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通簡卷三

【原文】

世本無事,庸人自擾;唯通則簡,冰消日皎。集“通簡”。

【注釋】

①通:通情達(dá)理。

②皎:白亮。

【譯文】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只有通達(dá)的人,遇事才能化繁為簡;就像太陽一出,自然化冰消雪。集此為“通簡”一卷。

宋真宗

【原文】

宋真宗朝,嘗有兵士作過,于法合死,特貸命,決脊杖二十改配。其兵士高聲叫喚乞劍,不服決杖,從人把捉不得,遂奏取進(jìn)止。傳宣云:“須決杖后別取進(jìn)止處斬。”尋決訖取旨,真宗云:“此只是怕吃杖。既決了,便送配所,莫問。”

【注釋】

①配:發(fā)配。

②乞劍:要求受劍而死。

③進(jìn)止:處置意見。

【譯文】

北宋真宗趙恒當(dāng)朝時,有一個士兵犯了過錯,按律當(dāng)斬。真宗仁慈,饒他一命,賜他杖刑二十并發(fā)配邊疆。這個士兵高聲說寧愿受死,不愿受杖責(zé)。執(zhí)行人稟告真宗請求處理意見。真宗傳旨道:“先服杖刑,而后再來聽旨是否處斬。”不一會杖刑過后來領(lǐng)旨,真宗說:“他只是害怕挨打,既然已經(jīng)受過杖刑,便發(fā)配到邊疆去吧,其他的無須再問。”

曹參

【原文】

曹參被召,將行,屬其后相,以齊獄市為寄。后相曰:“治無大此者乎?”參曰:“獄市所以并容也,今擾之,奸人何所容乎?”參既入相,一遵何約束,唯日夜飲醇酒,無所事事。賓客來者皆欲有言,至,則參輒飲以醇酒;間有言,又飲之,醉而后已,終莫能開說。惠帝怪參不治事,囑其子中大夫窋私以意叩之。窋以休沭歸,諫參。參怒,笞之二百。帝讓參曰:“與窋何治乎?乃者吾使諫君耳。”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上曰:“朕安敢望先帝?”又曰:“視臣能孰與蕭何?”帝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是也。高帝與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帝曰:“君休矣。”

【原評】

不是覆短,適以見長。

【注釋】

①讓:責(zé)問。

②垂拱:垂衣裳而拱雙手,無所事事的樣子。

【譯文】

曹參辭去齊國丞相之職,即將去別國做丞相之前,叮囑在其后繼此職位的人說:“要把齊國的監(jiān)獄和市井掛記著。”后繼位者說:“沒有比這重要的事了嗎?”曹參說:“監(jiān)獄與市井都是奸人圖利之所,如果窮治這兩處,就會引發(fā)更大的動亂。”曹參入朝為相后,一切事務(wù)都遵照蕭何制定的法規(guī),只顧日夜暢飲美酒,無所事事。來訪的賓客都想說幾句,來到后曹參就請他們喝酒,其間想說幾句,曹參又讓他們繼續(xù)飲酒,直到酒醉方休,始終沒有說話的機(jī)會。惠帝不滿曹參不處理任何事情,囑咐曹參的兒子中大夫曹窋私下問問他。曹窋休假回家,勸諫曹參。曹參很生氣,用鞭子抽打了曹窋兩百下。惠帝責(zé)備曹參說:“這和曹窋有什么關(guān)系?是我要他去勸你的。”曹參脫下冠冕謝罪說:“陛下覺得自己的圣明英武和高祖皇帝比較怎么樣?”惠帝說:“我哪里比得上先帝呢?”曹參又說:“微臣的才能和蕭何相比怎么樣?”惠帝說:“你好像不如他。”曹參說:“陛下說得很對。高帝與蕭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經(jīng)明確。現(xiàn)在,陛下垂衣拱手,我曹參恪守職責(zé),謹(jǐn)遵成規(guī),勿使失誤,不就可以了嗎!”惠帝說:“你不必再說了。”

【譯評】

這不是在掩飾自己的缺點,恰恰是在展示自己的優(yōu)點。

戒更革

【原文】

趙韓王普為相,置二大甕于坐屏后,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其中,滿即焚之于通衢。

李文靖曰:“沆居相位,實無補(bǔ)萬分;唯中外所陳利害,一切報罷,聊以補(bǔ)國爾。今國家防制,纖悉具備,茍輕徇所陳,一一行之,所傷實多。僉人茍一時之進(jìn),豈念民耶?”

陸象山云:“往時充員敕局,浮食是慚。惟是四方奏請,廷臣面對,有所建置更革,多下看詳。其或書生貴游,不諳民事,輕于獻(xiàn)計;一旦施行,片紙之出,兆姓蒙害。每與同官悉意論駁,朝廷清明,嘗得寢罷;編摩之事,稽考之勤,何足當(dāng)大官之膳?庶幾僅此可以償萬一耳!”

【原評】

羅景綸曰:“古云:‘利不什,不變法’,此言更革建置之不可輕也。或疑若是則將坐視天下之弊而不之救歟?不知革弊以存法可也,因弊而變法不可也;不守法而弊生,豈法之生弊哉!韓、范之建明于慶歷者,革弊以存法也。荊公之施行于熙寧者,因弊而變法也,一得一失。概可觀矣。”

【注釋】

①趙韓王普:趙普死后追封為真定王,復(fù)被追封為韓王,曾三次拜相。

②李文靖:李沆,謚文靖。

③陸象山:陸九淵,字子靜,世稱象山先生。

④韓、范之建明于慶歷者:韓琦、范仲淹在宋仁宗慶歷三年實行的革新,史稱“慶歷新政”。

⑤荊公之施行于熙寧者: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寧二年開始推行新法。

【譯文】

宋朝韓王趙普在做宰相時,命人在自己坐屏后面放了兩個大缸,凡是有人送來關(guān)于國家利害的疏奏,趙普都把它扔進(jìn)大缸,待大缸滿了,就把里面的紙張放在大街上,一把火燒掉。

李文靖說:“我在任相國時,沒有做什么對國家有大益之事,只是在眾人所陳述的國家利害建議方面,對一切都不予理睬,這算是對國家的一點小小貢獻(xiàn)吧。當(dāng)今國家的各種制度已經(jīng)很完備了,若是輕率地采納了建議并推行,恐怕會多生出很多事端。小人一時間的進(jìn)言,怎么會考慮到百姓的長遠(yuǎn)利益呢?”

陸象山說:“以前朝堂上官員冗多,我也是其中之一,白拿俸祿,心中慚愧。只是遇到有人建議的各種改革事項,朝廷上官員也都一起討論,看看是否可行。書生和貴族這兩類人,不熟悉民情,隨便獻(xiàn)策;若是遵照他們的建議實行,一紙命令容易,到頭來受苦的還是四方百姓啊。我和同僚一直盡力駁回建議,好在圣上清明,常常采納我們的意見而將建議作罷;我們所做的,只是編輯、考查一類的功夫,怎么能領(lǐng)取這么多的俸祿呢?大約只是現(xiàn)在俸祿的萬分之一就夠了。”

【譯評】

羅景綸說:“古人說過:‘沒有足夠的利益,就不要輕易改變現(xiàn)行的法令。’這說明:改舊革新是一件大事,不能輕易做決定。有人懷疑,這豈不是坐視天下的弊病而不加拯救嗎?他們這些人不知道,若是這些建議既改革舊法的弊端又同時能保存舊法,是可以的,若只是因為舊法弊端才進(jìn)行改革,是不行的;因為不守法而產(chǎn)生的弊病,難道是法律本身的弊病嗎?在仁宗慶歷年間,韓琦、范仲淹的革新變法,就是既革除了弊端又保存了法律;王安石在神宗熙寧年間的變法,就只是因為弊病而改變法律,最后導(dǎo)致百姓怨聲載道。從這兩個例子中的一得一失,就能看得十分明白了。”

漢光武

【原文】

光武誅王郎,收文書,得吏人與郎交關(guān)謗毀者數(shù)千章。光武不省,會諸將燒之,曰:“令反側(cè)子自安!”

【原評】

宋桂陽王休范舉兵潯陽,蕭道成擊斬之。而眾賊不知,尚破臺軍而進(jìn)。宮中傳言休范已在新亭,士庶惶惑,詣壘投名者以千數(shù)。及到,乃道成也。道成隨得輒燒之,登城謂曰:“劉休范父子已戮死,尸在南岡下,我是蕭平南,汝等名字,皆已焚燒,勿懼也!”亦是祖光武之智。

【注釋】

①王郎:王莽末年義軍首領(lǐng),自立為帝,后為光武帝劉秀所誅。

②交關(guān)謗毀:互相串通,毀謗劉秀的信件。

③不省:不理會。

④反側(cè)子:指毀謗過劉秀,心懷惶恐的人。

⑤蕭道成:時為劉宋中領(lǐng)軍,后廢帝自立,為齊太祖。

⑥臺軍:朝廷軍隊,南朝時稱朝廷為臺。

⑦蕭平南:蕭道成曾為平南將軍。

【譯文】

光武帝誅殺王郎后,收集文字書信,得到吏民與王郎數(shù)千封串通詆毀自己的信函。光武帝沒有檢查信函,就集合部將當(dāng)面焚燒,并說:“反復(fù)無常、懷有二心者可以自己安心了!”

【譯評】

南朝宋桂陽王劉休范在潯陽起兵,被蕭道成斬殺,而劉休范的追隨者不知道,仍然向官軍進(jìn)攻。這時,宮中傳言劉休范的軍隊已抵達(dá)新亭,京城的官民惶恐疑惑,到軍營中報名歸順的有上千人之多。等大軍抵達(dá)城下,才知道是蕭道成。隨后,蕭道成拿到名冊就焚燒了,登上城墻對吏民說:“劉休范父子已被誅殺,尸體就在南岡腳下。我是蕭道成,記有大家名字的名冊都燒了,你們不必害怕。”這也是效法漢光武帝的智慧之舉。

龔遂

【原文】

宣帝時,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起,二千石不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龔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歲,召見,形貌短小,不副所聞。上心輕之,問:“息盜何策?”遂對曰:“海瀕遼遠(yuǎn),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耶,將安之也?”上改容曰:“選用賢良,固將安之。”遂曰:“臣聞治亂民如治亂繩,不可急也,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遣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fā)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dú)行至府。盜賊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

【原評】

漢制,太守皆專制一郡,生殺在手,而龔遂猶云“愿丞相、御史無拘臣以文法”。況后世十羊九牧,欲冀卓異之政,能乎?

古之良吏,化有事為無事,化大事為小事,蘄于為朝廷安民而已;今則不然,無事弄做有事,小事弄做大事,事生不以為罪,事定反以為功。人心脊脊思亂,誰之過與?

【注釋】

①二千石:指郡守。

②龔遂:初為郎中令,宣帝初為渤海太守,有治績,后征為水衡都尉。

③乘傳:驛車。

④蘄:希求。

⑤脊脊:互相踐踏、喧鬧。

【譯文】

西漢宣帝劉詢在位時,渤海及周邊各郡縣鬧饑荒,一時間盜賊四起,郡守們都束手無策。于是宣帝要選拔一個能夠治理盜賊的有才之人,丞相和御史都推薦龔遂可以擔(dān)此重任,宣帝就任命他為渤海郡太守。當(dāng)時龔遂覲見皇帝時已經(jīng)七十歲了,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揚(yáng),皇上覺得他不像是他們所說的那樣有本事,心里有些看不起他,便問道:“你能用什么法子平息盜賊呀?”龔遂鎮(zhèn)靜地回答道:“海濱之地遼遠(yuǎn),沒有受到您的教化,那里的百姓饑寒交迫而官吏又疏于關(guān)心他們,那里的百姓像是陛下您的一群頑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邊舞槍弄棒一樣打斗了起來。現(xiàn)在陛下是想讓臣把他們鎮(zhèn)壓下去,還是去安撫他們呢?”宣帝立刻嚴(yán)肅起來,說:“我選用賢臣,當(dāng)然是去安撫他們。”龔遂說:“臣下聽說,治理作亂的百姓就像解一團(tuán)亂繩一樣,得慢慢解,不能操之過急。臣希望丞相、御史不要以現(xiàn)有的法令一味束縛我,允許臣到任后凡事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處理。”宣帝答應(yīng)了他,遂派車護(hù)送他去渤海郡。郡中官員便派軍隊迎接新太守。龔遂沒有接受而是把他們打發(fā)回去了,并向渤海所屬各縣發(fā)布文告:“撤免所有追捕盜賊的官吏,凡是拿鐮扛鋤之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隨便拿問,手中拿著兵器的才是盜賊”。龔遂單獨(dú)乘驛車來到郡府。那些鬧事的盜賊們知道龔遂頒發(fā)的文告后,紛紛丟掉武器,開始拿起鐮刀、鋤頭種田了。

【譯評】

漢朝制度中,一郡中的所有政事皆由太守一人掌管,手握生殺大權(quán),而龔遂還說:“希望丞相、御史不要用現(xiàn)有的法令條文約束我。”不像后世民少官多,還希望能有卓越的政績,可以做到嗎?

古代優(yōu)秀的官員,善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為安定百姓而已,不求自己功績有多大;而現(xiàn)在卻是相反了,無事弄成有事,小事弄成大事,發(fā)生事情不認(rèn)為有罪,平定事情后就認(rèn)為自己有功。人心不定而蠢蠢欲動,這到底是誰的過錯呢?

文彥博

【原文】

文潞公知成都,嘗于大雪會客,夜久不罷。從卒有誶語,共拆井亭燒以御寒。軍校白之,座客股栗。公徐曰:“天實寒,可拆與之。”神色自若,飲宴如故。卒氣沮,無以為變。明日乃究問先拆者,杖而遣之。

【原評】

氣猶火也,挑之則發(fā),去其薪則自熄,可以弭亂,可以息爭。

【注釋】

①文潞公:即文彥博,封潞國公。

②誶語:牢騷話。

【譯文】

北宋文彥博主管成都時,曾經(jīng)一次在大雪天宴請客人,直到夜深還不散去。文彥博的隨從士兵有怨言,一起把府中的井亭拆掉,用來燒火取暖。軍校將此事報告文彥博,在座的客人聽說后都感到害怕,文彥博慢吞吞地說:“天氣確實寒冷,可以拆了給他們?nèi)∨!闭f話間神情從容自若,照樣飲酒。士兵氣勢小了,沒有找到借口鬧事。第二天文彥博查問清了帶頭拆井亭的人,打了一頓押送走了。

【譯評】

氣,跟火差不多,挑起它火勢就變大,去掉柴草就能自己熄滅。懂得這個道理,可以消除動亂,可以平息紛爭。

張遼

【原文】

張遼受曹公命屯長社。臨發(fā),軍中有謀反者,夜驚亂,火起,一軍盡擾。遼謂左右曰:“勿動!是不一營盡反,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乃令軍中曰:“不反者安坐。”遼將親兵數(shù)十人中陣而立。有頃,即得首謀者,殺之。

【原評】

周亞夫?qū)⒈懫邍娭袊L夜驚。亞夫堅臥不起,頃之自定。吳漢為大司馬,嘗有寇夜攻漢營,軍中驚擾,漢堅臥不動。軍中聞漢不動,皆還按部,漢乃選精兵夜擊,大破之。此皆以靜制動之術(shù),然非紀(jì)律素嚴(yán),雖欲不動,不可得也。

【注釋】

①長社:今河南長葛。張遼屯兵長社是為防備荊州的劉表。

【譯文】

張遼是三國時期曹操著名將領(lǐng),奉命駐扎長社縣,臨出發(fā)前,軍中有人謀反,夜里軍營中驚亂不止,大火四起,全軍都焦躁不安。張遼對身邊的將領(lǐng)說:“不要亂動!這并不是全軍的人反了,而是有人故意借此騷亂惑亂人心!”他向軍營中下達(dá)號令:“沒有參加反叛的人都安穩(wěn)坐好不要亂動!”張遼率領(lǐng)幾十名警衛(wèi)士兵,站在軍營中央屹然不動。不一會兒,就把帶頭反叛之人抓來殺掉了。

【譯評】

漢朝周亞夫率兵領(lǐng)將討伐七國,晚上軍中無故發(fā)生夜驚。周亞夫知道后反而安穩(wěn)地躺在床上不起身,不久夜驚就沒有了。吳漢擔(dān)任大司馬時,賊寇半夜來襲,軍中受到驚擾。吳漢一直不起床,軍中將士聽說連大司馬都沒有起床,便都回到自己崗位上了。吳漢等軍中安定下來,才悄悄起床,率精兵半夜成功襲擊賊寇。這是采用以靜制動的策略。然而,若不是軍紀(jì)一向嚴(yán)明,即使想讓士兵不亂動,也做不到。

韓愈

【原文】

韓愈為吏部侍郎。有令史權(quán)勢最重,舊常關(guān)鎖,選人不能見。愈縱之,聽其出入,曰:“人所以畏鬼者,以其不能見也;如可見,則人不畏之矣!”

【原評】

主人明,不必關(guān)鎖;主人暗,關(guān)鎖何益?

【注釋】

①韓愈:唐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通六經(jīng)百家之學(xué),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令史:三省六部及御史臺的低級事務(wù)員。

③選人:候補(bǔ)任用的官員。

【譯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曾任吏部侍郎。令史在吏部的吏員中權(quán)勢最大,因為吏部以前常關(guān)著,選任官員時也不能到吏部見面。等到韓愈上任,命人放開關(guān)鎖,任憑候選官員出入,他說:“人們怕鬼,是因為見不到鬼;如果見了鬼,那么人們也就不怕了。”

【譯評】

主人光明正大,就不必關(guān)門;主人陰暗不軌,關(guān)門又有什么用呢?

裴晉公

【原文】

在中書,左右忽白以失印,公怡然,戒勿言。方張宴舉樂,人不曉其故。夜半宴酣,左右復(fù)白印存,公亦不答,極歡而罷。人問其故,公曰:“胥吏輩盜印書券,緩之則復(fù)還故處,急之則投水火,不可復(fù)得矣。”

【原評】

不是矯情鎮(zhèn)物,真是透頂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注釋】

①公:裴度,封晉國公。

【譯文】

唐朝人裴度在中書省任職時,一次侍從忽然稟報印璽丟失。裴公仍是一副安閑自在的樣子,告誡侍從不要張揚(yáng)。當(dāng)時正奏樂宴客,大家都不知道其中緣故。半夜宴會進(jìn)行正暢快時,侍從再次稟報印璽找到了,裴公也不作答,宴會在人們的愉悅中結(jié)束了。有人問他是什么原因,裴公說:“胥吏們盜取印璽書寫契券,若時間充裕就會放回原處,逼迫太急就會將之銷毀,恐再也找不回來了。”

【譯評】

這不是故作鎮(zhèn)定,實在是聰明絕頂,所以稱之為“智量”,若智慧不足,則度量也不會大。

郭子儀

【原文】

汾陽王宅在親仁里,大啟其第,任人出入不問。麾下將吏出鎮(zhèn)來辭,王夫人及愛女方臨妝,令持帨汲水,役之不異仆隸。他日子弟列諫,不聽,繼之以泣,曰:“大人功業(yè)隆赫,而不自崇重,貴賤皆游臥內(nèi),某等以為雖伊、霍不當(dāng)如此。”公笑謂曰:“爾曹固非所料。且吾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餼者一千人,進(jìn)無所往,退無所據(jù)。向使崇垣扃戶,不通內(nèi)外,一怨將起,構(gòu)以不臣,其有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則九族齏粉,噬臍莫追。今蕩蕩無間,四門洞開,雖讒毀欲興,無所加也!”諸子拜服。

【原評】

德宗以山陵近,禁屠宰。郭子儀之隸人犯禁,金吾將軍裴谞奏之。或謂曰:“君獨(dú)不為郭公地乎?”谞曰:“此乃所以為之地也。郭公望重,上新即位,必謂黨附者眾,故我發(fā)其小過,以明郭公之不足畏,不亦可乎?”若谞者,可謂郭公之益友矣。

【注釋】

①汾陽王:郭子儀,封汾陽郡王。

②伊、霍:伊尹,商湯之臣;霍光,受漢武帝顧命輔佐昭帝。二人皆是歷史上的名相。

③崇垣扃戶:圍墻高立,門戶緊閉。

【譯文】

汾陽王郭子儀的宅邸在京都親仁里,他的府門經(jīng)常大開著任人進(jìn)出而不查問。他手下的將吏外出任職之時來府中辭行,若是郭子儀的夫人或是女兒在梳妝,就像對待奴仆一樣讓這些將官們拿手巾、打洗臉?biāo):髞砑依锶硕紕窆觾x不要這樣做了,他不聽,家人哭了起來,他們說:“大人您是功勛顯赫之人,可是自己不尊重自己,不論貴賤人等都能隨便出入臥室之中。我們認(rèn)為就算是歷史上德高望重的伊尹、霍光也不會這樣做。”郭子儀笑著對他們說:“我這樣做自是有我的道理,只是你們猜不透罷了。我們家由公家供給五百匹馬的糧草,一千人的伙食費(fèi)用,待遇已是不能再高了,可是想退隱以避妒忌也不可能。若是我們再緊閉高門,內(nèi)外緊密不通,一旦與人結(jié)怨,受到報復(fù),奸佞小人就會借此編造我們的種種不法罪狀,若是那奸佞小人陷害成功,我們家九族就會化為齏粉,到那時追悔莫及。現(xiàn)在家中坦蕩無遮,大門敞開隨便進(jìn)入,即使有小人有心陷害,也無計可施!”弟子們都拜服汾陽王的這番話。

【譯評】

唐德宗明令禁止在帝王陵墓周圍屠宰牲畜。偏偏郭子儀的一個奴仆犯了禁令,金吾衛(wèi)將軍裴谞將此事上報給了皇帝。有人對裴谞說:“你怎么不給郭公留點面子呢?”裴谞說:“我這樣做正是為郭公著想啊!皇上剛剛即位,肯定以為德高望重的郭公黨羽龐大,所以我才檢舉他的小過失來表明郭公心中坦蕩,無所畏懼,這樣做不是很好嗎?”裴谞真可謂是郭子儀的益友。

牛弘

【原文】

奇章公牛弘有弟弼,好酒而酗。嘗醉,射殺弘駕車牛。弘還宅,妻迎謂曰:“叔射殺牛。”弘直答曰:“可作脯。”

【原評】

冷然一語,掃卻婦人將來多少唇舌!睦倫者當(dāng)以為法。

【注釋】

①牛弘:隋初為秘書監(jiān),后拜吏部尚書,封奇章郡公,史稱“大雅君子”。

②脯:肉干。

【譯文】

隋朝人奇章郡公牛弘有一個弟弟叫牛弼,此人酗酒成性,有次喝醉后,射死了牛弘駕車的牛。牛弘回家時,妻子迎向前說:“小叔射死了家里的牛。”牛弘徑直說道:“可以用來做肉干。”

【譯評】

冷冷的一句話,掃除了婦人將來多少閑言碎語!致力于家庭和睦的人應(yīng)以此為楷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永胜县| 汉源县| 瑞金市| 富源县| 礼泉县| 和静县| 聊城市| 青铜峡市| 福清市| 凯里市| 镇安县| 丽江市| 浪卡子县| 吉木乃县| 碌曲县| 乳源| 彭阳县| 弥勒县| 紫金县| 砚山县| 原阳县| 文化| 丰宁| 大关县| 崇义县| 康乐县| 宜君县| 沙湾县| 阿坝县| 武平县| 彰化县| 兴业县| 农安县| 德昌县| 无极县| 菏泽市| 五常市| 巴中市| 卓尼县|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