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風燭仍奏春
  • 十里青荷
  • 1525字
  • 2021-06-26 01:13:26

視頻里的熊英原本正切著蒜末,此時聽見父親的聲音下意識就停下了手中的活,望著手機屏幕答應道:“爸爸,你們開飯啦?”

“啊,你們還在做嘛?”熊維奇把手機從妻子手中接過放到了床側邊靠著,而后三人又一齊聊了半刻小孫子的話題這通電話才算結束。

等收拾好碗筷再服侍妻子到電視機前消遣之后,熊維奇便戴起方框老花鏡,再佩上一頂白色小禮帽,背起裝有薩克斯的黑布包,重新檢查一次著裝準備出門去。

“早點回。”坐在正廳沙發上的鐘素芬努力提高聲音叮囑道。

“要得,下午一演出完我就回。”熊維奇一面應聲一面走向屋外,“老婆子,走了哈。”

設在唐場鎮中心小學旁的唐場社區文藝培訓中心幾乎是熊維奇每個閑暇早晨的去處,不止是他,臨近的老頭們也都愛到此處閑坐,其中有曾當過本地教師的,也有參與過抗美援朝拿下功勛的,他們有氣力便聊上幾句時事,若是疲憊便一齊安靜地坐著,注視著古街上來往的行人。

這塊地方既冠了“文藝培訓”的名號,裝潢中自然不乏書法畫作。其中一副字上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一段名句:“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是熊維奇也是聚集在此一眾老人的祈愿。

熊維奇方才跨進中心內,一早坐在門側的常客立即與他搭上了話:“今天來得晚了點哦。”

“反正我們這下又不趕時間,就跟女娃多擺了會。”熊維奇如此解釋。

“該你享福。”那老頭靠在木椅上同他打趣道。

熊維奇笑而不語,自顧自地往培訓中心內里去,培訓中心的最深處有一塊小空地,邊上是他設立的有關美術音樂的自學研究室,這是獨屬他一個人的小空間,堆滿了各式樂器與書籍,從嗩吶葫蘆絲到馬頭琴電子琴,無人來訪時便“閉關”一段。熊維奇從未請教過什么名師,他自知到了這般歲數,習樂并非是要追名逐利,更像是為了玩弄最后的人生。

經過動亂的年代,熊維奇更知曉人活著的不容易,因而老有所想,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便好。

眼見著今日的天氣晴朗,他便將薩克斯先放到一旁擱置,搬出了新迷上的獨弦琴,琴面外固定有兩對由他親手刻成的龍紋木雕飾物。

原本熊維奇是董場鎮生人,年輕時因父親更名換姓被派至下鄉來到唐場。過去那幾年為維持生活,他自學木工,又常常光臨鎮上雕刻家具的店面,暗自記下那些陳設在外的家具紋飾,靠著美術天賦不斷臨摹,日久之后,熊維奇打造的家具逐漸趨于精巧別致,街坊鄰里也慢慢被他的手藝所吸引,需要新家具時便付上一筆請他幫忙。對衣柜圓桌等大型家具熊維奇已是有心無力,小裝飾他倒是能找來幾塊小木頭靜下來細細雕琢。

每學一門新樂器,熊維奇先是會去記住不同音調的音級在琴上的位置。可歲月不饒人,D調、G調,E調等不同的音調音級位置又各不相同,熊維奇已不可能再同從前般一時半刻就熟記詳盡,因而只好將教授獨弦琴的書籍翻出來,按照上面圖畫標注的音級用紙筆一一謄抄下來,對應貼在琴弦之下。這種方法看起來笨拙費事,卻極有效用。

他的研究自學室里現下獨留有紙筆摩擦的聲響與不慎觸碰到琴弦的雜音,不過在文藝培訓中心愛好拉琴的可不單熊維奇一人。悠長的二胡聲從不遠處傳到他的研究室內且不絕于耳,偶有些瞬間,熊維奇忽覺與世絕隔。

這樣的獨處時光持續了約莫半小時,孩童們活潑歡脫的面容悄然驅散了隱藏在空氣中的滄桑感,熊維奇也被重新拉回至現實的忙碌中。

“爺爺。”最先敲門報到的是剛上二年級的男孩柳存厚,他是個事事乖巧的孩子,總會提前十分鐘到達。

“哎。”熊維奇停了筆,起身走出研究室,領著柳存厚開啟了隔壁專門用作孩子們練聲的空屋。

“每次都這么早?”熊維奇取下門鎖,隨口說道。

“他們打麻將。”柳存厚小聲說道。

熊維奇沉默停頓了片刻,囑咐道:“先搬個凳子坐,等大家來齊了我們再開始。”語罷,他緩步返回了研究室。等他將獨弦琴收好并將薩克斯調好音的時候,七八個孩子已經在研究室隔壁吵作一團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布县| 紫金县| 冕宁县| 广饶县| 登封市| 平远县| 泗水县| 合肥市| 昌图县| 大连市| 霍邱县| 连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利辛县| 祁连县| 攀枝花市| 孝昌县| 洞头县| 油尖旺区| 新建县| 凤翔县| 平邑县| 凌源市| 茶陵县| 安新县| 西林县| 正宁县| 闽侯县| 西畴县| 宣化县| 友谊县| 独山县| 黄山市| 会理县| 高州市| 庄浪县| 泸定县| 汾阳市| 南平市| 修武县|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