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六朝文絜譯注
  • (清)許梿編選 曹明綱譯注
  • 1486字
  • 2021-07-13 19:05:28

采蓮賦

梁元帝

【題解】

采蓮是一個古老的文學題材。早在漢代,樂府詩中就有了“江南可采蓮”的優美篇章;漢代以后,吟誦采蓮的詩賦佳作也接連不斷。此賦的特色,即在于把蓮花優美的靜態與采蓮人同樣嫵媚的動態結合在一起描寫,從而表現出一種自然清新、又不乏生活情趣的藝術境界。其中尤以“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荇濕沾衫,菱長繞釧”最為生動傳神,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結尾之歌揭出主題,“愿襲芙蓉裳”的楚騷遺意,也使這篇短小的精品的格調,要高出于當時的一般艷情之作。

梁元帝蕭繹(508—554),字世誠,號金樓子,梁武帝第七子。他最初被封為湘東王,侯景之亂平息后即位江陵,后為西魏所虜,自殺身亡。蕭繹博學多能,文才為蕭綱所稱。

紫莖兮文波〔1〕,紅蓮兮芰荷〔2〕。綠房兮翠蓋〔3〕,素實兮黃螺〔4〕

【注釋】

〔1〕此句語本《楚辭·招魂》“紫莖屏風,文緣波些”。文,同“紋”。

〔2〕芰(jì技)荷:出水荷葉。

〔3〕綠房:即蓮蓬,蓮房,因各孔分隔如房而稱。翠蓋:形容葉圓大如車蓋。

〔4〕素實:蓮心,色白味苦。黃螺:蓮子,黃色螺形。

【今譯】

紫色的莖稈呵高出細細的波紋,紅色的蓮花呵雜著亭亭的荷葉。綠色的蓮房與青翠的圓蓋相伴,白色的蓮心藏在黃螺般的蓮子中。

于時妖童媛女〔1〕,蕩舟心許〔2〕。鹢首徐回〔3〕,兼傳羽杯〔4〕。棹將移而藻掛〔5〕,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6〕,遷延顧步〔7〕。夏始春馀,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8〕。故以水濺蘭橈〔9〕,蘆侵羅〔10〕。菊澤未反〔11〕,梧臺回見〔12〕。荇濕沾衫〔13〕,菱長繞釧〔14〕。泛柏舟而容與〔15〕,歌采蓮于江渚〔16〕

【注釋】

〔1〕妖:艷媚。媛女:美女。

〔2〕心許:謂相互愉悅。

〔3〕鹢(yì藝)首:船頭。鹢,一種大鳥,古代常被畫在船頭作裝飾。

〔4〕羽杯:一種雀形酒杯,因有頭尾羽翼而稱。

〔5〕棹:船槳。藻:水草。

〔6〕“爾其”句:語本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腰如束素”。

〔7〕遷延:行動遲疑謹慎。

〔8〕裾:衣服前襟,也指衣袖。

〔9〕蘭橈:蘭木船槳。

〔10〕羅:絲羅制成的墊褥。,同“薦”。

〔11〕菊澤:未詳,視下文“梧臺”推之,或系澤名。反:同“返”。

〔12〕梧臺:古有梧宮之臺,故址在今山東臨淄。

〔13〕荇(xìng,姓):荇菜,浮生水草。

〔14〕菱:一名“芰”,水生植物。釧:臂環。

〔15〕柏舟:柏樹木做的船只。容與:遲緩從容的樣子。

〔16〕渚:水中小洲。

【今譯】

這時打扮艷麗的少男少女,劃著小船彼此愛悅。鹢形的船頭在慢慢地移動,相互間還傳遞著雀形酒杯。船槳剛要挪動卻被水草掛住,船身正想蕩去浮萍又競相散開。這就使得那些纖弱的細腰女子,連動一下都要顧及自己的腳步。夏天剛剛開始春天還拖著尾巴,鮮嫩的荷葉襯著初開的荷花。船上人生怕沾濕了衣裳而低聲微笑,又惟恐船翻而提著衣襟。因此水花濺著蘭木船槳,蘆草侵及了絲羅墊褥。蕩舟菊澤還未歸返,梧臺只能回頭望見。帶水的荇菜沾濕了衣衫,蔓長的菱草纏住了臂環。泛著柏木小舟從容悠閑,不禁在江邊洲際唱起了采蓮之歌。

歌曰:“碧玉小家女〔1〕,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因持薦君子,愿襲芙蓉裳〔2〕。”

【注釋】

〔1〕碧玉:《樂苑》:“碧玉,汝南王妾名。”庾信《結客少年場行》:“定知劉碧玉,偷嫁汝南王。”此句即出汝南王所作樂府《碧玉歌》。

〔2〕襲:衣上加衣。此取《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之意。

【今譯】

歌唱道:“碧玉本是小家出身的女子,前來新嫁了尊貴的汝南王。蓮花映出與臉難分的秀色,荷葉還帶著羅衣的芳香。把它們采來進獻給君子,愿用芙蓉制成美麗的衣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屏东市| 吴堡县| 安龙县| 新泰市| 皋兰县| 政和县| 舞阳县| 阜城县| 原阳县| 大新县| 姚安县| 应用必备| 乐陵市| 称多县| 安顺市| 织金县| 建始县| 自治县| 溆浦县| 汶上县| 大余县| 武功县| 东莞市| 阳西县| 汶上县| 普兰店市| 漠河县| 阳城县| 杨浦区| 安新县| 宁远县| 铜陵市| 金平| 祁阳县| 松江区| 怀集县| 新乡县| 峨边| 靖西县|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