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引領力與基層治理八講
- 滕玉成 臧文杰
- 2335字
- 2021-06-28 11:00:30
二、生成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的《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一文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來不得半點松懈。”實際上,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是在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治黨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提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向前進,中央印發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為新時代各級黨組織強化政治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隨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總結了“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等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13個顯著優勢。此外,在有關基層治理文件中,也對基層治理提出了明確的政治要求,如《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提出“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健全體系、整合資源、增強能力,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努力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這些都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角度,提出了政治引領力的新時代要求,總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四點。
(一)堅定政治信仰
在新時代,首先,要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即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要增強“四個意識”,即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其次,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各級黨組織確定的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覺同黨的政治路線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堅決同一切違背、歪曲、否定黨的政治路線的言行作斗爭。最后,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堅決站穩黨性立場和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立真摯的人民情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二)堅持黨的政治領導
一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即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斷增強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二是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為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提供堅實制度保障。三是改進黨的領導方式。要堅持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領導制度;堅持群眾路線這一基本領導方法,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堅決反對“四風”;堅持依法執政這一基本領導方式,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基層治理工作。
(三)提高政治本領
首先,必須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彰顯國家機關的政治屬性。政治功能是黨組織的基本功能,要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斷強化各級各類黨組織的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其次,發揮群團組織的政治作用,強化駐區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政治導向。各群團組織要認真履行政治職責,充分發揮聯系社區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大政治動員、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更好承擔起引導社區居民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任務,把社區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最后,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政治本領,加強政治能力訓練和政治實踐歷練,切實提高其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和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
(四)凈化政治生態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把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作為基礎性、經常性的工作。首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著力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努力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其次,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首要政治紀律,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紀律處分條例》),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通過嚴明政治紀律帶動黨的其他紀律嚴起來。堅持“五個必須”,嚴肅查處“七個有之”
問題。再次,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廣大黨員要堅持“三嚴三實”
,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價值觀,大力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干干凈凈的政商關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決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狠剎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不正之風,破除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等封建糟粕,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最后,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涵養政治生態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任務。領導干部要帶頭加強黨性修養,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堅決防范被利益集團“圍獵”,持之以恒錘煉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帶頭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以下簡稱《廉潔自律準則》),注重家庭家教家風,自覺做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