死!求求您!求求您大人有大量,饒了我這個蠢婦吧!嗚嗚嗚…”她哭得聲嘶力竭,肥碩的身體因恐懼而蜷縮成一團,模樣狼狽不堪,引得周圍賓客側目,議論紛紛。
喜慶的氣氛瞬間被這戲劇性的一幕打破。蘇代看著腳下這個前倨后恭、丑態(tài)百出的婦人,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厭惡,但更多的是一種避不開親情的憐憫。他微微蹙眉,彎腰虛扶了一下,并未真正觸碰,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大嫂快快請起。今日乃蘇代大喜之日,過往小事,何必再提?蘇代只愿大嫂日后能與大哥同心協(xié)力,盡心侍奉雙親,和睦持家,便是最好。”
鄭妤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連忙抬起頭,臉上涕淚與脂粉糊成一團,賭咒發(fā)誓般地喊道:“是!是!三弟教訓的是!我鄭妤對天發(fā)誓!從今往后,定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一樣孝敬!若違此誓,天打雷劈!”她生怕蘇代不信,又砰砰磕了幾個響頭。
蘇代不再看她,揮了揮手,示意侍從將她攙扶到一旁。他轉向同樣被這鬧劇驚呆、面露窘迫的大哥蘇昌,溫和道:“大哥,這百斤黃金,你且收好。安心在家侍奉雙親,不必再為生計煩憂。”他命人將早已準備好的黃金送到蘇昌面前。蘇昌看著這足以改變一生的財富,想到弟弟的寬宏大量,又是感激又是羞愧,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接著,蘇代看向沉穩(wěn)忠厚的四弟蘇厲,說道:“四弟,你為人勤勉忠懇,我已向周君舉薦。明日你便去周室侍奉,為王室效力吧。”蘇厲聞言,驚喜交加,與妻子嬴婉相視而笑,深深向蘇代拜謝。
喧囂的婚宴終于落下帷幕。在洛邑停留的最后一晚,蘇代并未沉浸在新婚燕爾的甜蜜中。他命人將燕昭王賜予他個人的那份黃金,除卻必要的開支和給家人的部分,以及此次出使的部分資費,盡數(shù)搬出。在洛邑府衙官吏的協(xié)助下,他親自坐鎮(zhèn),在城中空曠之地設下粥棚、布施點,將大筆的黃金兌換成錢糧布匹,分發(fā)給城中鰥寡孤獨、貧病交加的百姓,以及城郊那些因戰(zhàn)亂和賦稅而困頓不堪的鄉(xiāng)民。
“蘇上卿散金濟貧了!”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洛邑的大街小巷。無數(shù)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百姓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涌來。他們捧著熱騰騰的粥,摸著厚實的新布,攥著救命的銅錢,看著高臺上那個身著華服卻神情平和、指揮若定的身影,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感激和淚水。許多人跪倒在地,朝著蘇代的方向叩拜,口中喃喃念著祝福之語。
蘇代站在高處,望著眼前涌動的人潮,望著那一張張因獲得生機而煥發(fā)光彩的憔悴面孔,心中涌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與滿足。這比任何一場奢華的婚宴都讓他感到充實。權勢、財富,不過是實現(xiàn)心中所愿的工具。他仿佛又看到了兄長蘇秦臨終前那雙望向蒼生的眼睛。那一刻,他覺得自己離兄長的遺志,離自己“為蒼生”的誓言,從未如此之近。
他輕輕握住身邊新婚妻子娥皇的手。娥皇也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看著自己夫君的側影,眼中充滿了溫柔、理解與深深的敬重。她知道,自己選擇了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