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英文雙語版)
- (美)彼得·德魯克
- 1720字
- 2021-06-24 11:30:05
序言
本書將創新與企業家精神視為一種實踐和一門學科。它并沒有提到企業家的心理和品格特質,而是探討他們的活動和行為。本書列舉了很多例子,這些例子旨在闡釋某個觀點、規則或警示,而非講述成功故事。因此,相比于此前已經出版或發表的關于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書籍和文章,本書在寫作意圖和寫作手法上都有所不同。同其他出版物一樣,本書也強調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重要性。但本書關注的是近代經濟社會史中最振奮人心的事件,即美國在過去10~15年里出現的創業型經濟。當下許多討論認為企業家精神是一種略帶神秘色彩的東西,將其視為天賦、才干、靈感或“靈光乍現”(flash of genius)。而本書認為創新與企業家精神是一項能夠加以組織(并必須加以組織)的有目的的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作。事實上,它是管理者工作的一部分。
本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并非為了教人們“如何做”。通過對“策略和決策”“機會和風險”“結構和戰略”“人事、報酬和激勵”的分析,本書討論了“什么是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何時開展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以及“為什么開展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本書主要包括三個主題:創新實踐、企業家精神實踐和創業戰略。每個主題是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一個“方面”,而非一個階段。
第一部分是創新實踐,指出創新是一門有目的的學科。首先,它闡釋了企業家從何處以及如何尋找創新機會。隨后,它進一步探討了人們在將創意轉化為可行的業務和服務的過程中,應遵循的行為原則與不能觸碰的禁忌。
第二部分是企業家精神實踐,重點關注機構,即創新的載體。它從現有企業、公共服務機構、新創企業三個方面來討論創業管理。什么樣的策略和實踐有助于機構(無論是企業還是公共服務機構)成為成功的企業家?為培育企業家精神,應該如何組織和配備人員?會有哪些干擾、障礙、陷阱以及常見錯誤?最后,本部分就企業家的角色和決策進行探討。
第三部分是創業戰略,主要討論如何將創新成功地推向市場。創新的檢驗標準并不是它的新穎性、科技含量或者巧妙性,而是要贏得市場。
本書的引言將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同經濟相聯系,結論則將它們與社會相聯系。引言、三個主題和結論構成了整本書。
企業家精神既非科學也非藝術,而是一種實踐。當然,它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本書將系統地呈現這一知識基礎。正如醫學、工程學等其他實踐知識一樣,企業家精神的知識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實踐知識的內容主要由目的,也就是實踐本身來界定。因此,本書是基于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而成的。
30年前,也就是20世紀50年代,我開始研究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當時有兩年的時間,在紐約大學商學院我所領導的研究小組每周一次的晚間研討會上,都會對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進行長時間的探討。這個小組的一些成員剛剛開始創業,大都很成功;還有一些成員在現有機構中擔任中層管理者,這些機構大都規模龐大,包括兩家大醫院、IBM、通用電氣公司、一兩家大銀行、一家證券經紀公司、幾家雜志和書籍出版商、幾家制藥公司、一家全球性慈善組織、紐約天主教大主教管轄區以及長老會,等等。
在連續兩年中,研討會成員在他們的工作中對討論出的概念和想法加以檢驗。在隨后長達20多年的咨詢生涯中,我進一步對這些概念和想法加以檢驗、確認、精煉和修正。我的咨詢工作同樣也涉及各種機構,一些是企業,如制藥和計算機等高科技公司、災害保險等非科技公司、美國和歐洲的全球性銀行、個人公司、區域性建材批發商以及日本的跨國公司等;還有一些是非營利組織,如工會組織、主要社區組織(如美國女童子軍、國際救援與發展合作組織)、醫院、大學、研究實驗室和不同的宗教組織。
本書濃縮了多年的觀察、研究和實踐,所以我運用大量“微案例”從正反兩方面來闡釋策略和實踐。書中提到名稱的機構都不是我的客戶(如IBM),這些機構的案例要么是公開報道的,要么是機構本身披露的。我的所有管理書籍都不會公布與我有業務往來的機構的名稱。本書所選取的案例都是真實案例,討論的企業也是現實存在的企業。
直到最近幾年,管理學者才開始關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早在幾十年前,我的管理類書籍就開始探討這方面的問題。本書首次全面系統地對此加以闡述。我確信本書是這一重要課題的開端而非結束,并衷心希望這一開創性作品能為廣大讀者所接受。
彼得·德魯克
1984年圣誕節于加州克萊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