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有一天,李書記從總廠團委回來,對袁天真說道,“團市委正在抽調志愿者,你愿不愿意去?”
原來,NJ市正在舉辦城市運動會,團市委學習外地經驗,首次組織志愿者服務,從全市各個團組織抽調人員參加志愿者服務組織工作。
“愿意啊。”袁天真想著,這也是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
于是,李書記積極向總廠團委爭取,把袁天真的名單報了上去。
不到一個星期,李書記就通知他,團市委已經同意上報的名單,讓袁天真下周一去報到。
周一早上,袁天真來到位于新街口的團市委的辦公樓,這里解放前是一家銀行的總部,辦公樓一共有三層,一樓和二樓是團市委的辦公室,三樓是市工會的辦公室。
接待他的是一位同樣年輕的小伙子,他帶著眼睛,身體很結實。
通過簡單的交流,袁天真得知,這個小伙子叫張杰,是少工部的部長,負責接待到團市委幫忙的團干部。
張杰告訴他,這次抽調的一共有八個人,都是NJ市大企業的團委骨干。
袁天真來到這里,就投入了緊張的籌備工作之中,好在這里工作的都是年輕人,彼此很快融入在一起。
志愿者,也被稱為“義工”,指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自愿為國家、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的人。
1993年,在共青團的號召下,2萬余名青年亮出“青年志愿者”旗幟,在京廣線開展為旅客送溫暖志愿服務,標志著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正式啟動。
南京也是第一次搞青年志愿者活動,前期準備工作都是從零開始。
在第一次全體人員會上,團市委王書記就告訴大家,“這里不需要什么豪言的壯語,華麗的辭藻,空洞的口號;只需要一顆平凡樸實的心,踏實肯干的態度,樂于奉獻的精神和不畏艱苦的意志。”
除了分發服裝以外,袁天真主要協助整理志愿者活動的臺賬資料,制定規章制度和活動方案。
幾天功夫,袁天真已經提前完成了手頭的準備工作。在工作中,王書記也慢慢地發現了這位小伙子很有熱情,很能干。
于是,在城市運動會開始以后,袁天真就被單獨派往火車站,代表團市委協調基層志愿者,為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提供接站服務。
接到任務后,袁天真準時趕到火車站,并且與市旅游學校的帶隊李老師接上頭。
袁天真發現,這批學生低著頭,彎著腰,大伙不是站著發呆,就是兩三個聚在一起聊天,積極性普遍不高。
他想,這次志愿者為旅游管理專業四年級學生。在知識儲備上,他們已具備一定的導游基礎知識和理論學習能力,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系統的標準化學習。在學習能力上,他們由于缺乏實際帶團經驗,不知如何將知識轉化為實踐。在興趣習慣上,他們思維活躍,熱衷于新鮮事物,偏好用網絡進行溝通交流,因此,這次志愿者接站工作一定能引起學生共鳴,促進學校教學效果。
他搜索了“九矩”,很快有了主意。他和李老師商量,采取三項措施:一是對同學們的全天表現發放團市委蓋章的證明,作為畢業分配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考依據。二是每位同學寫一篇志愿活動小結,裝入個人學籍檔案。三是把20名志愿者分為兩組,一組站在候車大廳出站口等候運動員,另一組在休息間休息,半小時輪換一次。
中午休息的時候,袁天真和李老師把上午的工作商量了一下,調整了下午的工作措施,同學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了。
一天下來,他們順利完成了接站人物,所有志愿者也得到了及時的休息。
第二天,運動會的比賽正式開始了,負責協調擊劍場館服務的辦公室吳主任,因為要給各個點送午飯走不開,王書記安排袁天真去擊劍場館負責志愿者聯絡工作。
袁天真早早地來到位于城東的擊劍館。他和這里場館的負責人聯系好,迅速帶領志愿者把場館的地面清理了一遍,并且安排好在門口引導的志愿者。
比賽開始后,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
一個選手的劍戳進了對手的頭盔之中,對方一下子就仰面跌倒了。
“隊醫,隊醫!”場上喧鬧起來,很快隊醫趕到場上,為傷者檢查。
袁天真看到這樣的情形,首先想到的是提醒門口的志愿者把通道保持暢通,為搶救傷員提供服務。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隊醫看上去還是束手無策。隊長似乎在發火。
袁天真走上去了解情況,才知道隊醫有事,上來急救的是隊醫的助手,完全沒有辦法進行緊急處置。
傷者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休克了,沒有呼吸,心跳還在。”,“120來了嗎?”圍在傷者身邊的幾個人議論著。
“120說暫時沒有車。”
“見鬼,這個要是耽誤了,可要死人的呀!”
看臺上一片人聲鼎沸。
“讓我來試試,行不行?”
眾人抬頭望向說話的年輕人,看到是一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投過來疑惑的目光。
“我學過人工呼吸,這種緊急治療正好用上。”袁天真補充說道。
隊長和隊醫交換了一下眼神,“好吧,只能這樣了。”
幾個人讓開了地方。
只見袁天真輕輕地把傷者放平,腿下墊上海綿墊子,給他做起了人工呼吸。
“動了,動了。”有人低聲地說。
幾十下以后,傷者胸部有了起伏,鼻孔前有了氣息,大家都高興地松了一口氣。
“太好了,太好了!”隊長拍著袁天真的肩膀,笑著說道。
“小兵,小兵,還能聽到我說話?”隊長輕聲呼喚傷員。
“嗯,聽到。”傷員閉上眼睛停頓了一下,“還是頭昏。”
“沒事,我們送你去醫院。”眾人慢慢地把傷員抬上擔架,運到后臺休息去了。
“太感謝了!太感謝了!”隊長臨走前再次握著袁天真的手使勁地搖晃著。
“沒事,沒事。”袁天真也被這種情緒感染著,有點激動起來。
他之所以有這個勇氣和膽量,有在報社期間參加急救培訓的基礎,也有“九矩”提供的全套急救步驟。
第四天,袁天真在團市委辦公室留守。
正當他去給各個辦公室打開水時,王書記喊住了他,“小袁,麻煩你一下,抽空去幫我交個水費。”
“好的,王書記。”袁天真接過繳費單。
“這是一百塊,你拿著。”王書記說完,把錢遞了過來。
“不用啊,王書記,交完再說吧。”
“拿著拿著,不能讓你掏錢啊。”王書記說完,直接把錢塞在袁天真手中。
到了城南供電局,客服查詢過后告訴他,費用搞錯了,需要再增加50元。袁天真二話沒說,就把費用交了。
成功源于堅持,青春的日子總是在摸爬滾打的時候悄無聲息地逝去,當我們總以為日子還會很長,離別卻已來到眼前。
二十天的志愿者活動轉眼之間就結束了。沈陽擊劍隊特意送了一面錦旗到團市委。總結表彰大會上,王書記特意點名表揚了他。
會后,王書記找到他,笑著說“小袁,謝謝你上次幫著交電費,后來多交的錢怎么不告訴我呢?”
“領導的時間寶貴,再說這也不算什么事情。”袁天真回答。
“拿著,以后不能這樣。”王書記微笑著把50元錢遞給他。
王書記老婆拿到電費對賬單,才知道這個情況,少不了夸這個小伙子不錯。
隨后,王書記問他,“小袁,我們這里人手少,正缺少你這樣的同志,你是否愿意繼續再這里工作一段時間呢?”
“王書記,我是愿意的,不過要征求一下單位的意見。”
“那好,我來和總廠團委聯系一下。”
總廠團委接到王書記電話,征求陸書記意見,車間陸書記表示,你們如果把他調過去,我就放。
無奈,王書記依依不舍地與袁天真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