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足夠堅強,逆境算不了什么
逆境是一種人生挑戰,在壓力的促使下,孩子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從而發現自己的潛能,肯定自身的價值。而一些人好像就是為逆境而生的,順境的時候,他好像就提不起精神來,若是一旦遇上逆境,有了壓力,則會精神百倍,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與逆境抗爭著。
父母需要告訴孩子,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有環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事業失意的時候,這時候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人生沒有失敗,只有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猶太人認為,從我們每個人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要經歷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既然是前生注定,那今生的苦樂就是難以避免的。假如做生意順利一點,那可以賺取很多的錢;一旦運氣不好,日子就有可能過得艱苦一些。若是你不夠堅強,那當逆境來臨的時候,就會匆匆結束這次旅行;假如我們足夠堅強,那逆境又算得了什么呢?
約瑟夫·荷西哈從平民窟里走出來,貧窮苦難的童年讓約瑟夫嘗盡了生活的辛酸,不過他相信,自己只有經歷了苦難,才能贏得成功。
就在約瑟夫八歲的時候,他家遭遇了一場大火,之后他就變成了一個小乞丐,兄弟姐妹陸續被人家領養,小約瑟夫也將要被一對老夫妻領養,這時小約瑟夫大叫:“我決不離開媽媽,我不能丟下媽媽不管。”后來,他跟著媽媽去了紐約這個大城市,那里的新鮮事物讓約瑟夫感到了世間的美好,但是小約瑟夫還沒看夠這個世界,媽媽就帶著他去了紐約布魯克林區骯臟的貧民窟。苦難沒有停止,媽媽被燒傷,卻被送進醫院亂哄哄的大病房。因為沒有錢,媽媽住不了高級的病房,約瑟夫就在心中暗暗發誓:以后決不再受金錢的奴役。
為了賺錢,約瑟夫努力找工作,他來到紐約證劵交易市場看、聽,當他知道這里可以一夜之間變成富翁時,約瑟夫感覺身體里的血液在沸騰,下定決心要在這里闖出一片天地。幾年之后,終于有一家留聲機公司愿意留下他,在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之后,約瑟夫成為了一個出色的股票經理人。
逆境或許是社會的一種選擇機制,看你能否經受逆境的考驗,那些能夠通過考驗的人會脫穎而出,從而贏得人生的成功。所以,逆境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分水嶺,有的人會被逆境打倒,變得頹廢消沉,而有的人從逆境中崛起,努力拼搏。毫無疑問,拼搏的人的人生和事業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挫折感是當孩子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不能達到目的時所產生的情緒狀態,人的一生可以說是與挫折始終相伴的。困難和挫折,對于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是一所最好的大學,而父母給孩子過分的溺愛和保護,讓孩子缺少參與、實踐的機會,缺乏苦難的磨煉和人生的砥礪,所以,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遇到一點點挫折就灰心喪氣、自暴自棄,從而失去信心。
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的逆境就是在學習和生活中受挫,那他們的受挫原因大致有哪些呢,有這樣幾點:
1.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許多中國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讓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委屈,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其他所有事情都由父母包辦。父母將孩子在家庭范圍內承受挫折磨煉的機會降低到了最低。雖然這樣的父母是用心良苦,但是結果卻是往往相反的。因為對孩子的過度關心、過度保護、過度限制,導致孩子缺少磨煉,最后形成一種無主見、缺乏獨立意識、依賴父母的心理。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了逆境心理承受能力會很低,就會束手無策,心灰意冷。
2.情感上的困擾
孩子們情緒的深刻性和穩定性雖然在發展,但是依然存在外露性,他們往往比較沖動,容易狂喜、暴怒,也很容易悲傷和恐懼。對孩子來說,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順利時得意忘形,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因為理智和意志比較薄弱,而且欲望較多,假如家里不能滿足其要求,孩子就會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會忍不住發脾氣。
3.學習上的煩惱
在中國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們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提出很多不符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的過高期望,再加上頻繁的考試、測驗、作業、學業競爭,增加了孩子們的心理壓力,讓孩子們不敢面對失敗。沉重的學習負擔和過多的思想壓力,讓孩子們精神非常緊張,長時間處于焦慮不安之中。
4.人際關系方面的困擾
隨著孩子心理發展和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強烈地渴望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內心世界,所以產生了相互交換情感體驗、傾訴內心秘密的要求,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尊重、信任。不過有的孩子因為個人特點造成他們在人際交往上的障礙:自以為是,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這樣會讓他們在人群中很不受歡迎,更容易感到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