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法則:管理始于尊重
我們都知道,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威廉·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湯姆·彼得斯和南希·奧斯汀認為,管理問題從根本上講是人的問題,領導者只有尊重每一位員工,尊重每一位員工的價值和貢獻,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對此,哈佛商學院教授羅莎貝斯·莫斯·坎特提出:
管理始于尊重,任何一個領導者應該認識到,尊重員工是身為領導者必備的素養,也是獲得下屬尊重的前提。
這就是著名的“坎特法則”。領導者管理的對象是人,不是機器。所以企業領導者應該建立一套柔性管理機制,補充剛性管理機制的不足。坎特法則講的就是柔性管理中的一個原則:尊重員工。
什么是尊重?關于這一問題,可能很多領導者受到傳統君主思想的影響,不知道如何尊重下屬,其實,尊重下屬是指員工的私人身份受到尊重,你只有做到這一點,他們才會感受到被重視,做事情才會發自內心,愿意為工作團隊的榮譽付出。
李俊是一家大型外企的采購部經理,在工作上,他一直深受公司高層的賞識。他不僅是個工作狂,還希望他的下屬也能和他一樣,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
對待下屬,他很嚴格,他要求他的下屬在上班時間不得擅自離崗,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不得閑聊,不得接打私人電話,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
他還要求自己的下屬養成“早到晚退”的習慣,讓下屬每天陪自己加班一個小時,即使下屬無事可做,也要陪伴在身邊。
他總是想方設法占有下屬的時間,認為只有下屬多做工作才能多出成績。在他的管理下,下屬總有做不完的工作,即便有些工作沒有任何意義。
假如下屬沒有養成這種習慣,那么加薪晉職的機會就比較少,而且可能被他戰略性地冷藏,再無出頭之日,要么就是莫名接到調職或解雇的通知。
很多下屬剛開始還能忍受他這樣的安排,但大家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們抱怨自己完全沒有私人的空間,隨時都被經理管制和監督,好像自己是被賣給了公司,他們的自由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他們快要瘋掉了。李俊的工作也因此陷入了被動,士氣低落,效率下降,人員流失,管理混亂等問題接踵而來。
事實上,現實中,有不少和案例中的李俊一樣的領導者,他們認為員工喜歡逃避工作,經理必須加強管理,加強監督,甚至采取一些強制的手段,把員工的時間全部占有,讓員工時刻都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而在普遍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今天,這種管理風格顯然要受到質疑和挑戰。
事實上,領導者要做到尊重員工,還需要你做到尊重員工的私人空間,即使上班時間,你也不要以為可以占用員工的所有時間,因此,你不應時時刻刻監督你的員工,讓他們感到窒息。你應該做的是幫助和指導你的員工做好時間管理、做好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規劃、做好自己的發展計劃、用計劃和目標管理員工等。
大部分員工都喜歡享受工作,喜歡有魅力的領導,他們有著高度的自覺性和進取精神,把工作視為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愿意為自己喜歡的工作付出,愿意為尊重自己的領導分憂解難。如果持續受到尊重,持續得到認可,員工們愿意和領導成為朋友,成為互相促進的工作伙伴。
那么,具體來說,領導者如何在工作中營造出尊重員工的工作氛圍呢?
1.禮貌待人
無論是日常生活中還是與下屬交流時,領導者都應該彬彬有禮,談話說時體現你對對方所談問題的關心。另外,千萬要記住,不可表現出你的不可一世、對對方的斥責和不屑等。
2.表里如一,贏得信任
也就是說,你所表現出來的舉止要與你的內心想法相一致,人們對于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尤其是領導者往往是不信任的。
3.建立安全感
“安全”環境其實就是一個輕松、和諧、不用擔心被譴責的工作氛圍。的確,只有人們在一種安全機制下,才會覺得自己可以輕松投入,而當人們覺得不安全,會產生很強的自衛意識,會變得膽怯、敏感等。因此,作為管理者,要嘗試使用各種方法為員工建立安全的工作環境,從而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使其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作為領導者的你,如果能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那么,你無須時刻都對員工灌輸所謂的敬業奉獻,你也不用擔心員工管理不好自己。你應該對員工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相信他們能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