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心理建設53例
- 李美曄 劉燕華 李澍曄
- 1211字
- 2021-06-03 10:57:57
十四、青澀的懵懂
案例
家教帶來的變化
為了讓一鳴考上心儀的中學,媽媽專門為他請來了家庭教師——一位剛剛升入大二的女生,不僅人長得漂亮,還非常有耐心。對一鳴提出的各種問題都答而不厭,有時還給一鳴講很多大學們的生活趣事。在漂亮的家教面前一鳴出奇地聽話,有時還顯得不好意思。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一鳴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進步,同時進步的還有他的個人衛生,從來不注重外表的他,變得愛干凈了。
家教離開的變化
當一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中學,家教便完成了輔導任務,和一鳴一家人告別了。自從家教離開后,媽媽覺得一鳴的脾氣變得有些煩躁,有時坐立不安的,也不再關注個人衛生,學習成績明顯下滑,經常患得患失。
自由聯想呈現難言之語
爸爸帶一鳴找到心理老師,心理老師引導一鳴做了深呼吸,放松身體后開始了自由聯想:一鳴把自己的情緒想象成一個大自己幾歲的女孩,一個若即若離、漂亮溫柔的女孩,看不清、摸不到,只有婀娜的背影背對著自己。
升入中學以后,一鳴有些不太適應新的環境,同學之間不怎么熟悉,當孤獨寂寞襲來時,他開始懷念有家教姐姐陪伴的日子。也許是青春懵懂的羞澀,也許是豆蔻年華的荷爾蒙使然,一鳴開始對家教姐姐朝思暮想,越想越睡不著,嚴重失眠;越想越急躁,脾氣變得越來越不受自己控制。很長時間一鳴都在想與不想之間掙扎著、糾結著。
解決方法
心理導航
心理老師告訴家長,一鳴正值青春期,面對漂亮、溫柔、有耐心的家教老師,內心產生了傾慕之意,情愫暗生,又無法對人言說,從而產生了焦躁、情緒不穩定等表現。需要家長正確引導,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明確愛與喜歡的區別。
學校引導
老師結合語文課本中關于愛情內容的一篇文章,給同學們詳細地講述了愛情的條件、愛情的發展、愛情的觀念、愛情的經營,古今中外對愛情的贊美,青春期該如何處理戀愛問題等,讓同學們深刻理解了愛情的真諦。
家庭輔助
媽媽爸爸調整家庭生活規律。根據一鳴的學習進度適時安排爬山、旅游、健身鍛煉等有氧運動,充分釋放一鳴體內的荷爾蒙,讓一鳴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感受著來自父母的關愛。
轉化與升華
一鳴喜歡航模,爸爸就經常帶他去參觀、學習有關航模的展覽,參加各種級別的航模比賽。媽媽利用出差的機會給一鳴帶來最新的中外航模材料。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一鳴在航模比賽中獲得了大獎,為學校、為全市爭了光。
一鳴和同學們積極備戰“環保辯論會”,會上踴躍發言、機智辯論,得到同學與老師的肯定,讓他找到了自信,充實的生活讓一鳴漸漸淡忘了家教姐姐,不再失眠,亂發脾氣,恢復了往日的生活。
心理專家提示
青春期的學生心理變化比較復雜,對于愛情比較朦朧,特別是獨生子女,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無法與人真正地交流,缺少溫暖,比較孤單,沒有什么寄托,孤獨感強烈,在特定的環境下,容易被異性吸引。老師、家長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在生活、學習,興趣培養上多留心,注意孩子的表現。特別是家長給孩子請家庭教師時,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正確地引導孩子度過“危險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