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這叫串皮?在衛生訓練班里,俺學了一年,就沒有聽見這么說過。這叫打了個過梁,趙同志。”衛生員小魏左手的鑷子,正夾住雷夫努爾藥水浸透的紗布條,一邊說著,一邊用右手的探針,往趙慶田的傷口里填塞。探針每往傷口里塞進一截紗布條,趙慶田就疼得皺下眉頭眨下眼。紗布條填好,衛生員正往紗布塊上涂抹藥膏,趙慶田就低聲細語地說:“小魏,我這傷,可并沒有傷筋斷骨呀!我求你,可給我保密啊。”

“保什么密?”衛生員納悶地問。

“你看,我偷偷地叫你到這兒來,就為的商量這個事。不管是串皮,還是過梁,我這傷反正礙不著吃、喝、行軍、打仗。只要這四樣都不礙,我就沒有住醫院的資格。再說,咱們武工隊,這就一步步地往冀中挪蹭,說不定是明天,還是后天,就可能一頭扎進去。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咱們回冀中是解放咱的家鄉,解救咱的父老們去。因此,我愿意和大家一起過去。不過,你要在隊長和小隊長面前一嚷叫,我就得留下……”趙慶田剛說到這,通信員小鐵闖進門來:“衛生球,要不是房東告訴我,我可不知道你藏在這兒。你快給二小隊的房東大哥看看去。他上山打柴,跑了坡[2],胳膊、腿、臉都給跌破啦。”說完,看見趙慶田正光著左臂膀,等著給纏繃帶,就問,“你怎么啦?老趙。”

“長了個小瘡。”趙慶田手按著貼在傷口上的紗布,嘴里應付著小通信員,眼睛卻盯著衛生員,生怕衛生員一句話,給說露了餡。

“這小瘡長得個別,上下都有破口,不知道的活像個傷口。”小鐵開始注意了。

“怎么活像個傷口?他就……”衛生員說著拿起繃帶來纏。趙慶田一聽到這兒,知道要壞事,就給衛生員使眼色。衛生員不理睬地纏了一遭,纏兩遭,纏到第三遭,裝作使勁地一勒,“……它要是傷口,還經得住繃帶這么煞?快走吧!別鼻子插蔥,跑這兒充象來啦。”

“對!對!對!咱不在孔圣人家門上賣百家姓,咱走。”通信員頑皮地一吐舌頭,倒背馬步槍跑了出去。

“怎么樣?”衛生員問。

“夠同志,謝謝你。”趙慶田在衛生員的幫助下,左胳膊套在襖袖里,系著紐扣,很感激地說。

“按戰地救護條令,你這是貫通,本應該留在后方休養;不過,傷口既然四不礙,我也同意咱們一起回冀中。但你得知道,第一,你領不了撫恤金。”

“你快別提領撫恤金啦,只要不給暴露,我什么都干。”

“我可以不暴露你負傷。但是我不向上級報告,就是違犯軍紀。所以,第二,你得永遠不能講。你就睜著眼睛地說是小瘡,我就閉著眼睛地當小瘡治。等咱們冀中的局面打開,整個環境好轉了,組織上要你填寫履歷表,那時你找我,我再證明你在江城遭遇戰中負過一次傷。”

“對!從今以后,咱倆就當沒有這么回事,誰也別提它。”趙慶田沒有料到,衛生員會幫這么大的忙,真是從心眼里甜絲絲的高興、痛快。

根據冀中的形勢,特別是敵占區的特殊而復雜的情勢,根據武工隊今后的任務和活動方式,以楊子曾隊長為首的武工隊,最近又來了個突擊式的政治、軍事大練兵。

政治練兵是分區政治部的同志們來講授黨的各種政策;軍事練兵就與以往大不相同了。他們既不操練稍息、立正、齊步走;也不演習排疏開和野外戰斗。為了發揮武工隊的特點,適應于敵占區里活動,天天都是攀樹、爬房、跳障礙、縱壕溝、夜間射擊。

經過練兵大突擊,收獲真不小。大家不僅在政治、思想上提高了一大步,進一步懂得了黨的各種政策,有了做宣傳的資本;在軍事行動上,高聲說話沒有了,夜間走路摔腳板子的聲音聽不到了,上房、躥墻、跳寬壕,個個練得都比猴子還靈便。真是:增添本領情緒高,待進敵區逞英豪。

要鞏固練兵的成績,人們不僅時刻操演、熟習,還相互測驗,彼此考問。

賈正臉朝墻,剛默讀了一遍對敵偽軍的政策,轉身就問身旁收拾東西的李東山:“哎,老保守,你說為什么咱對敵人要實行寬大政策?”

李東山頭沒抬、眼沒瞅,一面繼續朝“萬寶囊”里歸攏東西,一面說:“為什么?為爭取更多的偽軍、偽人員回心轉意來抗日,用政策感召他們不真心去事敵!”回答的暢快勁,真像流水一般。

“要那樣,是不是對罪大惡極的人也不懲處啦?無邊的寬大呀?”賈正又提出個問題來。

“那,那不成了右傾思想啦!寬大必須得和鎮壓相結合!”李東山覺得賈正領會黨的政策精神還有點問題,于是,把“萬寶囊”隨便地一包裹,蠻認真地講解開:“我們掌握寬大政策必須得有限度,同時也得有分別。對真心事敵,又屢教不改的偽人員,就得嚴厲處治,把這樣的處治一兩個,會把別的偽人員嚇一下,這就叫打一儆百!可是,昨天下午敵工科李科長給咱們上課時,說到之光[3]地區的那三個害,哪一個也不能用寬大處理,只有鎮壓!”

“昨天下午講的哪三害?我怎么不知道?”

“你怎么會不知道?”

“渾!你忘記我到野場背糧去啦!要不,你今天能吃上高粱面菜團子?”

“可不是,我忘啦!”

“忘了就得受罰!現在我要罰你把之光地區的三害說清道明,還要快!”

“好,我認罰!”李東山點頭答應。末后,將手里裹好的紙煙一舉,“等我抽著就說。”

兩人抽著紙煙。李東山這才開腔:“說起之光地區的三害,咱李科長還把群眾自編的一段順口溜念了念。這段順口溜我抄下來了!”說著從懷里掏出個舊布皮訂綴的小報紙本,連翻了幾頁,接著就念起來:

保定東南鄉,

出了三個害:

一個在城里,

兩個在城外。

公雞嗓的侯扒皮;

哈巴狗是個禿腦袋;

劉魁勝,出奇的壞,

殺人放火奸女人,

哪村他都欠血債。

雖說他仨兇,

難和松田賽。

老松田,胎里壞,

魔王轉世閻王派。

殺人如捻蟻,

燒房像燒柴。

手下養群狗特務,

所有壞事包下來。

東殺男,西霸女,

要埋活人倒著栽。

瞅誰不順他們眼,

抓到城里灌白開[4]。

搶掠財物平常事,

捆、打、吊人任意來。

盼星星,盼月亮,

盼著八路快過來。

過來給咱把膽壯,

過來給咱除禍害!

李東山一口氣念完,把本子一合:“這就是你問的那三害。聽清了嗎?同志!”

“這怎么是三害呢?連老松田不是……”賈正覺得李東山明明念了四個人,可為什么又偏稱仨呢?于是就還問。

沒容賈正說完,李東山急忙搶過話來:“這,你看過戲嗎?告訴你,先說的那三個,算是個帽,壓軸的就是老特務松田。為什么人家編順口溜的不先提他呢?這就叫藝術!要先提他,侯扒皮、哈巴狗和劉魁勝不就顯不著了?其實,李科長說,這三個都夠上單打一[5]的條件了!就說這個侯扒皮吧,在中閭,他把人民勒索得十戶就有十戶揭不開鍋,真是蕎麥皮里擠油的手。還有那個劉魁勝,到底身上背了多少條人命?根本就沒法計算。聽說在唐河沿的一個什么王莊,他和松田一次就殺了一百七十多號人。”

“這,這他媽不是一伙子豺狼?”賈正聽李東山說完,氣得臉色發青,眼瞪圓,將手里捏著的小半截紙煙狠勁地朝地上一摔,銼著牙齒說,“寬大!寬大!對待這伙子吃人不吐骨頭的野獸,就不用想!我看零刀剮了也都不過分。”

“說到剮,咱也沒有這個刑法,不過,將來抓住開群眾公審大會,我看這準沒有跑!”李東山也推斷地說了兩句。

辛鳳鳴強拉硬拽地扯著劉太生闖進屋來,沖賈正、李東山說:“光待在屋里,你倆誰知道人家劉太生又創造了一種新的上房法?”他嘴巴說著,雙臂左右一伸,兩腿一叉,模仿著,“人家在雙手能按住墻的胡同里,不用跐人梯,就這么一扒一蹬,一扒一蹬,像鬧玩似的就能上了房,看來真麻利!”

辛鳳鳴本想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得到賈正、李東山對劉太生的稱贊,哪知適得其反。他倆不但沒說一個夸贊的字,反倒不約而同咧開大嘴哈哈哈地笑起來。

這一笑,可把辛鳳鳴笑得有些茫然。他稍沉思,忙搶白:“笑什么?難道人家新練的這爬房技術咱不應該學?”

“學是該學!不過,”李東山揎揎衣袖,擠擠眼,瞅瞅賈正,望望劉太生,三人六只眼一下都射到辛鳳鳴的臉上,跟著又都呵呵呵地樂了。

“家伙們,跟我搗什么鬼?”辛鳳鳴見他仨抱成團來開自己的玩笑,真有點不耐煩。

“別不耐煩!按說你這號稱‘訪員’、別名‘百事通’的人,對這事就應該早知道,可為什么落后了呢?真是大不應該!”李東山說到這,腦袋連搖幾搖,嘬嘬牙齒,又接著說,“劉太生創造了新的上房法,你問問他怎么練會的?跟誰練會的?”

沒等辛鳳鳴扭過頭來開口問,劉太生指點著說起來:“跟你,跟賈正,還有老蔫趙慶田!”

“啊!這一手你們也都會?怎么我就不知道?”辛鳳鳴這時才明白他仨笑的意思。心里對別人的練兵成績立刻感到驚奇,同時,對自己卻有些不滿了。

“你,你跟小隊長到溝外[6]活動了幾天,怎么會知道。其實,這也不是誰教的誰,是大家練習,大家創造的!”李東山見辛鳳鳴面有愧色,趕忙解釋。

賈正這時也上前勸慰:“你別看人家趙慶田臂上長有小瘡,練這一手可真賣力氣!為了學得快,你可以請他做指導!”

“伙計!你眼下就別光羨慕別人啦,快唱出《蕭何月下追韓信》,連夜地‘趕’吧!”劉太生親熱地握住辛鳳鳴的手,也跟著說起來。

辛鳳鳴拳頭一揮,發誓地說:“對!趕!趕上去!一定趕上你們!”

一切情況掌握在手,一切本領鍛煉在身的武工隊,在一個云漫風吼的夜晚,一個猛子又扎回冀中,像一把鋒銳的尖刀,直戳在保定城東南——之光邊緣地區。

之光邊緣地區共管轄三十幾個村莊,連鬼子統治的保定東關、南關也都在內。這地區因它是以保定為基點,西壤張保[7],北靠高保[8],被兩條公路人字形地相夾著,所以從地圖上看來,就像個打開的折扇面形狀。越離保定遠,面積也越大了。

來到之光邊緣地區的當夜,隊長楊子曾就和這個地區的區委劉文彬接上了頭。

劉文彬是當地人,四十多歲,不太高的個子,長得倒挺粗壯。他穿著一件肩頭打著補丁、袖頭露出棉花的青大棉襖;腰間煞條白褡布,頭上戴頂栗子色的破氈帽,沒修飾過的四方臉上,嘴邊長滿密匝匝的胡髭,幾條皺紋也很明顯地擺出來。他這穿戴和長相,完全像個在莊稼地里摔打過多年的農民。其實,他就是從地道的農民變過來的。

根據上級指示,楊子曾準備把魏強這個小隊留在這里,配合當地的黨堅持和開展工作。于是,在接上頭的那天夜里,叫過魏強來,將劉文彬介紹給他,并且明確地告訴魏強:“從現在起,劉文彬同志兼小隊指導員,就和你們小隊同吃、同住、同行動,所以,小隊的工作你倆要共同負責!”

有當地黨的負責同志跟在自己身邊,魏強的心里是一百個高興。他在楊子曾面前,把要說的話說完,要受領的任務接受下,就領劉文彬回到了小隊。

哪知劉文彬一到了小隊里,就給劉太生帶來了一件最悲傷、最痛苦的消息。

事情是這樣。劉文彬跟隨魏強剛邁到小隊的住屋,劉太生就躥了過來,拉住他的手說:“叔,你在這兒?”

“啊,你也調武工隊來了?”劉文彬開始一怔,之后,像瞅自家孩子似的用喜愛的眼神,上上下下打量了劉太生幾眼。“家里的事,你知道嗎?”

“我知道長生參軍的事。”

“不,你媽的事!”

“我媽?她怎么啦?”

魏強見劉文彬是劉太生的親叔叔,又提念到他媽的事,無意間和賈正對下眼光。他們知道,劉太生母親的不幸遭難,不能再瞞著了,也就沒有阻止劉文彬;當劉文彬說到劉太生的母親被老鬼子松田和特務劉魁勝殺害時,劉太生真像晴天打了個霹靂,頭上挨了一棒槌,暈暈騰騰、昏昏沉沉地一屁股坐在杌凳上,懷抱著槍,垂下了頭,臉色比生過一場大病還難看,眼淚像斷線珠子一般,嘩嘩地朝下流。

傷心莫過死了老子娘!凡是和劉太生在一起戰斗過的都知道,不論行軍、打仗,他從未叫過苦,嚷過累。“五一”反掃蕩,一天打三仗,三天吃一頓飯,腳上磨得大泡套小泡,他照舊是那么樂呵呵的。今天他哭了,哭得真慟啊!把大家哭得鼻子都發了酸。

“人死如燈滅。難受一遭也當不了什么!殺你母親的人就在城里,報仇算賬的機會多得很。”劉文彬拽扯著棉襖袖子,擦抹下濕潤的眼睛,勸慰地說。

“對,找機會跟他們來算這筆賬!”魏強的眼里噴射著火花。

“給咱劉太生的老娘報這個仇!”

“能逮就逮,不能逮就敲!”

“騎驢看書,走著瞧吧!”

隊員們也都七嘴八舌地安慰起劉太生來。

對母親的慘死,劉太生傷心地慟哭了一大場。但是他知道,不早一天把鬼子趕出中國去,不知有多少母親還會死在敵人的手下。

在之光邊緣地區的幾天秘密活動,楊子曾已把敵情、地形、群眾的思想都摸清了。根據目前的種種條件分析,他認為有必要開展一個政治攻勢,鼓鼓群眾的情緒,煞煞敵人的氣焰。交朋友,擇好的;打敵人,揀壞的。于是,就把中閭鎮的侯扒皮當做開展政治攻勢的試點了。

一天,吃罷早飯,一位皺紋滿臉、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像平常串門的人一樣,走進魏強他們房東的當院:“他嬸子,吃過飯啦?”

“短天道,兩頓飯,現成的餑餑一餾就行了!”房東迎出去回答。跟著,兩人就小聲地唧咕起來。魏強心里正在納悶的工夫,門簾一起,那位老奶奶走了進來。

“老奶奶,聽話音就知是你,就是不敢到門上接。是從隊長那邊來?”劉文彬下炕,親熱地緊打招呼。

老奶奶笑著點點頭,接著就問:“誰是魏小隊長?”

劉文彬伸手剛要指引,魏強卻開了口:“我,魏強。”話音剛落,老奶奶卻遞給他一個很微小的東西:“給,這是楊隊長叫我當面交給你的。”

魏強接過來看,原來是個綠豆粒粗火柴棍長的紙卷卷。他倒開逐字逐句地看完,回手遞給了劉文彬。劉文彬的眼睛剛挪開那個紙卷卷,紙卷卷就被他填進嘴里。

“這個也是給你的。”老奶奶從襖袖里,拿出個二寸半寬、三寸長、化學玻璃夾子夾著的白紙片片。

魏強接過來,和劉文彬一齊看,正面,有酸棗大的三個字:“居民證”;背面,貼著自己一張免冠的二寸照片,那是頭過路,宋攝影員在分區給魏強照的。他心里想:“上級真處處想得周到。”抬起頭來,老奶奶還像有事似的倚靠空荊囤等待著。

“老奶奶,你回去罷。”魏強湊近老奶奶說。

“回去?你不給我寫個字兒?”老奶奶像懂、又像不懂地討要一個東西,“我不論給誰送東西,也沒有空手回去過,連杜縣長、曹政委也是這樣。”

從話語里,魏強知道面前的這位老奶奶,不僅是個擁護八路軍、掩藏抗日人員的堡壘戶,也是個秘密交通員。他察覺自己的失誤,抱歉地笑著說:“我也不讓你老人家空手回去。”從日記本上,忙撕下火車票大的一塊紙,墊著膝蓋寫:“收到,立即執行。魏”也搓成個卷卷,遞給了老奶奶。

“咳!這才合規矩。”老奶奶滿意地接了過來,兩手一抄,笑著走了。

魏強、劉文彬小聲嘀咕一陣,劉文彬立即將穿的、戴的脫給了魏強。

魏強把德國老三眼的槍栓拽開,一條彈頭有孔的子彈嘩地按進彈槽。隨槍栓的關閉,第一顆子彈,被推上了槍膛。他把保險機一關,槍口朝上,插在腰間。人們又幫他上下前后地做了次檢查,沒有看出一點破綻。

他把隊伍交給劉文彬,胳肢窩夾上個舊錢褡子,趁街上沒有人,跳出大門,直奔中閭走去。

雖說還沒出九,小風卻暖融融地吹起來。東南天上的太陽,照松了上凍的濕土,照化了坑邊上的薄冰,照得柳條顯了綠,照得柏枝越發青。天天在屋里圈著的魏強,乍來到這空曠無邊的原野,心里有說不出來的舒展。要不是周圍炮樓子離得太近,要不是怕壞人發覺,要不是有任務在身,要不是為了長遠的利益,他真想豁著嗓門地喊幾聲:“呔咳!呔咳!”然后再東跑跑,西顛顛,跳跳縱縱地隨便地跑上幾步。

魏強要在中間據點附近選擇個明夜好開展政治攻勢的地形。他混雜在趕集的人流中,大步地朝中閭村里走去。在村邊,被兩個端槍的警備隊員[9]怒目橫眉地攔截住了。

“居民證!”干瘦如棍的一個警備隊員,瞪圓眼珠子,用石門造的假大蓋一撥拉,怪叫了一聲。

所有的人,都將“居民證”遞給他。魏強學人們的動作,也就被放了進去。

今天是中閭集。所謂市集,也只不過比平常日子多了一些人罷了。除了幾個挑擔賣白菜的,幾個背布袋糶糧食的,幾個挎籃子賣吃食的……糧食市、棉花市、牲口市、肉市、菜市……走到哪里,哪里也是人少貨不多。中閭大集的繁華景象,早已成了過去。

魏強眼睛巡視著周圍,耳朵留神地聽著八方。

幾個拿大槍的警備隊員伴同幾個黑狗[10],正圍著個煙酒攤子耍賊橫。“媽的!你集集像泥鰍,今兒個看你怎么對付?怎么逃?”一個頭戴三塊瓦皮帽的人,可能是掌柜的,他低頭哈腰,笑臉相陪,敬煙又劃火。

魏強習慣地把手伸到籃間,眼睛盯住前面偽軍們的一舉一動。他估摸這是敵人出來找外餉,假裝沒有看見,和旁人一樣繞了過去。

他緊邁了幾步,鉆進街西的一條小胡同。在胡同出口朝北望去:一群不算小的炮樓子,就像墳地里一堆饅頭圍著一個大墳丘,把一座七截高的紅炮樓子圍在中央。望鄉臺似的大紅炮樓底層不遠的地方,修蓋好幾排青灰色的磚平房。穿軍服的,穿便衣的,男的,女的,有的走進炮樓,有的走出平房。過春節,酒肉填滿肚皮的敵人,還男唱女隨地唱出“哥呀妹呀”的淫詞浪調來。這些使人肉麻的聲音,傳到魏強的耳朵。他心里如同火上澆了油,暗暗地罵道:“糟吧!糟吧!有一天老子會叫你們糟個夠!”

炮樓周圍是一圈像蛛網似的鐵絲網。鐵絲網外面,還有一條深溝圍繞著。從溝里面高高的培土來判斷,防護溝既不會窄,也不會淺。放落的吊橋,像個長長的跳板,橫架在防護溝上。這就是敵人出入的唯一道路。“敵人戒備得就算嚴!”魏強思忖地說。

吊橋對過,寬闊平坦的公路那邊,有一排排高大的灰磚房,被七八尺高的圍墻圈著。“嗯!這房是干什么的?是據點的一部分?”他佯裝閑溜達地朝前移動,大門上拳頭大的鐵鎖,越來越看得清楚。“啊!是一處閑房。好地方!明天就在這兒干!”

魏強腦子想著,兩只腳邁上了公路。他想越過公路,到那片房子跟前仔細看一看。他剛橫過公路的五分之四,嗚——一輛土黃色的大卡車,像開玩笑似的擦他身邊駛過。汽車的風浪,把他帶了個大趔趄。車后揚起的塵煙,湮沒了他的身形。他腳步站穩,扭臉想看看汽車上載的東西,咕嘟嘟,一輛摩托車又疾駛過來。一個頭頂鋼盔、戴著寬邊風鏡、大背步槍的日本兵,駕駛著摩托車。挎斗上,架有一挺輕機關槍,一個日本兵肩胛抵著托底板,眼睛注視著前方。后面,咕嘟嘟咕嘟嘟……一輛挨一輛,像賽車似的追趕著,超越著,拼命地朝前開,滾滾的塵土,掀起了一人多高。

魏強想緊邁幾步離開公路,聽到左后方咕嘟嘟咕嘟嘟的摩托響,不光越來越近,也不成個聲。扭頭用眼一掃,一輛摩托車像只吃人的餓狼,又快又猛地從背后撲來,像是要軋他個肉泥爛醬。“是敵人發覺了我,還是開我個玩笑?”他的腦子連打了兩閃。為了防備萬一,立即裝成個膽量過小的老百姓,朝旁邊一跳,來了個就地十八滾,滾到公路旁的深溝溝里。當他攥住槍把伏下身體抬頭看時,車上的鬼子把摩托剎住:“膽量小小的,小小的!”大聲叨念著,像辦了件開心解悶的事兒,朝左一扭車把,和別的鬼子哈哈哈狂笑著,又順公路快速地開走了。

魏強雖說受了一肚子氣,倒把明晚開展政治攻勢的地形選擇好了,所以他很滿意地繞道離開了中閭鎮,按原路返回來。

第二天,當一鉤新月升到聚滿銀星的東南方,武工隊已靜悄悄地踏進了中閭鎮。

按原計劃,敵工干事韓新潭來到了魏強的小隊;楊子曾帶領二小隊由秘密“關系”指引,召集偽辦公人、偽軍家屬開“抗日講解會”去了。

魏強胳肢窩夾住那支機頭張開的駁殼槍,率領隊伍靜靜地接近了據點,無響動地占領了吊橋對面的那一片青磚房。他先命令兩個人掐斷公路旁的電話線,而后讓常景春用歪把子把吊橋堵上。一切安排就緒,他腳跐梯子隱在磚房后面,對手拿白鐵做的歪脖子話筒的韓新潭說:“韓干事,可以開始了!”

“喂,誰站崗了?”韓干事嘴對著話筒,朝據點里大聲地吆喚開。攏音的喇叭筒,嗡嗡的聲音,在順風的夜里,能聽出二三里地。他緊跟著連問了兩遍。隨著聲音,據點的燈光都滅了,跟著當當朝魏強他們打來了幾槍,子彈射得很低。

“要打你就多打幾槍,我們既來了就不怕!叫你們的侯隊長上來答話。”韓新潭的最后一句,像是發布命令。敵人還繼續射擊。同時,警報器也嗷嗷地號叫起來。

“放警報沒有用,快叫你們侯隊長,八路軍跟他有話說。”

“他媽的,你們有話就說吧!”據點里最高的炮樓上,一個公鴨嗓的敵人答了腔。

“你是侯隊長嗎?”

“你們想打招了、問應了干什么?我是。你們敢進來殺我的頭?還是咬我的球?”

“哎,你身為軍官,說話怎么這樣難聽?”

“好聽?他媽的這個好聽!”啪!新口徑的三八大蓋,焦脆地發射了一槍,震得人們渾身一機靈。

“他媽的王八蛋,怎么給老子上這個。”賈正小聲嘟囔。“這小子難怪叫侯扒皮,真不吃好糧食。”李東山也怒目橫眉地罵。“好人誰干這個,你就聽聽他那個腔調,那不像《打漁殺家》里頭的教師爺?”辛鳳鳴也氣憤了。

魏強向身后擺一下手招呼他們:“安靜點,別說話。”

“我們剛和你接觸,就覺得你這人太不講面子。”韓新潭又一字一句地講起來,“你不要執迷不悟,認為有日本鬼子仗勢,會永遠騎在馬上,耀武揚威,到處橫行霸道,到處敲詐勒索,抗日政府給你們記著賬哪!有一天,八路軍會找你算賬的,老百姓會找你報仇的。常說,聽人勸,吃飽飯。侯隊長,你是聰明人,懂得什么是忠,什么是孝,環境所處,生活所迫,干了警備隊也是沒有法的事,只要別忘了自己是中國人,做到身在曹營心在漢就行……”

據點的敵人,像是聽得入了耳,叫罵吵嚷的聲音,都沒有了。

“……你們只要放下屠刀,重新做人,抗日政府會寬大,八路軍也既往不咎;如果要繼續為非作歹……”

“繼續為非作歹,你們怎么樣?”樓上又傳出幾句蠻橫又粗暴的發問。

“怎么樣?抗日政府就要和你清算這筆總賬,就要找機會要你一氣還清。”韓新潭也氣挺粗地頂上去。

“好,就看你們怎么和爺們算總賬了,爺們是老虎推磨——不聽那一套。別給老子瞎哨啦,滾吧!”

“侯鶴宜,你鐵心啦?”

“老太爺就是鐵了心,你敢怎樣?不行,明天拉出去打一打。”

“好!你既然敢說鐵了心,日后我們有辦法對付你。”

“我敢!敢!敢!敢定了。”侯扒皮在炮樓里邊,咬著牙,跺著腳,發著狠說。“你們有辦法就施展吧。我一個腦袋一桿槍,什么時候都接著。”

“這小子太狂啦,乖他一斗子。”常景春在機槍掩體里氣得直搓手。

“擂他一炮,讓他知道知道馬王爺三只眼!”胡啟明摟著八八式小炮,蹲在梯子旁邊亂嘟囔。

魏強實在忍無可忍了,眼珠兒一轉,跟著爬上了梯子,大聲地嚇唬起來:“你等著接你們警備隊的子彈吧。‘黃河’,你注意侯扒皮的行動,假如他不改,你就準備接受任務,在里邊找機會,敲死他。其實,去年三月,他在徐水大因村,調唆鬼子殺害那倆老百姓,就夠死的條件啦!到中閭來詐財,打老百姓,更是膽大包天了。不過八路軍按照抗日政府的法令,還給他個悔改的時間。”

據點里,暫時變成死樣的沉寂。魏強覺得咋呼一下,還起作用,也就:“‘長江’‘黑龍江’,你們倆也留一點心,幫助‘黃河’搞。警備隊的弟兄們,只要不真心幫鬼子干……”

當當當,據點里射來不分點的槍聲,簡直就像熱鍋里炒料豆子。魏強伸出話筒,還想喊兩句,當!當!話筒被鑿了兩個眼。

楊子曾帶通信員貓腰快步奔魏強他們走來:“怎么,工作不順利?”

“侯扒皮,軟硬不吃。”韓新潭表示非常懊喪。

“不聽也得聽,反正指名點姓地教訓了他一頓。”劉文彬像是很滿意。

“可是咱也挨了一肚子罵!”魏強猛地想起炮手胡啟明剛才的要求,也就要求楊子曾,“擂他一炮吧!隊長。”

楊子曾眨眨眼,搓搓手,聽了聽據點里不分點的射擊,望了望村里黑乎乎有不少看熱鬧的人,最后答應說:“可以,一定要命中中央的炮樓頂!”

站在旁邊的胡啟明,聽到楊子曾允許了,還沒容魏強下達命令,已脫掉了炮衣,跳進選擇好的發射陣地,單眼吊線地一瞄,右手狠勁地一扳扳機,啪!傳來一聲不大但很焦脆的音響。轟!一聲巨響,一片紅光,炮彈飛落在中央炮樓頂上爆炸了,震得人們身子忽悠一下。據點的槍聲,被這聲巨響震得完全停止了。

“侯鶴宜,跟你這只是一個開始。好話說了千千萬,一切都在你。日子長著哪,我們走著瞧!”魏強嘴對著話筒口俏皮地鬧了幾句,帶起隊伍,跟著楊子曾走開了。

武工隊在中閭文武齊下地鬧了多半宿,也真把據點里的敵人嚇壞了。侯扒皮雖說嘴幫子硬得賽塊鐵,心里也同樣害怕得不行,要不,他為什么天一明就到村里抓人去深挖據點周圍的封鎖溝?特別是胡啟明發射的那一炮,就像那一等的籃球隊員投籃似的那么準確,不偏不斜,不上不下,正好落在中間的炮樓頂上。這一來,不光炮樓頂子炸了個大窟窿,還把侯扒皮的三個貼身馬弁,炸傷了一對半。里邊有一個還是侯扒皮的小舅子,沒等抬到城里就吹了燈。警備隊員和黑狗們從聽了武工隊的講話,心里也都在盤算日后怎么辦。三天過后,有兩個黑狗請了長假;再過一天,又一個警備隊員開了小差。老特務松田聽說中閭據點挨了炮轟,趕忙帶上二百多人馬,由劉魁勝領路,坐上汽車跑了來巡查。

在敵人惶恐不安的同時,群眾可高興了!于是,許多夸贊武工隊的神話,也在群眾當中流傳開了。

老年人說:“想不到,這回八路軍的家伙這么硬!”

年輕人道:“不硬,怎敢指名點姓地跟侯扒皮碰?”

壯年人講:“聽說八路軍這回的家伙都是新式的。那晚上朝中閭大炮樓子放的那一炮,看見的人們說是電動炮,根本沒有炮筒子!”

廟臺上、街頭、茶館、酒鋪……凡是有人聚集的地方,所談的差不多都是這碼子事。的確,人們消沉抑郁多日的心,讓武工隊在中閭鎮的一宿活動,給振奮起來了。大家好像在連陰天里看到了空中跑乏云,知道晴天的日子有了個指盼。

為了適應敵占區的環境和工作的需要,武工隊經過短暫的集體活動,準備按之光、清苑兩地區,把兩個小隊分開來。

夜里,隊長楊子曾帶著二小隊去清苑以前,把魏強、二小隊長蔣天祥叫到一塊開了個會。

“……要知道咱分區的敵我斗爭,和整個冀中一樣,確已達到很殘酷的地步。”楊子曾說著掏出個黑色的日記本來。他緊掀了幾頁,眼睛瞧著本子說起來,“到現在,咱分區這八個縣[11],被敵人用封鎖溝、封鎖墻、公路……細切碎分地畫成了個破棋盤,共達五百多小塊塊。在這五百多小塊塊上,敵人又修建了據點和炮樓子四百五十多座。這且不說,現在敵人又實行了什么保甲制、連座法,村村安了眼、拉了線,建立了情報組織,有點風吹草動,敵人立刻就知道了……”他合上本子,掃了魏強、蔣天祥一眼。魏強、蔣天祥都聚精會神地側耳聆聽著。楊子曾燃著煙,吸了兩口,又接著說:“斗爭是殘酷的,困難也是嚴重的;不過,它嚇不倒共產黨人和人民的武裝,更嚇不倒堅決抗日的人民。我們今天所以回來,就是要想辦法、尋時機打擊敵人,開辟地區,爭取把局面盡快地扭轉過來。同志們都不畏艱難,不怕殘酷,這種精神很好。但是絕不允許存有絲毫麻痹情緒。要知道,我們有一丁點麻痹情緒,就會走進極危險的境地。從路西過到這邊,和敵人碰了兩碰,我發現,在人們思想里滋長了一個非常可怕的東西,那就是麻痹大意不在乎!……”

楊子曾乍提到“麻痹”“不在乎”,魏強和蔣天祥聽了都不由得愣了一下。他倆認為:每天,從太陽出到太陽沒,誰都是扎在屋子里,不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說話打喳喳,就是咳嗽都用手捂著嘴。到底哪一點麻痹了呢?……

楊子曾覺察到他倆的意思了,就一針見血地說:“我說的麻痹、不在乎,不是同志們高聲歌唱,背上步槍滿街逛;實際,同志們也知道環境不允許這樣。而是那些不關緊要、人們不在意的小事情,就在這些小事情上,往往要出大問題,吃大虧。比方,”楊子曾舉起左手,眼睛望著中、食指夾的自裹紙煙,“這顆煙,我們抽得剩下個煙蒂,不在意地扔在了當屋,這個被扔的煙蒂,會帶來好多麻煩。清鄉隊來了,專低著頭找這玩意兒。一旦發現,也證明八路軍駐過了,輕者,罰房東一筆錢;重者,就得把人捆走、掐監入獄。像鋼筆水嘀嗒在桌子上,甩在墻上;使用房東的廁所,大便后用紙揩屁股;在女茅房小便[12]朝墻根亂滋。這些都是清鄉隊尋找的目標,也是闖禍的根苗。昨天,二小隊的祝文華,三把兩把就把兩頁寫滿字的紙撕碎,像天女散花似的揚了個滿地。有這種痕跡留下,不用清鄉隊,叫孩子看見,也準說是八路軍駐過了,因為老百姓不干這個呀!”

楊子曾的話,給了魏強、蔣天祥很大的啟示。魏強一邊聽著一邊想:“隊長這人就是行!人們認為那是些瑣碎小事,經過他的眼睛觀察,腦子研究再拿出來就成了了不起的大問題。事實,隊長談的這些,也就是造成大問題的根苗。”楊子曾隊長的談話,讓魏強聯想到昨夜的行軍。

“昨天,是回到冀中的第七天,也是行軍較遠的一天。部隊停在村邊站住休息的時候,就稀里嘩啦都小便起來,四十多人,四十來泡小便,都擺在道邊上。今天,清鄉隊沒有來。要是真的來了,根據這些小便,就會發現有部隊過往或住下。”魏強想到這,覺得后脊梁骨直冒涼氣,暗暗地責備自己:“誰麻痹?自己就是麻痹的一個。敵人今天真的來了,發覺了,是誰當的情報員?是自己,是武工隊撒的小便。”從這一點,他認為楊子曾批評得全對,自己更應該受到嚴厲的批評。他羞愧地說:“不在乎的勁頭,不僅隊員們有,我也存在著。大便后,我就不習慣用磚頭、瓦塊揩;也有時候撕紙亂拋。”

“是啊!干部決定一切,就表現在這里。我們是領導干部,我們自己不習慣用磚頭,我們自己弄碎紙亂丟,當然,也就很難怪隊員們了。我在路西就說過,這不是咱家的炕頭上,這是敵后的敵后,這是老虎窩。我們上這兒來,是要殺大老虎,捉小老虎,搗毀老虎窩,要是稍微不留神,就會叫老虎捕住吞噬了。因此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別看事小不算啥,可能就毀了咱武工隊,要了咱的命……”楊子曾一句緊跟一句地說到這,狠狠地吸了一口煙說,“你們回去,跟隊員們談談,讓大家找找根源,想些注意的辦法。這些,同志們比咱們知道得多。像一小隊的趙慶田,別看不言不語的,事事都看得面,想得周到。他那個瘡好了沒有?”

“他說,還有一個沒掉痂!”魏強回答。

“怎么?他一個左胳膊長了幾個瘡?”

“這……聽說是兩個,又聽說是一個,還聽見賈正背后低聲念叨,像不是瘡,不過沒有公開說過。”

“嗯?不是瘡是什么?”楊子曾聽后特別注意,緊忙刨根地往下追。

“聽那個意思,像是掛的花。”

楊子曾回頭望一下背后的衛生員,衛生員正蜷著腿在呼呼大睡。“小魏,小魏。”他一邊拍打一邊喊。

“嗯?”小魏爬起來,想揉下眼睛,沒等把手舉上來,就撲哧沖人們笑了。原來,剛才他在假裝睡覺。

“你看,這個搗蛋鬼,你老實地說,趙慶田的左臂,是傷?還是瘡?”楊子曾嗔著臉,右手指點著衛生員小魏。

“你們都知道了,我就別說了。他再三再四地懇求我給他保密,我又覺得回冀中開展工作也需要人,就答應了。這點,我錯啦!”

“憑趙慶田一個人,神通多么廣大,也蒙混不到今天,就是因為有了這么一伙子幫手。”楊子曾用手一劃,連歪腦瓜聽事的通信員小鐵,也劃在里邊。

“可沒有我。在馬莊,我找他給跑了坡的房東上藥去,他正給趙慶田換藥。我一看,趙慶田的瘡,是上下兩個眼,就覺得奇怪。咱一個嘴問,人家勾串好了,倆嘴回答。咱不了解情況,沒有發言權,就得信。鬧半天,還是咱猜對了。”通信員小鐵得意揚揚地賣諞。

“事情過去就算啦!”楊子曾扭過頭來沖魏強說,“回去不要批評他。他負傷不告訴上級是不對,可是也有他不告訴的原因。他的心意是好的!現在談談離開的事:你們小隊留在這邊,不論碰到什么事,一定要依靠當地黨委,多和劉文彬同志商量。這些天的活動,目標是暴露了。回去和文彬研究一下,在我們朝清苑轉移的時候,你們可找幾個極可靠的堡壘戶,秘密地轉移,悄悄地隱遁它幾天再活動。記住,不論遇到什么情況,都不準輕舉妄動!”末后,楊子曾又把聯絡的時間、地點、會合的日期談了談。就和魏強握別了。

魏強送走隊長和二小隊,回來和劉文彬同志研究了一下,在午夜剛過的時分,由劉文彬同志率領著,不走村,不過店,一直奔西王莊蹅了來。在西王莊村南頭,劉文彬人熟地熟,不打窗戶不叫門,踩著劉太生的寬肩膀,上了一家高房。工夫不大,大門輕輕地開開,人們沒聲響地擁了進去。

魏強他們來到的這個西王莊,是之光邊緣地區數一數二的隱蔽根據地;他們所住的這一家,又是西王莊這個隱蔽根據地里鐵桶般的堡壘戶。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西王莊這個不到百戶人家的村子,雖然處在敵占區,卻并沒有一個混偽事的。不管鬼子、漢奸鬧得多么厲害,抗日工作從沒垮過臺;抗日民主政府的各種政策、法令,始終都在貫徹、執行著。所以有些工作人員就給它起了個綽號,叫:小延安。

的確,也稱得起是小延安。“五一”大掃蕩以前,這村男女老少高漲的抗日情緒就不用提,單說“五一”大掃蕩以后,由于鬼子兵從根據地里回來,在這村駐扎了兩天,就糟害個夠嗆。光用糧食喂洋馬,就糟蹋了上萬斤;豬羊吃個光,牛驢牽走了多一半,鬧得今年開春種地都成了問題。別看村里受這么大的損失,人們的抗日心氣還是非常的高漲,看來,比早先還堅決。雖然“保公所”“聯絡員”“防共自衛團”等偽組織都建立了,掛上了牌子,那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實際上,里邊都是抗日的村干部和抗日的群眾,只不過用這些遮擋下敵人的眼目罷了。

再說說魏強他們住的這個鐵桶般的堡壘戶。這個堡壘戶是老公母倆過日子。老漢叫趙河套,祖輩三代都靠扛長活、打短工、挑八股繩吃飯。家里窮,一年三百六十晌,有一半的日子吃糠咽菜。

因為窮,娘懷他十個月上,還到河堤坡上挖野菜,來不及回家,把他生在河套里,因此,他爹就用“河套”兩字當了他的名字。“趙河套”這三字一直叫了五十六年,也從沒有人再給他起個大號。

趙河套大伯十二歲的那一年,村村鬧霍亂,死的那人算海啦!后來,竟弄到有人死,沒人埋的地步!趙河套大伯的爹媽都是在那次鬧時疫里死去的。為了顧嘴,他只好跟他娘舅,在中閭鎮一個有頂子的財主家扛了小活。一直干了七年,到十九歲,長得是胸闊膀又寬,論勁,氣死一頭牛。東家喜歡他有股子傻力氣,就又雇他當長工。光棍漢,不抽煙,不喝酒,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工錢雖說不多,可是日積月累的也有了個小積蓄。扛了十八年長活,到了三十七上,娶了個媳婦。日后又積蓄十九年,才置了二畝地,買了眼下的幾間房。娶親的第二年,有了孩子,這才辭了活,一半打短工,一半在自己的土地上刨食吃。

趙大伯雖說嘻嘻哈哈愛說愛笑的,過日子那可是一百一,四季到頭天天起早戀晚地干。過莊稼日子,他知道難;他也知道求人更難。特別求到財主家,好話說上千千萬,也不一定求得動。即使答應了,還得領人家很重的情。因此,他最忌諱“求”字,哪怕累折了腰,他也愿意躲著“求”字走。但是,別人求到他,只要張開嘴,他就盡量照辦;自己辦不到,也給別人出主意,想辦法。他辦什么事都認真,只要他認為對,就得一條道走到黑,真有那個“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勁頭。但是,要真的辦錯了,他也敢認錯。他嘴頭上尖刻,說話損。遇上不愛見或不公正的事,他就不涼不酸地鬧上幾句,有時,弄得當事人又疼又癢癢地擱在心里難受著。

抗戰開始的那年冬天,由于村東——大坑那邊——東王莊韋長庚的大兒子韋青云招人起槍地組織人民抗日武裝,曾把西王莊的年輕人帶走了一股子。那時候,趙河套大伯對青年人打鬼子,為國家效勞的舉動就非常羨慕;不過,他跟前的寶生才十四歲,想送去,根本就不夠格,一直等到“五一”大掃蕩的前一年——一九四一年,寶生長到十八歲,河套大伯才送兒子參加了抗日部隊。

要知道,西王莊離保定只有二十里。當時,在這個地區,有人要當八路去抗日,叫鬼子知道了,算是闖下了滔天大禍,不鬧個滅九族,殺滿門,也得傾家蕩產。河套大伯對這根本就沒管它,也不管老伴愿意不愿意,和寶生商量商量,帶上個盤纏錢,爺倆起五更,蹚過東王莊村東的唐河,趕到蠡縣劉銘莊,就把自己看著長大的兒子——寶生交給了隊伍上。回來,雖然老伴埋怨了好幾天,他多會兒想起這碼事來,也感到自豪。

在他的帶動下,村里又有好些老人秘密地把自己的孩子送過唐河,參了軍。

魏強他們住在這么一個村子的這么一個家庭里,如果沒有極特殊的情況,真是再保險不過了。

雞唱過三遍,蜷縮在炕頭上沉睡的魏強,被窗戶上嘩的一個不大的響動驚醒了。接著,窗戶上又嘩嘩地響了兩下。這是在房上的哨兵用土灑打窗戶,發出天快明的信號。

魏強順手推了下懷摟歪把子睡在他身旁的常景春,小聲地說:“起!”忙爬起來,貓似的輕輕跳到地上。

“起!”這一聲雖然很低,卻比激勵的號音還起作用。人們刷地一下都醒了。因為鞋沒脫,裝沒卸,大家稍一活動,就懷抱槍,背靠墻地坐起來。屋里,除了有幾個時隱時現吸煙的小紅火,什么都看不見。在漆黑、寂靜、空氣混濁的小屋里,都精神集中地靜聽外面的音響,準備應付突然到來的情況。因為這正是敵人包圍村子的時候。

魏強輕輕地開開二門,走了出去,順著戳在房檐上的梯子無響動地爬上了房。

在房上,居高臨下地四外望去,黑乎乎地什么也分辨不清。稍停,才看清辛鳳鳴趴在煙囪后面。魏強弓背彎腰走了過去,問道:“有什么動靜?”

“剛才東南角上,好像是中閭鎮,狗咬了一大陣子!”辛鳳鳴低聲地回答。

“西邊,張保公路呢?”

“沒有動靜!”

“老辛,下去吧!”賈正和另一個隊員爬上來換哨。

魏強在下房前,囑咐賈正:“這會兒正是敵人包圍村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聽到一絲風吹草動,看到丁點異樣征候,都要疾速報告!”

窗紙,越來越發白;屋里,越來越明亮;人們的鼻子、眼窩漸漸地都看清了。多事的拂曉,已經勝利地度過。房上的警戒撤下來,放到了二門的后面。

大門咣當一響,趙河套大伯肩背著糞筐走了出去;大娘緊忙抱柴火,點火,做早飯。飯熟,她不等外出的河套大伯回來,自己囫圇半片地吃完,搬起紡車,拿著棉絮朝大門外走去。不大會兒,河套大伯從門外走進來,搓搓手,就自己下手盛飯吃。魏強他們知道,房東家老公母倆,正在街上換著班給他們放哨,大家心里都有說不上來的感激。

“你們喝碗紅薯白菜粥暖和暖和吧!”河套大伯端了一大碗冒出尖來的紅薯白菜粥走了進來。

“不,”魏強拍拍盛小米面饃饃的灰色布袋,笑吟吟地說,“俺們帶著干糧啦!大伯,你一清早就出去給俺們看情況去啦!”

“是啊!這是我理應合分的事。其實,我干的這點抗日活,要和你們這些有功之臣比起來,那可差得遠!真要論功行賞,恐怕我連這稀白粥也喝不上!”河套大伯逗樂地說完,情不自禁地呵呵呵地笑起來,同時,也把人們逗笑了。

“你難道還不是有功之臣?你的功勞,抗日政府早都記在功勞簿上了。說真的,有些地方俺們還不如你給國家的貢獻大呢!就說繳公糧吧,你多會兒不是曬干揚凈,送頭份;還有,你送兒子……”對河套大伯深深了解的劉文彬,又連聲不絕地夸獎開。

河套大伯被夸獎得挺不好意思,伸揚著起滿繭子的大手搖晃:“算啦,老劉,就這么點玩意兒,有什么抖落頭,說真的,我做的那點芝麻粒的工作,根本不值一提!”

來這以前,劉文彬把西王莊和河套大伯家的情況,都做了介紹,所以在魏強的腦子里,對河套大伯有了個粗淺的良好印象。眼下,再見河套大伯爽朗、倔強、樸實、奔放的性格,饒有風趣的樣子,他從心眼里更加喜愛,更加尊重了。于是他親熱地招呼河套大伯坐下,兩個人面對面,隨隨便便地閑聊起來。

這一聊可真聊得遠:從中國到蘇聯,從山地到平川,從三國到前清,從種地到修鐵路,從冀中的呂司令到黨中央和毛主席,從現在打鬼子到將來建設社會主義……真是海闊天空,簡直沒有談不到的。別看河套大伯沒進過學房門,古書、舊戲可知道得不少,凈是一套一套的。人們越說越起勁,比開個小型娛樂會還帶勁。

人們正蠻有趣味地海聊著,從街上忽然傳來一陣凄慘、悲切的哀怨:“老天爺,你就讓這壞人老活著?孩兒們哪,都上哪去啦?盼,盼……”隨后,嗚嗚地干號起來。

人們一時被這哀傷、悲憐的聲音弄怔了。

“這是誰?怎么回事?”魏強詫異地問。

“東王莊的韋長庚!”劉文彬告訴魏強。

河套大伯搖搖頭,嘬嘬牙,臉色立時變得非常陰沉。

“他是什么人?”魏強朝前挪挪,繼續刨根地問。

“他是抗屬,也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勞碌了一生,種了一輩子地,末了,叫鐵桿漢奸劉魁勝和老松田弄了個家破人亡,他也瘋了!”

劉魁勝、松田這兩個名字,在魏強他們的耳朵里并不陌生。特別是劉太生聽到,真是氣得咬牙切齒。李東山在這里聽到松田、劉魁勝,忽地想起山里練兵時,李科長說的那殺一百六七十號人的事。他口問心:“難道說的那什么王莊,就是這東王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魏強也想把這個抗屬被松田、劉魁勝搞瘋的事,弄個一清二楚,于是又追問了一句:“他到底是怎么瘋的?”

“怎么瘋的?”河套大伯瞅了劉文彬一眼,劉文彬眉頭緊蹙地在沉思。他長出了一口氣:“這事,劉區委最摸底!”

劉文彬忙接過來:“大伯,要說知道韋長庚的家底兒,你是再清楚不過了,還是你給魏小隊長他們念叨念叨吧!”

大伯開頭沒言語,經人們又一攛掇,他又長出了一大口氣,才把韋長庚家里人的被害,韋長庚的瘋,原原本本地講述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阴县| 商都县| 桐城市| 屏南县| 额济纳旗| 梁河县| 米易县| 余姚市| 大埔区| 博兴县| 疏附县| 兰溪市| 剑河县| 衡水市| 老河口市| 江华| 邵武市| 峨眉山市| 南涧| 蛟河市| 佛山市| 福安市| 阳春市| 轮台县| 宣城市| 上犹县| 儋州市| 西充县| 凯里市| 阿坝县| 尼木县| 绥江县| 什邡市| 翁源县| 泌阳县| 万载县| 施秉县| 惠东县| 玉林市| 绥化市|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