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斯登定律:創造快樂的工作氛圍
現代人的平等意識普遍增強了,板起面孔不能真正成為權威!因而,在管理上,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便成為一切激發員工行為的指導思想。正如《哈佛商業評論》前編輯坎特的一句話:“擅于創造良好工作活力的公司將能夠吸引和留住技術最熟練的員工。”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認為,心情舒暢的員工,而不是薪水豐厚的員工,工作效率是最高的,這遠較在父親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這就是著名的藍斯登定律。俗話說:“可敬不可親,終難敬;有權沒有威,常失權。”在工作中,最能夠激勵人心的做法,莫過于照顧員工的感覺,考慮員工的情緒,關愛員工的需要,幫助員工建立自尊自重的態度,讓每個員工都能以每天的工作為榮,感受到努力工作的意義。
而事實上,很多企業領導者認為,作為領導,就必須保持威嚴,他們大概覺得這樣才能贏得員工的尊重,樹立起自己的權威,從而方便管理。這是走入了管理的誤區。有關調查結果表明,企業內部生產率最高的群體,不是薪金豐厚的員工,而是工作心情舒暢的員工。愉快的工作環境會使人稱心如意,因而會工作得特別積極。不舒適的工作環境只會使人內心抵觸,從而嚴重影響工作的效績。怎樣才能使員工快樂起來呢?美國H.J.亨氏公司的亨利·海因茨為我們提供了答案。
亨氏公司是美國一家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超級食品公司,它的分公司和食品工廠遍及世界各地,年銷售額在60億美元以上,其創辦者就是亨利·海因茨。
亨利于1844年出生于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很小就開始做種菜賣菜的生意。后來,他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亨氏公司,專營食品業務。由于亨利善于經營,公司創辦不久他就得到了一個“醬菜大王”的稱譽。在1900年前后,亨氏公司能夠提供的食品種類已經超過了200種,成為了美國頗具知名度的食品企業之一。
亨氏公司能取得這樣的成功,與亨利注重在公司內營造融洽的工作氣氛有密切關系。在當時,管理學泰斗泰勒的科學管理方法盛極一時。在這種科學管理方法中,員工被認為是“經濟人”,他們唯一的工作動力就是物質刺激。所以,在這種管理方法中,業主、管理者與員工的關系是森嚴的,毫無情感可言。但是,亨利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金錢固然能促進員工努力工作,但快樂的工作環境對員工的工作促進更大。于是,他從自己做起,率先在公司內部打破了業主與員工的森嚴關系:他經常到員工中間去,與他們聊天,了解他們對工作的想法,了解他們的生活困難,并不時地鼓勵他們。亨利每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其樂融融。他雖然身材矮小,但員工們都很喜歡他,工作起來也特別賣力。
什么使得亨利公司的員工們辛勤、賣力地干活?快樂!可以說,亨利公司內部,從亨利自身到基層員工,都是在快樂的工作氛圍下工作的。
歐美管理學家經過對人類行為和組織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快樂工作的四個原則,即允許表現;自發的快樂;信任員工;重視快樂方式的多樣化。
那么,根據這一原則,領導者該如何為員工創造快樂的工作氛圍呢?
1.開放式的溝通氛圍
企業若擁有良好的智力平臺和溝通氛圍,那么,每一個員工都能得到有效的信息支持,他們便可以自由地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以幫助他們快速地實現個人能力和工作業績的提升。
美國惠普公司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周游式管理辦法”,鼓勵部門負責人深入基層,直接接觸廣大職工。為此,惠普公司的辦公室布局采用美國少見的“敞開式大房間”,即全體人員都在一間敞廳中辦公,各部門之間只有矮屏分隔,除少量會議室、會客室外,無論哪級領導都不設單獨的辦公室,同時不稱頭銜,即使對董事長也直呼其名。這樣有利于上下左右通氣,創造無拘束和合作的氣氛。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每個人都應該用簡單的辦法美化自己周邊的環境,讓辦公室變得賞心悅目。不管是工廠、卸貨區或洗手間,只要徹底打掃干凈,粉刷一新,都能帶來新的氣象,提升員工士氣。
2.和員工做朋友
正如藍斯堡定律所言,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遠較在“父親”之下工作有趣得多。因此,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如果你能放下你的尊長意識,去做你下級的朋友,那么,你將得到更多的快樂,也將使工作更具效率、更富創意,你的事業也終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