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孩子注意力發展的特點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發現孩子到5~6歲以后,就開始有這樣一些表現:坐不定、立不定,每件事都只有5分鐘的興趣,因而懷疑孩子是否得了多動癥。孩子的這種表現恰好反映了這一時期孩子注意力發展的特點。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選擇和集中,如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注視、傾聽。研究表明,孩子不專心具體表現為:喜歡打斷別人談話或搶答;無法記住所有指示,常發生做錯或者漏掉不完整的情形;語言表達或文字能力較不完整,想到哪說到哪,所以會影響語言及文字組織的能力。
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種。有意注意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注意,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做到。無意注意則是自發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譬如幼兒園教師教小朋友畫畫,這時就需要有意注意,小朋友要仔細地看,認真地畫。突然窗外響起了鞭炮聲,小朋友的注意力會不約而同地轉向窗外,這就是無意注意。正是這種無意注意干擾了有意注意,使老師的上課內容不能進行下去。
在嬰兒時期以無意注意為主,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內容的豐富,活動范圍的擴大,逐漸出現有意注意。5~6歲的孩子,開始出現一種探究心理,有探察一切的愿望,喜歡東看看、西摸摸,只要是新鮮的東西,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
這一階段,孩子開始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迅速發展,孩子能聽故事能回答問題;講故事能模仿動作,能保持注意和記憶。
對于孩子來說,注意力是他成長道路上絕對不能被忽略的一項能力。孩子游戲玩耍時需要注意力,否則無法體會到酣暢淋漓的快樂;學習時需要注意力,否則無法真正學習到知識;在與人交往時也需要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與他人建立起最基本的聯系……對于孩子來說,良好的注意力可以幫他打開心靈的窗戶,讓他能更廣泛、更深入地接觸、認識并了解這個世界。
正因為如此,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倍韲逃覟跎晁够@樣評價注意力:“注意力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本瓦B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也同樣表示:“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p>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行為,7歲之前是潛伏期,7歲之后是凸顯期,6歲之前是最好的有效改正孩子注意力問題的時期,如果等孩子到7歲以后進入小學時才發現,這時已經錯過了最好的糾正時期。在6歲之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需要遵循的原則
(1)循序漸進原則。父母應當了解孩子在這一時期的特征與個性,找到與之相適應的一些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2)游戲性原則。孩子都愛游戲,父母要懂得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引導孩子感受、體驗注意的必要性,培養其注意力。
(3)家園同步原則。注意力的培養具有潛在性、反復性的特點,強調緊密配合達成教育的共識,采取家庭與幼兒園同步教育的措施,形成強大合力。
2.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具體方法
(1)情緒感染法。父母要運用形象的語言描繪,為孩子創造情境,使孩子體會傾聽的感受,集中注意力。
(2)意志訓練法。孩子與同伴交往中能獲得意志力訓練,也就是在別人說話時不要打擾別人。
經教育專家研究指出,以上這些原則和方法,能有效地促進孩子注意力的發展,提高孩子自身素質,促進孩子良好個性品質及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
另外,針對孩子的學習,我們還應這樣鍛煉孩子的注意力:
(1)明確學習目的。實踐證明,孩子對學習的目的性越明確,注意力越容易持久。
(2)培養興趣。孩子對某項內容發生興趣時,注意力容易集中而且持久,故孩子教育的形式應多樣化、形象生動。
(3)勞逸結合。經5~10分鐘的學習后要讓孩子有幾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切忌連續作戰。
(4)創造良好環境。學習時盡量保持室內外安靜,成人不要在屋內多走動,不要與孩子講與學習內容無關的話。成人看電視應有所節制,在孩子學習時最好不要看,或應調低音量,以免孩子分心。
由于言語的發展,這一階段的兒童開始能做到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成人的要求,有意注意逐步發展。但這時有意注意的穩定性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分散、轉移,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往往只有5分鐘,所以不要以為這些孩子得了多動癥。
總之,5~6歲是孩子有意注意迅速發展的關鍵期,可以加入注意力的啟蒙訓練,培養視聽注意的習慣。無論如何,我們要知道,天才,首先是注意力,而專注力是一種習慣,而習慣要從小培養,抓得越早,后面效果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