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股票的分類
目前中國股市有近4000只股票,如果不分類的話,很容易混淆。那么,中國股票怎樣分類?中國股票分類方法是什么?主要是按行業、概念、地區分類。目前,國內股票市場主要有以下類別。
一、按股票市場劃分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S股、T股等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按英文字母作為代稱的股票分類。
1.A股
A股也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是指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幣計價,面向中國公民發行且在境內上市的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度限制(普通股票±10%,ST股票±5%),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不含臺、港、澳投資者。
2.B股
B股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中國大陸,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中國臺灣,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交易,面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而在中國境內上市的股票。目前B股投資人主要有以下幾類: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持有合法外匯存款的大陸居民也可以投資。
B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3”交割制度,有漲跌幅度限制(普通股票±10%,ST股票±5%)。
值得一提的是,滬市掛牌的B股以美元計價,而深市掛牌的B股以港元計價,故兩市股價差異較大,如果將美元、港元以人民幣進行換算,便知兩地股價大體一致。
3.H股
H股是取香港地區(Hong Kong)的第一個英文字母“H”,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在我國內地注冊、在香港地區上市的股票,以港元認購和交易。
4.S股
S股是取新加坡(Singapor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S”,是指主要生產或者經營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而企業的注冊地在新加坡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掛牌的企業股票。
5.N股
N股是取紐約(New York)的第一個英文字母“N”,是指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上市的外資股。
6.T股
T股是指在中國大陸注冊、在日本上市的外資股。
以字母代稱進行股票分類,不甚規范,根據中國證監會要求,股票簡稱必須統一、規范。隨著我國股市的進一步發展,A股、B股、H股等稱謂將很快成為歷史。
二、按個股性質劃分
1.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后,對企業盈利和剩余財產的索取權,它構成了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最為重要的股票。
目前在滬深兩市上市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普通股持有者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并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盈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余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后還有剩余,其剩余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后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2.優先股
優先股是指依照公司法規定,在一般規定的普通種類股份外,另行規定的其他種類股份,其股份持有人優先于普通股股東分配公司利潤和剩余財產,但參與公司決策管理等權利受到限制。優先股股東可以按照約定的票面股息率,優先于普通股股東分配公司利潤。公司應當以現金的形式向優先股股東支付股息,在完全支付約定的股息之前,不得向普通股股東分配利潤。
優先股是相對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余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于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的。普通股的紅利卻不固定,視公司盈利情況而定,利多多分,利少少分,無利不分,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解散清算,分配剩余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以此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優先股對企業籌措資金的主要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股息率固定,能使公司利用財務桿杠利益。在資本不變的條件下,公司需要從稅前收益中支付利息、優先股息和租賃費,是固定不變的。當稅前收益(扣除利息)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固定利息和租賃費就會相對減少,這就給每一股普通股帶來額外利潤,即財務杠桿利益。
(2)優先股是公司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對企業的資金周轉有利。
(3)優先股沒有投票權,使企業能夠避免優先股股東參與投票而分割企業的支配權。
(4)優先股轉換成普通股或債券,可以免稅。
優先股對企業籌措資金的主要缺點有以下兩方面:
(1)優先股股息必須從稅后凈收益中支付,較之公司債券則增加了所得稅負擔。
(2)優先股雖然沒有屆滿期,但公司章程中的一系列規定,實質上規定了屆滿日期,使公司每年都必須購進一定百分比的優先股票。
3.后配股
后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余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于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后,對剩余利益進行再分配。
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后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后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后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后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后配股發行。
(2)在企業兼并時,為調整合并比例,向被兼并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后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后配股。
三、按業績優劣劃分
1.ST股
“ST”為“特別處理”的英文縮寫,是指對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財務狀況和其他情況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其中,異常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于股票面值。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
(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
(2)在原股票名稱前加“ST”,如“ST圣方”。
(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經過審計。
“?ST”是指境內上市公司的連續三年虧損的股票,它的基本面比ST類股票更加惡劣。
摘帽是指原來是ST的股票,由于基本面得到改善,去掉股票名稱前的ST標記,解除“特別處理”,恢復為正常股票交易。
2.垃圾股
垃圾股指的是業績較差、問題較多的公司的股票,與績優股相對應。這類上市公司或者由于行業前景不好,或者由于經營不善等,有的甚至進入虧損行列。其股票在市場上的表現為萎靡不振,股價走低,交投不活躍,年終分紅也差。
垃圾股并不能說沒有一點價值,在目前企業上市受到一定約束的情況下,上市公司起碼還有“殼資源”的價值。在實際股市里,特別是在市場熱炒資產重組個股時,一些垃圾股的股價遠遠超過績優股的股價,部分“大黑馬”股也是從垃圾股中蛻變而來的,因此垃圾股炒作還是值得考慮的。
目前國內垃圾股可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是ST股票,即連續兩年虧損或凈資產值為負的股票;一部分是?ST股票,是指連續三年虧損的股票,還有一部分是指除去前面兩類且業績在0.10元以下的股票。
3.績優股
績優股是指公司生產經營很好、業績優良且比較穩定的股票。這些公司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具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與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并形成了經營規模優勢,利潤穩步增長,市場知名度很高。績優股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和投資價值。
在我國,投資者衡量績優股的主要指標是每股稅后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一般來講,每股稅后利潤在全部上市公司中處于中上地位的股票、每股收益0.5元以上的股票、公司上市后凈資產收益率連續三年超過10%的股票,當屬績優股之列。
通常,績優股業績優良、穩定,有實力抵抗經濟衰退,但這類公司增長速度較慢,并不能帶來振奮人心的利潤。
4.藍籌股
在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于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上就有了這一稱謂。
績優股與藍籌股的區分,簡單來說:藍籌股——業績好,規模大;績優股——業績好,規模不一定大。
在香港股市還有所謂的“紅籌股”“藍籌股”之分。紅籌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即最大控股權直接或間接隸屬于中國內地有關部門或企業,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發行的股份。人們形容中國是紅色中國,國旗又是五星紅旗,因此,把與中國相聯系的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稱為紅籌股。
隨著內地陸續赴港上市,紅籌股也有了更嚴謹的定義,它必須是公司在香港注冊,接受香港法律約束的中資企業才稱為紅籌股,而公司在內地注冊,只是借用香港資本市場籌資的企業,另稱為“H股”。但一般仍以紅籌股廣泛地作為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的代名詞。
四、其他常用分類
1.市場不同類型的股票
(1)權重股,是指總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它的股票總數占市場股票總數的比重很大,權重就很大。權重股的漲跌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很大。
(2)概念股,是指能夠迎合某一時代潮流,但未必能夠適應另一時代潮流的公司所發行的,股價呈巨幅起伏的股票。
(3)熱門股,是指交易量大、交易周轉率高、股價漲跌幅度也較大的股票。熱門股的形成往往有其特定的經濟、政治、社會的原因。
(4)成長股,是指發行股票時規模并不大,但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管理良好,利潤豐厚,產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公司的股票。
(5)周期股,是指經營業績隨著經濟周期的漲縮而變動的公司的股票。如航空工業、汽車工業、鋼鐵及化學工業都屬于此類。
(6)再生股,是指經營發生困難甚至破產,經過整頓后重新獲得投資者認可的企業股票。
(7)防守性股,這些普通股票同股價循環走勢正好相反,它們在面臨不確定性和商業衰退時收益和紅利卻要比社會平均的高,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8)投機性股,是指那些價格不穩定或公司前景不確定的普通股。主要是那些雄心很大、開發性或冒險性的公司的股票。
(9)殼資源股,就是一些不具備或暫時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通過重組控制一家已上市公司的股票,這樣原來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其實已經變相上市了,這就是所謂的“借殼上市”。殼資源一般在退市或ST股等業績不好的公司為多,主要是成本低。
(10)中概股,就是一些中國公司在海外上市的股票,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都是中概股。
2.不同類型的劃分方法
(1)根據股票是否記載股東姓名來劃分,可以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記名股票是指在股票上記載股東的姓名,轉讓時必須經公司辦理過戶手續;無記名股票是指在股票上不記載股東的姓名,轉讓時通過交付而生效。
(2)根據股票是否記明每股金額來劃分,可以分為有票面值股票和無票面值股票。有票面值股票是指在股票上記載每股的金額;無票面值股票只是記明股票和公司資本總額,或每股占公司資本總額的比例。
(3)根據股票上表示的份數來劃分,可以分為單一股票和復數股票。單一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一股;復數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數股。
(4)根據股票所代表的權利大小來劃分,可以分為普通股票和特別股票。普通股票的股息隨公司利潤大小而增減;特別股票一般按規定利率優先取得固定股息,但其股東的表決權有所限制,因此,特別股票又叫優先股票。
(5)根據股票持有者有無表決權來劃分,可以分為表決權股票和無表決權股票。普通股票持有者都有表決權,而那些在某些方面享有特別利益的優先股票持有者在表決權上常受到限制,無表決權的股東不能參與公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