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起起落落
- 秦俑漸已醒
- 步上靈山
- 3237字
- 2021-08-06 16:39:00
回到車間,袁天真向陸書記做了匯報。
陸書記微笑著說,“嗯,這次收獲很大,回來以后,把我們車間宣傳工作搞好。”
袁天真又回到了機動工的崗位,他裝作很平靜的樣子,埋頭干活。
車間里的好人好事,不時地發表在廠報上,卻沒有在車間引起什么轟動。
大家仍然和往常一樣,在流水線上忙忙碌碌,像一只只忙碌的工蜂。
時間慢慢地向前流淌,對袁天真來說,這次培訓開闊了他的眼界,提升了他的水平。
他經常會想起廟祝的話——“只要想就能實現。”
一個新的目標在他心底扎了根——“我一定要走出車間,到更廣闊的天地去。”
有了這個目標,他自然地就想到把氣功重新拿出來練習,把身體的基礎打牢,最好能練出一些神通。
回到車間,袁天真把車間的新聞稿件做得風生水起,他和宣傳科的潘科長也慢慢熟悉了起來。
每次報送稿件,潘科長總是鼓勵他,“好好干,小伙子。”
這一天,潘科長讓他送一份稿件到報社去,他騎上自行車,要不了十分鐘就來到了報社樓下。
一進門,和幾位編輯老師打過招呼以后,看見有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坐在一張辦公桌前,正在寫稿。看那個架勢,不像是臨時借用辦公桌的樣子。
他和王文厚年齡就相差幾歲,私下處的像兄弟一樣。他悄悄地向王文厚打聽道,“前面那位老師是哪一位啊?”
“是基層新調進來的,叫陳小剛。”
“能調進來不容易吧。”
“聽說是一個大關系打了招呼。”
“小袁,我告訴你一個事情啊,你知道股票嗎?”王文厚不再談他,故作神秘的說。
“知道一點。”袁天真看報紙,了解中國建立股市的信息。
“你如果拿出點錢,買上一些原始股,以后肯定賺錢。”
“是嗎,那我考慮一下。”報社進人的事情對袁天真有點刺激,他有些心不在焉,隨口接下。
兩人匆匆告別后,袁天真騎行在長長的水泥路上想著心事,秋天的梧桐樹,看上去有些焦躁失落,他不知道自己該向哪里走。
回家以后,袁天真買了基本股票的書,又到證券市場轉了轉,考慮了一下王文厚的建議,決定買點股票嘗試一下。
原來,股票交易是一個賺錢的機會,不過有些風險。他心想,弄一點試試看,虧了就算打水漂了,在車間這樣生活一輩子,很難有出頭之日。
于是,他請王文厚幫忙,花了一千塊先買了一千股青島啤酒的原始股票。選擇青島啤酒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啤酒他喝過,而且這個酒很多年都很穩定,沒有大起大落過。
一個上午,袁天真埋頭在工位上干活,心里在琢磨股票的事情,就看見潘科長走過來,連忙上前打了招呼。
潘科長把他叫到一邊,“小袁,我想把你調到宣傳科來,楊廠長說要精簡機關人員,一直沒松口。”
袁天真有點意外,說道,“謝謝潘科長。”
“現在說好了,先借用,過幾個月辦調動手續。這不,我找陸書記來借人。”
“這么快啊。”
“你先別聲張,我這邊辦好了通知你。”
“好的好的。”袁天真一下子感覺到了希望。
經過與車間的協商,陸書記同意把袁天真借調到宣傳科工作。
第一天去宣傳科,袁天真心情格外的好。走進分廠三樓的宣傳科辦公室,朝南的房間陽光明媚,房間不大,順著東面擺放著三張辦公桌,他自然坐在最前面第一張辦公桌那里。
脫離車間有了可能,他的精神一下子好轉許多。上班不用換工作服,不用拿風扳機,不用滿身油污趕工位。
按照潘科長的要求,他先把科里的業務熟悉起來,負責寫新聞稿件,編寫簡報。
第三天的上午,袁天真剛剛忙完手頭的任務,給后面的女科員石英倒好了水,兩人聊起了科里的工作。這時,門外走進來一個壯實的男人,四十多歲的樣子,一進來就問道,“潘文斌呢?”
石英連忙站起來答道,“他到車間去了。”
這個男子盯著袁天真看了兩眼,轉身走了。
袁天真問石英,“大姐,這人是誰啊?”
“他就是楊廠長。”
袁天真早就聽說過楊廠長的大名,據說他父親是部里的干部,他自己屬于改革派。當上廠長以后,大刀闊斧地進行了部門改革,順生逆死,廠里的人都喊他“楊老虎”。
下午,潘科長回到科里,找到袁天真,悄悄地對他說,“實在不好意思,小袁。楊廠長說讓你回車間。”
“啊,好的。”袁天真再次感到意外,沒想到“楊老虎”發威起來了。
“是不是和石英說話,讓楊老虎誤以為在閑聊?”袁天真知道,現在想什么都是多余了,人倒了霉呀,喝涼水都中毒。
“對不起,潘科長,是我給你添麻煩了。”很快,袁天真恢復了平靜,這次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楊老虎對潘科長挑的人不滿意,自己連累到潘科長。
“你別放棄,以后我再找機會。”潘科長安慰他道。
“沒關系,謝謝潘科長!”袁天真這次倒是沒有太大的失落,就算是在楊老虎手下留下來,如果提心吊膽的工作,也不會好過到哪里。
腹有詩書氣自華,袁天真滿腦袋的知識,相信自己一定有用武之地。
再次回到車間,袁天真回憶大腦里面的信息,很快就冒出來一個念頭——讀書充電。他對為自己這么多主意感到吃驚,以前怎么就沒發現自己有這么多點子呢?
有了知識,思考問題都快了。
這段時間,袁天真集中精力復習自考的功課。他原來看書的習慣都是死記硬背,臨時抱佛腳。
現在大腦里面剛剛有了“怎么學呢?”,一個念頭閃過,“用全息法呀。”
“什么全息法?”
“就是把一本書的知識點總結為一首詩,然后把每頁書用眼睛拍攝成圖片放進腦袋里……”念頭介紹說。
“能行嗎?”
“試試看啊,反正也不花錢。”
袁天真將信將疑,試著用“全息法”學習,很快通過了最后四門課程考試,拿到了自考大專文憑。
他有空就去書店看書,把夢中的老知識和社會上的各種新知識接上頭。很快,圍繞自己文字工作需求,按照政治、經濟、社會三條脈絡,涵蓋古代、現代和國外相關內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識網絡,在此基礎上,又制作了二十八套常用的寫作模板。
他把這套獨創的知識體系叫做“袁氏九字矩陣”,簡稱“九矩”。
就這樣沉寂了幾個月,廠里換了新廠長,楊老虎調到總廠下屬的中意合資得意制造廠去了。
這樣,大家都感到松了一口氣,原來廠里大刀闊斧的一些動作,頓時就停了下來。
不久,團委的李書記找到了他,年輕的團高官看中袁天真的文筆,希望借用他支撐起團委文字方面的工作。
不過,李書記提前和袁天真打招呼,“團委現在沒有編制,只能把你借過來用著。”
“沒事。”袁天真爽快地答應了,他想多到一些部門鍛煉,多接觸一些人,自己遲早要闖出一方天地。
只要你不放棄自己,老天就不會放棄你。
只要你還愿意找機會,機會往往就在轉角,前提是你別挑三揀四嫌這嫌那。
于是,李書記親自拜訪車間陸書記,把袁天真借到團委幫忙。
自從有了“九矩”,在別人看起來,非常難寫的文字材料,對袁天真來說,就變得非常簡單。
他一個人承擔了車間的宣傳材料、團委的文字材料,還沒忘記給宣傳科和報社投稿,忙得很充實,甚至游刃有余。他屈指一算,到工廠的三年時間,寫了有一百萬字的各種材料,自己感覺挺有成就感的。
八月份,廠里放了高溫假。
放假前,李書記找到袁天真等幾個委員商量。他告訴大家,現在廠里要利用高溫假期間,維修流水線,團委主動申請利用十天時間,組織“青年志愿突擊隊”,把這個工作承擔下來。
二話沒說,袁天真帶頭報名參加。高溫假一開始,袁天真八點鐘準時來到空空蕩蕩的車間,一天十二個小時掄起大榔頭砸鐵,完全是重體力勞動,晚上八點,在滿天星光的夜幕下走出車間。一天下來,他大腦一片空白,根本走不動路。
干了兩天,就有兩個人說是發繞,請假不來了。袁天真知道,也不說破,這本來就是義務勞動,大家自愿的事情,也不好勉強別人。
于是,十天里面,他就借住在好基友許小澄的集體宿舍里面。晚上九點開始,他就盤腿打坐,體力慢慢得到恢復,第二天又是精神抖擻的小伙子。
連續十天,袁天真就和其他十一名團員冒著高溫,在露天砸鐵,下鏈條,然后砸鐵,安裝鏈條。任務結束了,袁天真一邊想著日本人小西,一邊回味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也許,這樣全力以赴才符合日本人的工作標準吧。”
高溫假結束后,李書記讓袁天真在團委看家,自己陪同負責生產的沈廠長去了井岡山考察一周,回來替沈廠長買了一床高級麻將席。
袁天真對照“九矩”的內容,發現自己在獨當一面方面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填空”。于是,趁著這一周獨立工作時間,把督促檢查團支部組織生活、團員發展、團員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逐一向前推進,每晚還對白天的工作進行復盤,一時間,對團委的工作有了全面了解和具體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