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稍微記錄一下我爺爺奶奶的過去,也是為了讓我能有所懷念。
我的爺爺奶奶是包辦婚姻,他們那個年代,在那個小村莊里頭,沒有選擇心儀的結婚對象的自由。
一頂轎子,將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從一座山抬到另一座山。從此開始她忙碌奔波的一生。
這個女孩便是我的奶奶。
十幾歲的我常聽到奶奶說的一句話“你這么大的時候,我已經嫁人了”。
有時候聽厭了,我就會不耐煩地打斷她,“這都什么年代了,跟你那時候能一樣嗎?”
奶奶沉默了,然后點點頭說:“是啊,時代不一樣了。”
她永遠這么溫柔,即便是在我說出傷人的話語的時候。
某天我看到一句話:溫柔的人一定經歷過一些困難與悲傷。
我想到了奶奶,我不禁好奇她的過去。
于是我拉著奶奶閑談,聊起她記憶中的過去。
嫁給我爺爺之后,她過得不算好,因為爺爺并非大戶人家,只是一個普通農民,家里也沒有多少積蓄,過得比較拮據;但也不算壞,因為那個年代的農村都很貧困,女人的婚后生活大多如此,洗衣做飯帶孩子,有時候幫男人種種地。
那時候交通也不方便。村里可能除了自家種的菜就什么都沒有了,米,衣服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到鎮上購買。而村到鎮的距離,坐私家車至少也需要用半個小時。但那個時候家里沒有私家車,只能徒步去購買。
不知道從何時起,鎮里雇了人,每天讓鎮上的商販將自己店里新鮮的菜、米等裝在一輛三輪車上,然后運到各個村去賣。
這樣,奶奶就不用走那么遠去買東西了。
奶奶實在是會過日子,掐指一算便知道家里缺了什么,然后就立刻補上;她把家的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來補貼家用,比如采茶葉。
每天忙忙碌碌,日子就在奶奶的精打細算下一天天地過去。
爺爺如大多數農民一樣,有著黝黑的皮膚,健壯的身軀以及老實的性格。
他愛吸煙,脾氣暴躁。聽父親說,他小時候最怕惹爺爺生氣,生氣的他很嚇人。
爺爺的學歷可能停留在小學一二年級,因為家里實在供不起他讀書,所以被迫放棄了學業。
我想爺爺是不愿意放棄學業的,他應當是對讀書充滿熱情的。在我小學的時候,每次學校發新書,他總會拿來翻一翻,念一念,并且認真地告訴我,要好好保護書本。
我其實不太明白他為什么每次拿到書都表現得非常......虔誠,對,是虔誠的。但我也照他說的做了,很聽話地保護著我的書。
一學期過后,就有同學問我“你的書怎么還是很新的樣子?”莫名地,我很有成就感。
奶奶爺爺總共生了六個孩子,三個女孩兒,三個男孩兒。
但有兩個女孩兒早早去了,生的一個裂唇男孩兒因家里經濟無法支撐送給其他人家養育。家里就剩下三個孩子。
聽奶奶描述,剩下的三個孩子中,我的父親和爺爺的性子最像,從小就脾氣差,而伯伯和小姑姑就跟她一般隨和。
三個孩子都很上進且有志向,其中屬小姑姑最有出息。十七歲便獨自出去闖蕩,如今已是人上人。
父親說,他們當年讀書條件非常艱苦。
村里只建有一所小學(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孩子們的小學都在這里上。
小學讀完后就要到鎮上讀初中,但是沒有交通工具,孩子們便在天將將泛起魚肚白的時候,帶上書和糧食早早地出發了。家遠的孩子一般連著五天住在學校里。
學校里的飯菜要錢,一碗湯就要幾角了,父親一周能拿到一塊左右的伙食費,他還會特地扛一袋米去。
父親告訴我,他的衣服滿是補丁,在周遭穿得光鮮亮麗的同學的比較下,讓他一度感到自卑。因此,當我和他吐槽學校生活或是表示自己不想讀書的時候,他總是批評我。
“身在福中不知福。”
孩子們能有出息,對爺爺奶奶來說就是最大的慰藉。
三個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愿意待在這個小小的村莊里,離家各自謀生去了。
時間過得好快,曾經身份還只是父母的兩人,很快成了爺爺奶奶。
他們有了孫子孫女,生活再次熱鬧了起來。
奶奶告訴我,堂哥堂姐讀書的時候家里條件還是一般。那時候一周只給他們每人五塊錢的生活費,而堂姐每周居然會省下一塊左右。
女孩兒大都較為早熟,知道家里掙錢的不易,有意識地省著省著,就省下了許多錢。要是稍微多花一點,堂姐還會覺得很是愧疚。
那男孩兒呢?
某個周五傍晚,該是到家的時候了,一家人卻遲遲不見堂哥的身影,有些焦急。
爺爺:“我去找。”說著就起身向外走去。
伯伯:“爸,你坐著吧,我去找。”
就在兩人相互勸說的時候,堂哥終于回來了。只見他耷拉著肩膀,低著頭,看不清表情。
奶奶走近他,輕聲問:“怎么這么晚回來,我們都很擔心你。”
誰知這話一出,堂哥就抬起手背抹起淚,抽泣著說:“我......我的米被搶了......”
所有人皆一震。
奶奶拍了拍他的肩膀:“先吃飯吧。”其他什么也沒說。
堂哥的性格在小的時候因生了一場大病而改變,從原本的開朗活潑變得內向笨拙。也因這性格,學校里很多同學就逮著他欺負。
這樣的情形還發生在很多很多孩子身上,有的孩子會選擇反抗,有的就像堂哥這樣選擇忍受。
在了解事情始末后,家里人都告訴堂哥,要學會拒絕,學會反抗。
堂哥不笨,他當然知道怎么做。
不過我清楚,堂哥依然會保持沉默。
也許對堂哥來說,學校并不是一個令人開心的地方。能讓他真正高興的應該是那些聽話的、善解人意的小動物。
堂哥用存下的錢買了一只小狗,那是一只聽話的哈巴狗。
哈巴狗到家的第一天,奶奶不是很能接受,她讓堂哥自己照顧小狗,并且表示自己堅決不會幫他照顧的。
結果堂哥在跟小狗相處了幾天后就撒手不管了。奶奶非常無奈,又無法狠心將小狗扔出門,只好親自照顧。
漸漸的,奶奶也習慣了哈巴狗的存在。
哈巴狗很聽話,大家吃飯的時候,它會乖乖的趴在一邊或者站在桌子旁邊等著奶奶的投喂。洗澡的時候也很聽話,不會到處亂竄。而且通常是奶奶走到哪,小哈巴狗就跟到哪。
奶奶說哈巴狗聰明得很。有次跟著外曾祖父出門去種地,太陽火辣辣的,哈巴狗就跑開了,躲在一旁乘涼。外曾祖父種完地,擦擦汗,就扛著鋤頭回家,完全把狗狗拋在腦后。到家后,他一拍額頭,叫聲“不好”,狗給丟了。
奶奶有些擔心,之前從沒發生過這個情況。
大約過了十幾分鐘,哈巴狗出現在了家門口。它朝奶奶奔去,用頭輕輕蹭著奶奶。奶奶驚喜極了,摸著它的頭,直夸它聰明。以后逢人就說“我家的哈巴狗可厲害了......”語氣里滿是驕傲。
哈巴狗給家里帶來了很多快樂,但命運給它安排的結局很殘忍。
一家人要出門,奶奶擔心沒有人照顧哈巴狗,就把狗寄養在弟弟家里,然后放心離開了。
但是過幾天奶奶回來,去取狗,傻眼了。舅爺一家竟把狗煮了。舅爺給的解釋是“沒吃過狗肉,想嘗嘗”。
奶奶瞪眼,氣得說不出話來。回家的路上,奶奶一直在罵罵咧咧,斥責著舅爺。罵完她就沉默下來,她感覺到自己的心泛起密密麻麻的疼,抬手摸了一把淚流滿面的臉。
此后幾十年家里再沒養過小狗,家里又恢復了往日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