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風燭仍奏春
- 十里青荷
- 1627字
- 2021-06-26 01:14:15
“你明明就跑調了!不信我們等會問爺爺。”扎著兩個小辮子的女孩張婭向柳存厚高聲吵嚷著。
“我沒有,還天天都在河邊練了的。”柳存厚氣紅了臉,但明顯沒有反駁的自信。
張婭繼續同他爭論道:“就是你唱不好,我們才一直唱這一首。”
“又在吵了,你們兩個小冤家。”熊維奇不是第一次當二人的和事佬了,“不是每首歌大家都要唱成一模一樣。張婭,想要大家唱得好是對的,但是唱歌我們要看感情,哪個合唱隊氣沖沖地還唱歌。”
張婭仍舊不服氣,朝著柳存厚做了個鬼臉。
熊維奇把兩個孩子牽到身邊,嚴肅道:“握個手。”
張婭不肯。
“今天還是唱這首歌,但是我相信弟弟肯定能唱好,唱好了姐姐就跟弟弟握個手,我們還可以唱支新歌,好不好。”
“哦。”張婭依舊昂著頭,卻對熊維奇的提議表示贊同。
這次熊維奇故意將音降低了八度。
“晚風輕拂澎湖灣……”
如他所料,幾個孩子都在最初唱成了原來的音調,但這一次柳存厚順利地唱準了每一個音,張婭雖然及時調整,中間還是明顯有跑調的地方。
還是那首《外婆的澎湖灣》,熊維奇再演奏了一次原來的音高,張婭唱得很輕松,只是尷尬地將聲音收小了些。
一曲奏罷,熊維奇停下手中的薩克斯,向張婭投去目光。
張婭扭捏地走到柳存厚身邊,主動伸出了手。
在熊維奇的注視下,兩人總算握手和解。
“大家都能夠唱得好,那都是自己的一方面,但是我們是個小團隊,所以要一起把基礎學好,還要取長補短,唱和聲。”
正在熊維奇給孩子們講解和聲的要領方式時,一位身著夸張印花暗綠連衣裙的老太太牽著一個女孩走到了門邊。
“喊熊爺爺好。”老太太把女孩牽進屋內。
林老太與熊維奇過去有過幾分交情。她家的櫥柜正是交由他打造的,后來家里為孩子上學搬過一回,家里人舍不得放棄那排櫥柜,于是費了好一番氣力一起搬到了現在的住處。
“熊爺爺。”女孩抬頭望著熊維奇怯生生地叫了一聲,見熊維奇朝自己回以微笑,又立即低下頭去,往林老太身邊靠了靠。
瞧見孩子們手里嶄新的歌譜,林老太便隨意地問道:“教新歌啊?”
“我嘛,創造不了一個世界,只希望后繼有人噻。”熊維奇把心里話玩笑似地說了出來。倘若他是一本正經地對別人講這樣的話,不免會有吹噓的嫌疑。
林老太接過話茬:“今天就是麻煩你來了。”
熊維奇一口答應了下來:“沒得問題,我們這歡迎新朋友。”
這通常不是什么新鮮事。鎮上不乏留守家中與老人生活的孩子。每逢周末,老人們不免頭疼,他們喜好周末消遣的牌局,卻又不愿嬌縱孩子們沉溺于家中的電視手機。唐場鎮的老人又大多都知道熊維奇會樂理這事。上個世紀,他因會識譜而被思想宣傳隊選中,得以編唱革命歌曲的形式接受改造,如此一來,他的歌曲很快在小鎮上流傳開去,周圍人便或多或少都了解些。很快,他們找到了最好的解決方法:拜托熊維奇教導孩子們基礎樂理,再唱上幾首歌。
與其放任孩子們隨大人在各式的小茶館里無事可做,熊維奇更希望孩子們能被召集在一起唱幾支經典的童謠。
“叫什么名字?幾歲了?”熊維奇向女孩彎下腰去。
女孩抿了抿嘴,不敢吭聲。
“說噻,還害羞了你看……”林老太拍了拍女孩的肩,但她仍不肯開口。無奈之下,林老太才替她回答道:“我孫女,季曉慧,五歲了,就是不喜歡跟人講話。”
“五歲半……”季曉慧小心更正道。
“那你們差不多大,以后可以搭伙做伴了。”說罷,熊維奇清了清嗓子,試圖將她介紹給屋內的其他孩子,“曉慧也是我們的一員了,大家自我介紹認識下。”
林老太將季曉慧推到孩子們中間,又走近熊維奇身邊,心懷歉意地道:“你這邊收多少,我看今天帶夠錢沒。”
“一個月一百五就可以了,他們來這里學唱歌,也是陪我這個老頭子開心。”
“那就要謝謝你了。”說著,林老太從裙側掏出一個抽繩的小灰布袋,從那一小疊錢幣里抽出三百遞給熊維奇,“先交兩個月的。”
其實林老太家中還算富裕,將季曉慧接入城市上學也不是什么難事,只是她的雙親均有固定工作,二人在外打拼,分身乏術,無法看顧孩子的生活。夫婦二人詢問過雙方老人的意見后,最后決定將孩子留在唐場鎮,一是為了方便二人回家探望孩子,二是林老太一個人,這下有孫女作伴也免些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