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海上貿易路線

海上貿易路線最早連接了非洲和歐亞大陸。例如,在公元前3千紀,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就已經存在貿易關系。79在公元前1千紀后半期,印度的香料就可以通過阿拉伯半島南部的港口到達希臘。80幾個世紀之內,船員們都是利用季風航行。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博講述了一個叫作歐多克索斯(Eudoxus)的人在托勒密八世·歐厄葛特斯二世(Ptolemy VIII Euergetes II,前145—前116在位)治時,從埃及紅海兩次返程。81利用季風,人們更容易進入印度南部的港口,再從那兒到達東南亞。

在印度南部本地治里(Pondicherry)附近,阿里卡梅度商埠遺址的考古發掘顯示,這一港口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發展,有一種產自希臘化時期地中海地區的特殊類型的輪制陶器(rouletted ware),公元前2世紀中葉,這種器物開始在阿里卡梅度被模仿制造。82此處還發現有未完成的東南亞風格瑪瑙墜件,畢麗娜(Bérénice Bellina)指出,這很可能是向東南亞出口的仿制品,那里的印度進口商品十分常見。83該遺址還有大量當地生產的玻璃和石頭珠子,也被廣泛出口。84而在這里發現的進口玻璃容器,盡管數量不多,卻同時存在希臘的鈉鈣玻璃和中國南方的鉀玻璃。85

中國的西南海岸和越南北部海岸與北部灣接壤,這一海灣被海南島及海洋環抱。沿海發現的巖畫說明越人已經習慣于航海。1975年在廣州中山四路的發掘揭示了一處公元前3世紀的造船遺址。據估計,這里的造船業可以建造29米長、3至6米寬、載重25至30噸的大船。86 漢代的官修史書描述了一條路線,即從順化(位于今越南境內)附近,通過馬來半島,經緬甸和位于印度東海岸的金奈,到達現在的斯里蘭卡島。87據說,中國人攜帶絲綢和黃金,以換取珍珠、寶石和其他物品,包括碧琉璃,即玻璃。88一句晚期的詩歌展現了該區域在貿易(包括奴隸,見第十章)方面的持續重要性:“舶載海奴镮硾耳,象駝蠻女彩纏身。”89

趙眜墓中的一件容器上描繪了四艘船,清晰地呈現了航海中必不可少的船舵(圖6)。90在其他的漢墓中,也發現有用黏土和木頭制作的河運和航海船只的模型。

圖6 南越王墓出土銅提筒上的線刻船紋。采自Erickson, Yi and Nylan(2010: 166)

很有可能的是,本章主要討論的這件希臘玻璃碗通過海路運輸,與它的兩件同伴在那時從紅海或波斯灣的一個港口出發,途中經過印度,并可能數次停靠在其他陸地,最后到達中國南部。我們可以初步確定這件玻璃碗制作于公元前2世紀晚期或公元前1世紀早期,并在公元前1世紀埋葬在墓中。但無法得知的是,它是否在制作完成后就直接出口,花費一年或更多的時間才到達最終的目的地。考慮到這件碗與其他兩件類似的碗被一同發現,可以推測它們應該是一大批玻璃貨物的一部分。但這些碗是怎樣被墓主人或他的家人獲得的?它們的意義是什么?在隨葬之前,它們是否被使用過,還是專門用作隨葬品?

以上這些和其他更多的問題,很可能永遠沒有明確的答案。然而,由于玻璃原料在同位素方面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地理特征,加之完善后的同位素分析法和最近幾十年發展出來的微量元素分析,所以我們可以由此確認材料的產地,進而得知可能的玻璃產區。同位素分析還能支持(或反對)我們的假設,即這件碗是希臘時期的并制作于黎凡特。在墓葬、造船遺址或其他遺址發現的其他物品也可能支持這一觀點,或提供更多關于這件器物的信息。它的故事尚未結束。

如果這是一件希臘器物的話,那么它就是一個日常的飲用杯子,而不是一件奢侈品。但遠在希臘之外的中國南部,這種器物十分罕見,無疑會被認為是外來的并被看作奢侈品。它原來的用途可能會因此發生改變。類似的情況可能發生在14世紀,那時中國瓷器通過海路運往歐洲。在中國,這些瓷器是很平常的日常用具,或者是專門為外銷而制作的器物,遠不是奢侈品。而一旦到達歐洲,它們就獲得了一種新的更高的地位。91這件玻璃碗,可能正是因為它具有外來奢侈品的特征,所以才得以隨葬墓中,就如同李賢墓中的銀壺和薩珊玻璃碗(見第五章)。彼得·弗朗西斯(Peter Francis)在其關于亞洲玻璃珠貿易的研究中,認為“一件產品離開它的原產地越遠,就越容易被當作奢侈品”。92另外,很多墓葬中的玻璃僅以玻璃珠的形制出現,而不是完整的器物,這也告訴我們一些關于墓主身份的信息,比如考古隊認為他是一位貴族。

玻璃碗的出土墓葬是在廣州東北部的橫枝崗同一個小冢下發掘的三座墓葬之一。通過墓葬的結構、規模和隨葬品,可以確定它們的年代為西漢中晚期。93這三件玻璃碗的碎片發現于一號墓。一號墓的墓室最初在地面以下6米,朝向南和東南,保存下來的墓道完全被細沙填滿。墓室底部有兩條溝槽,用于放置支撐木槨的枕木。棺木已腐朽無存,僅留下一些黑色的痕跡。

大多數的隨葬品放置在墓室的北部和西部。其中有71件陶器、1件青銅鼎、3件玻璃碗和1件玻璃璧。其中一件碗放置于墓室北部,另外兩件與璧和青銅帶鉤一同放置在棺木旁。除此之外,僅見的另一件玻璃器是二號墓的綠色帶鉤。94

埋在墓中2000多年,玻璃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沒有像有機材料一樣腐爛和消失,但其表面和成分受到了長期埋藏在地下的影響,所以看起來與它最初生產出來的樣子有很大差異。這種所謂的磨損在隨葬品中很典型,在鉀玻璃上比鈉鈣玻璃更加常見。同一墓葬出土的玻璃璧在發掘時沒有保存下來,碎裂成粉末狀,這表明它可能是磨損嚴重的鉀玻璃。但這件碗上的磨損狀態與黎凡特制造的其他鈉鈣玻璃是一致的。

潮濕是腐蝕發生的主要原因,因為它逐漸過濾掉物質中的堿性離子,代之以水分中的氫離子。這經常發生在埋葬后的幾年內,然后一個新的循環開始了。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玻璃表面看到不同的腐蝕層,它們厚薄不一,從1到25毫米不等。有時這些腐蝕層可以對玻璃起到保護作用,減緩潮氣進入玻璃本體的速度,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玻璃的進一步惡化。95該地區的墓葬濕度較大,這并不奇怪。墓中沒有發現任何有機材料,遺體和木棺槨都已完全腐爛便是明證。發掘者注意到,墓道中的沙子中可以證明用海沙包裹木槨是當時的一種習俗。他認為,正是沙子中的水分導致了木材的腐爛。

這件玻璃碗,最初是實用器,后來是外來奢侈品,現在則是一件具有審美價值和歷史價值的文物。在中國的語境下,它還被認為是一件很有價值的物品,所以它不再保存在當地或省級的博物館,而是被送往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身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為那里的藏品。作為古代歐亞大陸上跨區域聯系的證據之一,它在“絲綢之路”的語境下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并多次出現在數個展覽和出版物上,盡管還被錯誤地標記為“羅馬”。96它的故事的新篇章剛剛開始書寫,還有很多關于它的秘密尚待揭示。

在這件物品被制造和運輸的過程中,一個新的因素出現了,即佛教對玻璃的使用。它將影響中國對玻璃的使用和價值認定。97這將在之后的第四章討論。

注釋

1本章需要感謝的學者有很多,尤其需要感謝的是諾丁漢大學的朱利安·亨德森。塞西莉亞·布拉金和沈雪曼的工作和意見也很寶貴。所有的錯誤、誤解和遺漏都是我的責任。

2Whitfield (2009: cat. 48). An Jiayao (2004: 58) 也稱其出處為羅馬。

3見下文注釋76。通常認為羅馬時期始于公元前27年,而希臘化晚期指的是在此之前的時期。

4Borell (2011).

5亨德森指出,“玻璃碴幾乎能在任何高溫環境下制成”(2013: 6)。

6Buck (1982).

7見Henderson (2013: 5-6) 和英國廣播公司2006年7月19日的新聞“圖坦卡蒙寶石暗示天體碰撞”(“Tut’s Gem Hints at Space Impact”, http://news.bbc.co.uk/1/hi/sci/tech/5196362.stm),人造玻璃也廣泛用于圖坦卡蒙的墓葬中。

8Hodge (1992: 125); McCarthy (2008: 915). 關于釉砂和玻璃的討論,見Henderson (2013: 14-16)。

9它的名字在埃及語中意為“人造青金石”(Pagès-Camagna 1998)。關于貿易,見Tosi (1974)。

101824年,法國興業協會(Société d’Encouragement in France)懸賞6000法郎尋找成本低于每千克300法郎的人造青金石顏料。4年都沒有人獲得此項獎金。最終在1828年,讓-巴普蒂斯·吉美(Jean Baptiste Guimet)發明的群青顏料售價為每磅400法郎(當時青金石的價格是每磅3000至5000法郎)。青金石在絲綢之路東部被用作顏料,對其經濟方面的初步觀察,見Whitfield (2016)。

11Moorey (1994).

12關于玻璃珠的歷史,見Dubin (2009)。

13Henderson (2013: 134).

14另外,在法國北部還發現了美索不達米亞玻璃。

15Basu, Basu and Lele (1974); McCarthy and Vandiver (1991). 戈拉·多羅(Gola Dhora)遺址出土的釉砂手鐲,見“Gola Dhoro (Bagasra)”(未注明出版日期),http://www.harappa.com/goladhoro/faiencemaking.html,2017年9月14日訪問。

16Lal (1987). 青金石,以及紅玉髓等半寶石的貿易,是這些聯系存在的證據(During Caspers 1979),但玻璃工藝是否從美索不達米亞傳播到印度河流域則難以辨明。

17Henderson (2013: 134-145).

18Moorey (1994) 認為這種工藝發明得早,在米坦尼時期得到改進。

19Pulak (1998). 對絲綢之路上船只的簡要描繪和總體介紹,見McGrail (2001: 123-125)。

20Bass (1987: 699); Cline (1994: 100).

21Jackson and Nicholson (2010).

22Ingram (2005).

23Pulak (1998); Muhly (2011); Hauptman, Madding and Prange (2002).

24盡管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它在歐洲融合。

25Trowbridge (1930: 95-96).

26Kowatli et al. (2008)和Jennings (2000)。關于貝魯特窯爐的討論,見Henderson (2013: 215-222)。

27Jennings (2000) 區分了熱彎、結渣處理和模鑄等工藝。

28Jackson-Tal (2004: 19).

29Jackson-Tal (2004: 19n22, 22-23有列表).

30Jackson-Tal (2004: 17, 27).

31Henderson (2013: 207),引自佩特羅尼烏斯(Petronius)的《薩蒂里孔》(Satyricon)。

32Jackson-Tal (2004: 27).

33Henderson (2013: 212). 下一個世紀玻璃制作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即發明了玻璃吹制工藝。

34Henderson (2013a). 他對各種工藝的介紹,見8—23頁。

35Fan and Zhou (1991).

36Henderson (1995: 62).

37簡介見Hirst (2017)。

38Henderson (2013: 238-240).

39關于環境方法在同位素分析中的重要性,見Henderson (2013: 240, 326-334)。

40A.Oikonomou et al. (2016).

41Kenoyer (1998: 176). 盡管這些遺物已被嚴重侵蝕,并且關于它們是不是玻璃還存在爭論。

42Brill (1999, XIII 335, sample 443).

43用彼得·弗朗西斯的話來說,就是“從馬里(Mali)到巴厘(Bali)”。關于到印度的貿易,M. Wood (2016) 更新了弗朗西斯的結論。

44Francis (2002: 41).

45Lankton and Dussubieux (2006). 關于中國西南的作坊遺址,見Borell (2011)。

46Gan (2009b: 56-57) 和Wang Bo and Lu (2009)。同時期更東的地方也發現了釉砂,但沒有證據顯示該地區制作釉砂,出土釉砂的遺址也表明它們是從更西的地區經陸路運輸而來的(Brill 1995: 270)。河南淅川徐家嶺墓出土了蜻蜓眼式的鈉鈣玻璃珠,圖片和分析見Gan, Cheng et al. (2009)。

47Li Qinghui et al. (2009: 343); Q. Li et al. (2014).

48Paynter (2009).

49Kerr, Needham and Wood (2004: 464) 注意到一個“令人困惑的例子”,即公元前2世紀或公元前1世紀的一件中國容器上的高鉀釉,指出南亞和東南亞(包括中國南方)在制作玻璃時偏用高鉀。

50Kerr, Needham and Wood (2004: 59-60).

51West FitzHugh and Zycherman (1992). 一則公元前2世紀的文獻記錄了一個年代較久遠的女媧傳說,當天柱倒塌破壞了蒼天,“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這經常作為早期玻璃制作傳統的參考被引用。五色或多色成了玻璃的普遍圖案。見Shen Hsueh-man (2002)。

52Gan (2009a: 8).

53Easthaugh et al. (2007: 36).

54Brill, Tong and Dohrenwend (1991: 34).

55中國文化偏愛熱飲(從它的溫度和對人體作用的方面看),盡管尚不清楚早期是不是這樣,但較晚期是有證據的。1000年后,中國人曾稱贊伊斯蘭玻璃可以盛裝熱的液體(Shen Hsueh-man 2002)。

56Gan (2009a: 20).

57Gan (2009a: 21).

58“構成技術的材料、工藝和結構等的發現和發明,幾乎總是由對審美的好奇、對裝飾物品的需求催生,而不是流行的觀點所說那樣,由預先設想的實際需要產生。”(Smith 1981: 347)

59Smith (1981: 347).

60例如在班東塔碧(Ban Don Ta Phet)遺址(Reade 2003; Glover 2004: 75)。

61關于對中國文化中玉的角色的討論,見第一章。亦見Rawson (2002)。

62該貿易可能開始于公元前2千紀末,因為婦好墓出土的一些玉器被認為來自于闐(Di Cosmo 1996: 90)。然而一些學者對此表示懷疑,見第一章。

63例如,蘇州出土的一條串珠子項鏈(Gan 2009a,照片1.2)。然而沈雪曼指出,這并不意味著玻璃璧是一件便宜的替代品。她認為,玻璃的制作難度很可能與玉一樣大,用這種材料做傳統的器型或能增加其價值(2016年1月16日個人通信)。

64“The Art of Feeling Jade”, Gemmologist, July 1962, 131-133.

65Shen Hsueh-man (2002: 72-73). 對此的進一步討論,見第四章。

66注意“琉璃”和“玻璃”是現代發音。

67對玻璃名字的討論,見Schafer (1963: 234-236) 和Brill (1991-1992)。

68Braghin (2002: xi). 這成了佛教七寶之一。然而,弗朗西斯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珠制造和貿易的國家之一”(Francis 2002: 54)。

69Kinoshita (2009: 255) 引用。他認為商人來自貴霜,但很可能是后貴霜時代。

70Kinoshita (2009: 256) 引用。

71例如,Lullo認為用于隨葬的玻璃仿制品要比其他替代品有價值,部分原因是玻璃與“異域”相關(2004: 17, 22)。見第五章對墓葬中“異域”的討論。

72Brindley (2015). “越南”是“南越”一詞的對調。

73Lin (2012: 233-244).

74Nickel (2012: 105).

75大約2000座墓葬中只有11座墓出土玻璃容器。

76合浦和貴港附近的墓葬的年代大約定在漢代,對于判斷玻璃碗是晚期希臘玻璃還是早期羅馬玻璃沒有幫助。然而Borell (2011: 61) 指出,在該區域的一座公元67年墓葬中發現了一件棱紋馬賽克玻璃碗的殘片,它的紋飾似乎是模仿螢石的紋理,普林尼提到這種石頭在公元前1世紀時從帕提亞引進。這樣的碗在地中海東部制作,廣泛出口到整個羅馬帝國。

77科學分析顯示它是以泡堿為基礎的鈉鈣玻璃(Borell 2010: 128)。

78Borell (2010: 59).

79“大量的證據證明,公元前3千紀晚期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有著密切的貿易聯系,包括直接貿易和轉口貿易。主要的站點是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蘇美爾港口,然后是迪爾蒙(Dilmun)、馬坎(Makan)、梅盧哈(Melu??a),或用現代名稱的巴林(Bahrain)、阿曼(Oman),以及伊朗東部和哈拉帕文明的港口。”(Karttunen 1989: 330)

80對此時船只的簡介,見McGrail (2001)。

81Thiel (1996); Salles (1996).

82阿里卡梅度的年表是基于Begely (1983) 提出的年表。Salles (1996: 262-263) 指出公元前2世紀希臘世界和東南印度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83Bellina (1997); Bellina and Glover (2004). 東南亞航海的歷史很長,有更可靠的證據證明它從公元前1千紀后半期就開始了。

84Francis (2002: 27-30).

85Borell (2010: 136-137).

86Ting (2006: 46). 在中國發掘的其他船只,見McGrail (2001: 360-378)。

87《漢書》,Needham, Wang and Lu (1971: 444) 譯。亦見Borell (2010: 136)。

88Loewe (2004: 75-77).

89Schfer (1967: 67) 引用杜荀鶴(846—904)。“蠻”是一個指代南方少數民族的漢語詞匯,這一時期用來指代西南地區的所有少數民族。見第十章對中國和其他文化中“他者”的簡要討論。

90Erickson, Yi, and Nylan (2010: 166).

91Munger and Frelinghuysen (2003).

92Francis (2002: 57). 地理上的距離僅僅是故事的一部分。就成本而言,與潛在所有者的距離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例如一件古馳的手提包在中國和意大利價值都很高,盡管它是在中國制造,而品牌在意大利。

93對于漢墓的描述,見Erickson (2010: esp. 13-15)。

94帶鉤經常是用玉做的,所以這一件很可能是模仿玉。如上所述,帶鉤并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配件。

95VanVan Giffen (n.d.); Craddock (2009: 235).

96舉例說明截然的對立,因此難免會簡化對連接中國和羅馬的絲綢之路的解釋,見Whitfield 2008。

97見Braghin (2012) 對此的討論和Shen Hsueh-man (2002) 中的中國晚期佛塔里的玻璃目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鹿泉市| 新野县| 科技| 庆阳市| 治多县| 连平县| 界首市| 云林县| 临泉县| 玛纳斯县| 新竹市| 伊川县| 大丰市| 府谷县| 永顺县| 塘沽区| 正蓝旗| 正定县| 枣庄市| 论坛| 莒南县| 博白县| 阿坝县| 侯马市| 京山县| 且末县| 阿尔山市| 永泰县| 桂东县| 华坪县| 娱乐| 平度市| 大冶市| 罗平县| 阜新| 新巴尔虎左旗| 叶城县| 保亭| 沙田区|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