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訓練營:新手學做賬
- 于秉汝編著
- 3971字
- 2021-06-02 17:56:22
1.2 做賬的對象
從表面上來看,做賬是以賬簿為工作對象的,那么能不能說做賬的對象就是賬簿呢?如果是這樣,我們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賬本僅僅是做賬的信息載體,做賬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讓賬本上寫滿數字,做賬的目的是實現會計工作的任務,如前所述,會計的任務就是進行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會計對象就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內容。會計需要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與監督。也就是說,凡是特定對象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內容,即會計對象。也就是說,做賬的對象也是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
1.2.1 什么是會計要素
凡是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內容,為了具體實施賬務處理,還應對會計所反映和監督的內容進行分類。會計要素就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賬務處理對象的具體化。
從靜態的角度看,會計要素可以劃分為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從動態的角度看,會計要素可以劃分為收入、費用及利潤。如表1-1所示,這六大會計要素彼此的關系如下:
表1-1 會計要素一覽表

1.2.2 會計科目
1.會計科目的概念和意義
(1)會計科目的概念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而這六項會計要素仍顯得過于粗略,難以滿足各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例如,所有者需要了解利潤構成及其具體分配情況、負債及其構成情況;債權人需要了解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有關指標,以評判其債權的安全情況;稅務機關要了解企業欠交稅金的詳細情況,等等。為此還必須對會計要素作進一步分類,這種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稱為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包含關系的不同,又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前者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提供總括信息的會計科目,如“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原材料”等。后者是對總分類科目作進一步分類、提供更詳細更具體會計信息的科目,如“應收賬款”科目按債務人名稱或姓名設置明細科目,反映應收賬款的具體對象;“應付賬款”科目按債權人名稱或姓名設置明細科目,反映應付賬款的具體對象;“原材料”科目按原料及材料的類別、品種和規格等設置明細科目,反映各種原材料的具體構成內容。對于明細科目較多的總賬科目,可在總分類科目與明細科目之間設置二級或多級科目。
(2)會計科目的意義
會計科目是進行各項會計記錄和提供各項會計信息的基礎,在賬務處理中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會計科目是復式做賬的基礎。復式做賬要求每一筆經濟業務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以反映資金運動的來龍去脈。
第二,會計科目是編制做賬憑證的基礎。做賬憑證是確定所發生的經濟業務應記入何種科目,以及分門別類登記賬簿的憑據。
第三,會計科目為成本計算與財產清查提供了前提條件。通過會計科目的設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種成本計算成為可能;而通過賬面記錄與實際結存的核對,又為財產清查、保證賬實相符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第四,會計科目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了方便。會計報表是提供會計信息的主要手段,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及其提供的及時性,會計報表中的許多項目與會計科目是一致的,并根據會計科目的本期發生額或余額填列。
2.會計科目的設置
會計科目作為反映會計要素的構成及其變化情況,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等提供會計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設置過程中應努力做到科學、合理、實用,遵循下列原則:
(1)合法性原則
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所設置的會計科目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2)相關性原則
會計科目的設置,應為提供有關各方所需要的會計信息服務,滿足對外報告與對內管理的要求。
(3)實用性原則
企業的組織形式、所處行業、經營內容及業務種類等不同,在會計科目的設置上亦應有所區別。在合法性的基礎上,應根據企業自身特點,設置符合企業需要的會計科目。
3.會計科目的分類
(1)會計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分類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會計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可分為資產類、負債類、共同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類和成本類。
資產類科目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其中流動資產又分為庫存現金和各種存款、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存貨和待攤費用等。
負債類科目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其中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及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預提費用等。
共同類科目包括清算資金往來、貨幣兌換、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五個科目。
所有者權益科目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等。
損益類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等。
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和勞務成本。
為便于會計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尤其是適應會計電算化的要求,通常要編制會計科目表,將所使用的全部會計科目列于其中,并對每一個會計科目加以編號。會計科目的編號可以采用“四位數制”。以千位數數碼代表會計科目按會計要素區分的類別,一般分為六個數碼:“1”為資產類、“2”為負債類、“3”為共同類、“4”為所有者權益類、“5”為成本類、“6”為損益類;百位數數碼代表每大類會計科目下較為詳細的類別,可根據實際需要取數;十位和個位上的數碼一般代表會計科目的順序號,為便于會計科目增減,在順序號中一般都要留有間隔。
(2)會計科目按其隸屬關系分類
會計科目按其隸屬關系可以分為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設置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的目的是方便會計的分工做賬和滿足管理部門對不同層次會計信息的需求。其中,總賬科目又稱一級科目,明細科目又可分為子目(二級科目)和細目(三級科目)。
一級科目即總賬科目,也稱為總分類科目,是按照會計對象的不同經濟內容進行分類,提供總括核算資料的科目,如“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無形資產”“實收資本”等。為了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一級科目原則上由國家統一規定。
二級科目即二級明細分類科目,也稱子目,是指在一級科目的基礎上,對一級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進行較為詳細分類的會計科目。例如,“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屬于一級科目,下設“股權投資”“其他股權投資”科目則屬于二級科目。
三級科目即明細科目,也稱細目,是指在二級科目的基礎上,對二級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進一步詳細分類的會計科目。如“應收賬款”總賬科目提供信息(賒銷產品、商品)情況。在“應收賬款”總賬科目下分別按單位和客戶名設置二級科目和明細科目,具體反映應收哪些單位貨款。
總賬科目、明細科目的關系舉例如表1-2所示。
表1-2 總賬科目與明細科目關系舉例

會計科目按其隸屬關系分類,有助于了解會計科目反映的具體經濟內容,滿足經營管理所需要的會計信息。但應當說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一級科目都需分設二級和三級科目,根據信息使用者所需不同信息的詳細程度,有些只需設一級科目,有些只需設一級和三級科目,而不需設置二級科目。
1.2.3 會計賬戶
1.賬戶的概念及其分類
會計科目只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或名稱,還不能進行具體的賬務處理。為了全面、序時、連續、系統地反映和監督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還必須設置賬戶。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
設置賬戶是賬務處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賬戶使原始數據轉換為初始會計信息,通過賬戶可以對大量復雜的經濟業務進行分類核算,從而提供不同性質和內容的會計信息。由于賬戶以會計科目為依據,因而某一賬戶的核算內容具有獨立性和排他性,并在設置上要服從于會計報表的編報要求。
同會計科目的分類相對應,賬戶也分為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根據總分類科目設置的賬戶稱為總分類賬戶,根據明細科目設置的賬戶稱為明細分類賬戶。根據會計科目的內容分類,賬戶可分為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共同類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成本類賬戶、損益類賬戶六類。
2.賬戶的基本結構
從數量上看,發生經濟業務所引起的會計要素變動,無非是增加和減少兩個方面,因而賬戶也分為左方、右方兩個方向,一方登記增加,另一方登記減少。至于哪一方登記增加,哪一方登記減少,取決于所記錄經濟業務和賬戶的性質。登記本期增加的金額,稱為本期增加發生額;登記本期減少的金額,稱為本期減少發生額;增減相抵后的差額,稱為余額,余額按照表示的時間不同,分為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其基本關系如下: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上式中的四個部分稱為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從賬戶的核心部分看,賬戶的基本格式如表1-3、表1-4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共同類賬戶是具有資產和負債雙重性質的賬戶,其性質取決于其期末余額所在的方向:期末余額在借方時為反映資產的賬戶,在貸方時為反映負債的賬戶。
表1-3 資產類、成本費用類賬戶的結構圖

表1-4 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益類賬戶的結構圖

上述只是賬戶結構的抽象圖示,除此之外,會計賬戶還應包括以下內容:
(1)賬戶的名稱,即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是指一個含義明確、概念清楚、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標準名稱。
(2)日期與摘要
記錄經濟業務的日期與對經濟業務簡明扼要的說明。
(3)增加額與減少額及余額
賬戶中有分別記錄增加額和減少額的位置,還有記錄增減變動的結果即余額的位置。
(4)憑證編號
賬戶記錄要依據一定的證據,可稱為做賬憑證,憑證按規則編號,可據以索引。
3.賬戶與會計科目的聯系和區別
(1)二者的聯系
會計科目與賬戶都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的科學分類,兩者口徑一致,性質相同,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也是設置賬戶的依據,賬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沒有會計科目,賬戶便失去了設置的依據;沒有賬戶,就無法發揮會計科目的作用。
(2)二者的區別
會計科目僅僅是賬戶的名稱,不存在結構;而賬戶則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在實際工作中,對會計科目和賬戶不加嚴格區分,而是相互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