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財務要利潤:管理者的財務必修課
- 王美江
- 781字
- 2021-06-15 18:24:50
1.1.6 信用管理不夠專業
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管理者未能認識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信用管理意識淡薄,信用管理水平不夠專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管理者,即便有了信用管理理念,但卻沒有設置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而是將其交給財務部門負責,造成信用管理效果不理想,企業的信用風險無法有效防控。上述情形,直接制約了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的作用發揮。
另外,企業內普遍缺乏信用風險制約機制。有些企業管理者過分注重銷售業績,但缺少基本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和足夠的資信調查,對客戶缺乏信用預測、分析和評估,企業盲目授信給客戶,導致缺乏信用的客戶未能及時受到懲處,而遵守信用的客戶又未能得到激勵。
企業管理者信用管理能力不足,原因也在于缺乏信用管理人才。信用管理是一項具備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的工作,只有具備一定素質、專業知識技能與經驗的人才方能勝任。
上述問題體現在企業管理的具體過程中,有如下兩方面問題。
1.缺乏對客戶信息管理的重視,管理技術落后
部分企業管理者對客戶的信息管理不夠重視,認為沒必要進行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以至于不了解客戶信息就匆匆做出銷售決策。有些管理者僅把注意力集中于部分小客戶,忽視對大客戶的信息分析,認為大客戶實力雄厚,不會無力償還,導致在大客戶產品結構調整等資金鏈突然發生斷裂時,不能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另外,與老客戶合作時,管理者認為已掌握其足夠信息,而對老客戶的變化放松警惕,導致發生信用風險。
2.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
企業管理者信息管理意識和能力的不足,使企業內部機構中沒有高層面的專門的信息管理部門。客戶的信息資料集中在專業職能部門,各部門僅能掌握與自己業務相關的信息,相互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信息傳遞渠道不通暢,導致企業信用管理者對客戶有關信用信息掌握不全面,無法對客戶信息進行全面分析,無法及時調整相應的信用政策,影響企業款項的收回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