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2019年中國信托業回顧與展望

第一節 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2020年展望

一、貿易爭端使全球經濟復蘇雪上加霜

(一)全球經濟增長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于2019年4月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修正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6%,較2017年下調0.2個百分點,并預測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進一步下滑,降至3.3%。10月,IMF大幅下調了對亞洲地區、拉美—加勒比地區、中東及北非等部分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預期,進一步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調降至3.0%,同時預期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回升至3.4%。

具體而言,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逐步趨穩,IMF預計2019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速較2018年略有下降,但2020年將逐步穩定,維持在1.7%左右;另外,受發達國家貿易保護的負外部性影響,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在2019年出現下滑,但不同區域經濟增長表現各異,亞洲地區經濟增速小幅回落,而中東、北非、拉美等地區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減緩趨勢較為明顯。在對2019年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期中,IMF全面下調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其中對中東及北非地區經濟增速預期從1.3%調降至0.1%,對拉美—加勒比地區經濟增速預期從1.4%調降至0.2%。如表1-1所示。

表1-1 全球經濟增長率 (%)

續表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

(二)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情況

表1-2報告了自2016年以來世界范圍商品和服務貿易的增長情況,IMF于2019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期2019年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量年增長率為1.1%,較2018年大幅下調2.5個百分點。其中,新興經濟體出口增速為1.9%,進口增速為0.7%,較發達經濟體分別高1個百分點和低0.5個百分點。2019年全球各經濟體出口、進口增速全年下滑,新興經濟體的進口增速下調最為顯著。部分國家重拾貿易保護政策使新興經濟體受到較大沖擊,全球經濟復蘇也因此受到制約,持續放緩。

表1-2 商品和服務貿易增長情況 (%)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2019年和2020年數據為預測值。

從貿易條件視角來看,2019年發達經濟體貿易條件變動較為穩定;而新興經濟體貿易條件在經歷2017—2018年的短暫提高后,再次出現下調,預計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新興經濟體在參與全球價值鏈過程中對國際市場定價的主導權有所減弱。

二、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繼續領跑

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以不變價格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為63.78萬億元,同比增長6.2%,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6.73%和40.18%,較上年同期分別降低0.21和0.2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53.10%,較上年同期提高0.44個百分點。雖然以不變價格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出現小幅回落,但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伴隨我國經濟結構的逐步優化,依然維持了在新興經濟體中較快的經濟增長,可持續的高質量的增長模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2019年三產業產值同比增速變動趨勢差異明顯:其中,第一產業產值同比增速前兩季度上升勢頭明顯,但在第三季度增速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產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速逐步下降,2019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速較第一季度下降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產值同比增速呈現較強的穩定性,2019年前三季度均維持在7.0%。如表1-3所示。

表1-3 2019年三產業產值同比增速季度數據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三、消費增速全面趕超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2019年11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093.8億元,雖然較上月減少10.5億元,但是同比增長8.04%。從1—11月累計情況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72872.3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8.05%。分季度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各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3.05萬億元至3.45萬億元區間波動,總體較為平緩;進入第四季度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躍升明顯,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大幅增加0.36萬億元,11月依然持續高位運行。

從同比增速來看,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展現同比較快增長特征,各月同比增速均維持在7%以上,其中6月同比增速更是達到9.85%,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最快的月份。

另外,2019年11月,全國新建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為5.5%,環比增加0.7個百分點,較2018年同期增加1.1個百分點。從全年來看,全國新建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在第一季度末陡然上升至5.4%,然后維持在5.5%左右小幅波動,10月短暫回調至4.8%,11月再次反彈超過全年平均水平。

通過對比發現,2019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新建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同比增速變動相關性較低,而到了下半年,兩者展現出較高的同向相關特征,固定資產投資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間的經濟傳導機制充分發揮效能,展現了我國宏觀經濟的市場化運作特征。另外,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明顯高于新建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同比增速,消費逐步替代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的核心因素。如圖1-1所示。

圖1-1 2019年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及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其中,1—2月統計數據并未披露,故此圖中部分數據在年初有所缺失。

四、CPI與PPI增速再現“剪刀差”

從居民部門來看,2019年1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5%,自年初以來持續上漲,達到前11個月的最高水平。2019年1—11月,CPI環比最大漲幅出現在2月,CPI環比上漲1.0%;環比最大降幅出現在3月,CPI環比下降0.4%,與往年保持一致,CPI在2月和3月受春節假期等季節性因素影響分別展現超調與回調特征,但相較以往波動有所放緩。與上年同期相比,2019年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速除了交通和通信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了2.8%之外,均展現上升趨勢,具體包括:食品煙酒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13.9%)、衣著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1.1%)、居住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0.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0.4%)、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1.7%)、醫療保健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2.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4.5%)。

另外,分析城鄉差異年內變化,發現2019年上半年城市與農村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增速基本持平,下半年農村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增速逐步超過城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增速,并且差異逐步擴大。其中,2019年11月農村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升17%,較其他類商品明顯高于城市此類價格同比增速;城市衣著類商品價格同比增速為1.3%,較其他類商品明顯高于農村此類價格同比增速。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2019年11月實現城鄉基本持平。

從生產部門來看,2019年11月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0.1%。2019年1—11月,PPI環比最大漲幅出現在4月,PPI上漲0.3%;環比最大降幅為0.6%,出現在1月。

區分工業部門,2019年11月,出廠價格指數增速較快(同比增長超過3%)的4個行業是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同比增長8.3%),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增長7.5%),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同比增長3.4%)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同比增長3.2%);降幅較大(同比減少超過10%)的兩個行業是化學纖維制造業(同比減少12.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同比減少11.2%)。

圖1-2表明2019年月度PPI增速在短暫上揚后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而CPI在年初進行超調和回調后全年呈現上升趨勢,增速在年底進一步上升。雖然豬肉等個別消費品價格上漲帶動CPI整體上揚,但PPI的持續下降表明我國宏觀經濟內需依舊不足,工業企業利潤下行趨勢仍將持續,經濟下行風險不可忽視。

圖1-2 2019年CPI、PPI月度變動情況

五、非制造業、制造業PMI年底反彈明顯

圖1-3報告了2019年1—11月中國非制造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的變動情況。2019年11月,中國非制造業PMI為54.4,較10月上升1.6,較上年同期上升1.87%,同比增速自4月以來首次為正。其中,在手訂單指數、存貨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從業人員指數長期低于榮枯分界線,11月分別為44.6、47.4、48.8、49;投入品價格指數和銷售價格指數漲幅明顯,分別較上年同期上升4.72%和3.85%,成為拉動11月非制造業PMI同比上升的主要因素。縱觀全年,雖然非制造業PMI全年呈現下降趨勢,但依然遠遠超過榮枯分界線,并且在年底出現明顯的反彈。

圖1-3 2019年非制造業、制造業PMI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另外,2019年11月,制造業PMI為50.2,較10月上升0.9,較上年同期上升0.4%,自5月以來首次超過榮枯分界線。其中,進口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49.8、48.8,雖然依舊位于榮枯分界線之下,但同比增速遠超過其他二級指數,分別達到5.73%和3.83%;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生產指數分別為54.9和52.6,長期處于較高水平。縱觀全年,與非制造業PMI相比,制造業PMI的波動程度較高;同時,制造業景氣程度與非制造業相比具有一定差距,制造業PMI僅在3月和11月超過榮枯分界線。

六、貿易順差大幅增加

海關總署發布的進出口商品國別(地區)總值表(人民幣值)披露,2019年1—11月我國累計出口額為人民幣15.55萬億元,同比增長4.52%;累計進口額為人民幣12.95萬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貿易順差為人民幣2.61萬億元,同比大幅上升35.06%。

圖1-4描述了我國2019年1—11月進出口數據月度變化情況。年初進口額出現較大波動,出口額在2月急劇減少,但與2018年相比并未出現單月貿易逆差現象。此后,出口恢復強勁上升趨勢,進口則在上半年出現小幅回調,6月貿易順差增至3415億元,達到全年最高水平;9月以來出口額、進口額展現同向變動趨勢,貿易順差波動較為平緩。中美貿易爭端在2019年并未給我國出口造成持續性影響,我國貿易差額反而同比出現大幅增長。

圖1-4 2019年我國進出口額月度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2019年1—11月,我國累計出口額最大的前五位目的國(地區)分別為美國(人民幣26398.06億元)、中國香港(人民幣17324.67億元)、日本(人民幣8992.12億元)、韓國(人民幣6938.58億元)、越南(人民幣6054.53億元)。其中,對越南出口同比增速最快,達到21.4%;對韓國和日本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別達到7.8%和2.0%;受貿易爭端和地區局勢動蕩影響,對美國和中國香港的出口呈現衰退現象,分別下降8.4%和4.3%。

另外,2019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額最大的前五位來源國(地區)分別為韓國(人民幣10905.24億元)、中國臺灣(人民幣10827.76億元)、日本(人民幣10668.84億元)、美國(人民幣7634.51億元)、澳大利亞(人民幣7584.79億元)。其中,從澳大利亞的進口同比增速最快,達到17.3%,澳大利亞也擠出德國成為我國第五大進口來源國(地區);從中國臺灣的進口同比增速基本持平;從美國、韓國和日本的進口額紛紛同比減少,分別為-19.4%、-12.9%和-2.4%。

七、2020年經濟形勢展望

從全球視角來看,2019年,隨著全球貿易壁壘不斷增加以及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0月下調2020年經濟增速的預期,2019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3.4%,將4月的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其中,對中國2020年經濟增速的預期也從4月的6.1%下調至5.8%。全球貿易縮減與制造業衰退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從國內視角來看,部分細分產業稅收優惠措施的取消、排放標準的調整,以及共享經濟的涌現降低了社會對部分工業產品的總需求。2019年第三季度工業增加值當季同比增速為5.0%,為近五年最低水平;而制造業增加值當季同比增速近五年首次跌破5%,達到4.8%。由于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是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標,預計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降至6%左右。

另外,我國2019年經常賬戶順差較以往有所上升,雖然中美貿易爭端前景仍不明朗,但并未明顯降低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需求。隨著經濟再平衡進程的持續深入,疊加緊張的全球貿易局勢,經常賬戶順差預計將在未來明顯縮減,經濟增長的外部動力將逐步減弱。

同時,在去杠桿防風險的背景下,伴隨制造業PMI指數長期低迷,以及非制造業PMI指數并未展現明顯的上揚勢頭,企業大幅增加投資的可能性依然不高;此外,基于防風險需求,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管控仍將持續,全社會的投資需求預計并不會有較大躍升。

在物價方面,隨著豬肉價格的上升,2019年的CPI增速持續上揚,綜合考慮季節性消費需求因素以及豬肉產能的逐步釋放,預計2020年CPI將持續前高后低的變動趨勢。而2019年以CPI增速衡量的通脹率的上升,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的消費意愿,2020年通脹率變動的不確定性也將使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果不會太大。

總的來說,隨去杠桿出現的嚴監管措施以及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將造成宏觀經濟總需求下降,但靈活的財政政策也將對沖這些因素對經濟增長產生的負面影響。預計2020年,我國經濟將繼續發力調結構,經濟增速將穩定回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临泽县| 西和县| 楚雄市| 宿松县| 手游| 信宜市| 奉贤区| 开远市| 论坛| 胶州市| 大化| 原阳县| 屏山县| 河北省| 门头沟区| 东丽区| 西宁市| 池州市| 沂水县| 肇庆市| 铜陵市| 淮滨县| 东阳市| 柳河县| 电白县| 泰和县| 邳州市| 南丹县| 四平市| 陆河县| 江山市| 平南县| 准格尔旗| 临潭县| 逊克县| 仲巴县| 长春市| 墨脱县| 塔城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