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朝文絜譯注
- (清)許梿編選 曹明綱譯注
- 2003字
- 2021-07-13 19:05:29
燈賦
【題解】
這篇賦也是庾信在梁朝任東宮學(xué)士時(shí)所作,今觀《梁簡文帝集》中有《看燈》和《列燈》二賦可知。與蕭綱賦相比,庾信此賦不僅開篇烘染蘊(yùn)藉,以黃昏日暮的幽暗作為寫燈的背景襯托,而且描繪出色,音清韻朗,光彩鮮煥,加之通篇不出“燈”字,卻無句不緊扣燈的形態(tài)、光照和效果,用典使事隨意拈來,更顯得風(fēng)致灑然,意態(tài)渾成。尤其是收束二句借典傳情,妙有含蓄,深得漢賦“曲終奏雅”的遺制,故于六朝能獨(dú)步一時(shí),且為后世效法。庾信小賦之精妙絕倫,正當(dāng)于此窺入。
九龍將暝〔1〕,三爵行棲〔2〕。瓊鉤半上〔3〕,若木全低〔4〕。窗藏明于粉壁,柳助暗于蘭閨〔5〕。翡翠珠被〔6〕,流蘇羽帳〔7〕。舒屈膝之屏風(fēng)〔8〕,掩芙蓉之行障〔9〕。卷衣秦后之床〔10〕,送枕荊臺(tái)之上〔11〕。
【注釋】
〔1〕九龍:舊注引《山海經(jīng)》,謂指西北地區(qū)一種人面蛇身神,其眼及晦乃明,能燭九陰。一說“九龍”代指以九龍為飾的宮殿,如漢魏時(shí)即有九龍殿。
〔2〕三爵:三神鳥,爵通“雀”。一說“三爵”即三杯,棲為停止之意。
〔3〕瓊鉤:指弦月。
〔4〕若木:傳說中的日落處,此代指日。
〔5〕蘭閨:猶香閨,薰香的女子臥室。
〔6〕珠被:表面鑲嵌珠子的被子。語出《楚辭·招魂》。
〔7〕流蘇:用羽毛或絲線制成的下垂子。羽帳:以羽毛為飾的帳幔。
〔8〕屈膝之屏風(fēng):即可折疊的屏風(fēng),能隨意縮短伸長。
〔9〕行障:可移動(dòng)的屏風(fēng),古代也稱步障。相傳晉代石崇與王愷斗富,“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見《晉書·石崇傳》。
〔10〕“卷衣”句:古樂府有《秦王卷衣》,《樂府題注》云:“言咸陽春景及宮闕之美人,秦王卷衣以贈(zèng)所歡也。”
〔11〕“送枕”句:用宋玉《高唐賦》所言楚懷王晝寢,夢有巫山神女“愿薦枕席”事。荊臺(tái):指楚國云夢之臺(tái)。
【今譯】
九龍殿里將要昏暗不明,酒過三巡杯盞已停。玉鉤般的月亮升起了一半,天邊的夕陽完全低沉。窗口藏起映在粉墻上的光亮,柳蔭使蘭閨變得更加幽深。展開鑲有翡翠珠寶的被子,放下飾著垂羽毛的幔帳。排起可以折疊伸縮的屏風(fēng),掩上繡有芙蓉的幕障。卷了秦后宮床邊的繡衣,送來楚云夢臺(tái)上的枕席。
乃有百枝同樹〔1〕,四照連盤〔2〕。香添然蜜〔3〕,氣雜燒蘭。燼長宵久〔4〕,光青夜寒。秀華掩映,蚖膏照灼〔5〕。動(dòng)鱗甲于鯨魚〔6〕,焰光芒于鳴鶴〔7〕。蛾飄則碎花亂下〔8〕,風(fēng)起則流星細(xì)落。
【注釋】
〔1〕百枝同樹:形容燈多密集,如樹有百枝。晉孫惠有《百枝燈賦》。
〔2〕連盤:據(jù)張敞《東宮舊事》載,“太子納妃,有金涂四尺長燈、銀涂二尺連盤燈”。
〔3〕然:同“燃”。蜜:蜜蠟,用蜂蜜和蠟制成的燈燭。
〔4〕蘭:蘭香。《通志草木略》:“蘭即蕙,蕙即薰,薰即零陵香。”燼:燈花。宵:夜晚。
〔5〕蚖(yuán元):蝮蛇。《淮南萬畢術(shù)》:“取蚖脂為燈,置火中,即見諸物。”
〔6〕鯨魚:據(jù)王子年《拾遺記》載,秦始皇墓中曾作玉象鯨魚之燈。魏殷臣《鯨魚燈賦》:“橫海之魚,其號(hào)惟鯨。……大秦美焉,乃觀乃詳,寫載其形,托于金燈。”
〔7〕鳴鶴:一種以鳴鶴為外形的燈。梁王筠《詠燈檠》詩:“百華耀九枝,鳴鶴映冰池。末光本內(nèi)照,丹花復(fù)外垂。”
〔8〕“蛾飄”句:崔豹《古今注》:“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今譯】
于是便有同樹共干的百枝燈座,照耀四方的相連托盤。點(diǎn)燃的蜜蠟散出陣陣芳香,與蘭香燒著的氣息打成一片。久盛的燈花伴著漫漫長夜,青色的光焰時(shí)時(shí)送來晚涼。秀麗的華光相互輝映,蝮蛇的脂膏放射明亮。鯨魚燈的鱗甲微微閃動(dòng),鳴鶴燈的光芒熾烈燃放。飛蛾拂來如碎花紛紛落下,陣風(fēng)起時(shí)像流星細(xì)細(xì)墜降。
況復(fù)上蘭深夜〔1〕,中山醑清〔2〕。楚妃留客〔3〕,韓娥合聲〔4〕。低歌著節(jié)〔5〕,《游》絕鳴〔6〕。輝輝朱燼,焰焰紅榮。乍九光而連采〔7〕,或雙花而并明。寄言蘇季子,應(yīng)知馀照情〔8〕。
【注釋】
〔1〕上蘭:漢上林苑中的觀名。
〔2〕中山:漢郡國名,轄境今河北一帶。醑(xǔ許):美酒。據(jù)《博物志》載,中山出美酒,劉玄石曾一醉千日。
〔3〕楚妃:此指楚地美女。晉石崇曾作《楚妃嘆》歌。
〔4〕韓娥:古之善歌者。《列子·湯問》載其曾東至齊雍門鬻歌假食,“馀響繞梁,三日不絕”。
〔5〕著節(jié):猶言合拍。
〔6〕《游》:古琴曲名,見嵇康《琴賦》。
〔7〕九光:漢宮有“九光之燈”,見《漢武內(nèi)傳》。
〔8〕“寄言”二句:據(jù)《史記·甘茂列傳》載,甘茂因事被讒,亡秦奔齊,正逢入秦齊使蘇代,便以貧人女無以買燭,因向富人女求分馀光為喻,請代為其說情。代允諾,茂遂復(fù)為秦聘作上卿。此借言當(dāng)珍惜燈光,并寓分燈于人之意。蘇季子:蘇秦字季子,此指蘇秦之弟蘇代,戰(zhàn)國時(shí)以游說著名的蘇氏三兄弟之一。
【今譯】
況且又有上蘭觀的深夜,中山美酒清醇宜人。賢淑的楚妃殷勤留客,善歌的韓娥妙音曼聲。低婉的歌唱應(yīng)著節(jié)拍,美妙的《游》曲高難應(yīng)。輝輝煌煌的紅色燈花,閃著光光艷艷的火焰。九色光才連綴起采暈,雙花燈又一齊大放光明。寄語那些富有的蘇氏兄弟,應(yīng)知分送馀照給人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