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件古物中的絲路文明史
- (英)魏泓
- 677字
- 2021-06-29 09:30:57
第二章
希臘式玻璃碗
彩圖2未能充分展示此件物品。1盡管它的外壁已經被侵蝕得粗糙不平,但內壁仍然保留玻璃原本的深藍色。年代測定、器型和口沿下的凹槽都表明它是一件晚期的希臘式器物,很可能制作于黎凡特(Levant)。我們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它剛從作坊里出來的時候,嶄新、光滑、無瑕。但它“得寵”的時間并不長。一個世紀或更短時間之后,它和兩件類似的碗一起被埋葬于中國南方的橫枝崗墓中,直到1954年該墓被發掘時出土。它在短暫的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可能是在一艘或多艘船的船艙深處度過的,它們與船上的其他貨物一同穿越印度洋和南海。我們看到的從中國出發、運載大量瓷器的船只,方向與此相反,它是那成百上千的器物之一嗎?它是專門為了貿易而制造的嗎?為何它又被置于墓中?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它是怎么制造,以及在何處制造的。
這件和另外兩件碗的產地問題,還未能下定論。最初的中國考古報告對它們的描述很簡單,認為它們來自中國境外。中國考古學家通常把這種早期玻璃稱作羅馬玻璃,這種說法與2009年在布魯塞爾展覽的玻璃器有關,2而羅馬只是對西方的一個泛稱。從這件碗的年代、形制、口沿下的凹槽和磨損程度來看,朱利安·亨德森(Julian Henderson)認為它是希臘晚期制作于黎凡特的器物,與黎凡特出土的許多其他玻璃器相似。這一觀點似乎是可信的,因為還有其他證據表明曾有希臘晚期或羅馬早期的碗輸入中國。3然而,此時的中國也有玻璃制造業,碧姬·博雷爾(Brigitte Borell)認為這件碗可能是中國西南或越南等地的產品。4研究過去的器物需要面對很多不確定的情況,而新的分析技術,例如同位素分析法,或許能回答我們的一部分問題,但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