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需要人性化
從古至今,任何人都不能脫離團體、組織而單獨存在。沒有組織,僅憑個體的力量,無法征服自然,也不可能有所成就;沒有組織,也就沒有今天的發展與繁榮。然而,僅僅有了組織還不夠,因為人類社會中存在組織就必然有人群的活動,有人群的活動就有管理,有了管理,組織才能進行正常、有效的活動。因此,我們可以肯定,人類的進步離不開管理,任何組織的進步都離不開管理。然而,管理的對象是人,只有建立在人性化基礎上的管理才是有效用的。
在中國沿海地區,有很多科技應用型企業,A公司就是其中一個。公司創辦時,董事會破格從公司電腦服務部聘任優秀員工肖某為公司經理。理由是:肖某在電腦應用及智能化工程實施方面的技術水平較高。肖某上任三個月,工作積極、勤奮,刻苦鉆研業務。但他不知道怎么經營和管理企業,導致員工怨聲載道,認為他擺官架子,公司經營幾乎停滯不前,為此,他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后來,董事會決定為其安排一位搭檔。這位新搭檔一上任,就開始借鑒美國惠普公司“周游式管理辦法”:鼓勵部門負責人深入基層,直接接觸廣大職工,采用“敞開式大房間”辦公室,即全體人員都在一間敞廳中辦公,各部門之間只有矮屏分隔,除少量會議室、會客室外,無論哪級領導都不設單獨的辦公室,同時不稱頭銜,即使對總經理也直呼其名。這樣有利于上下左右通氣,創造無拘束和合作的工作氣氛。
果然,幾個月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公司業績也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
是什么拯救了這家公司?是正確的管理方法的運用——人性化的管理。的確,單打獨斗、個人英雄的閉門造車工作方式在現今社會是越來越行不通了,反而團隊的分工合作方式正逐漸被各企業認同。而“敞開式大房間”這種管理模式,不僅能挖掘出員工的潛能,還能制造平等的氣氛,同時也敞開了彼此合作與心靈溝通的門。
然而,什么是人性化管理呢?所謂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種在整個企業管理過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開掘人的潛能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體內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對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給人提供各種成長與發展機會,注重企業與個人的雙贏戰略,制定員工的生涯規劃,等等。
那么,領導者在從事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該如何具體運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呢?一般來說,人性化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情感化管理
所謂情感化管理,顧名思義,就是注重員工的情感與內心世界,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消除他們的消極情緒為核心。這是因為人們在情感上都有可塑性、傾向性和穩定性等特征。
2.民主化管理
這就需要管理者發揮民主精神,讓員工多參與企業的決策工作。如果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在作涉及企業的決定時,將員工的決策完全置之不理,那么,不僅傷害了員工的自尊心,還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甚至會引起他們的強烈反感,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作。而如果領導者能讓員工參與決策,即聽取他們的意見,這樣非但不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心,還會提高他們的士氣,被征求意見的人多一些,員工的士氣就會更高一些。
民主化管理就是要求領導者集思廣益。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多數人的指揮,做到全員經營,否則很難取得真正的成功。要真正做到管理的民主化,還需要建立一種企業與員工的關聯機制,如讓員工持有一定的股份便是較好的方法之一。
3.自我管理
所謂自我管理,顧名思義,指的是“自己管理自己”,通俗地講,也就是企業和組織的成員在遵從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這一大前提下,自主制訂計劃、實施控制、實現目標。讓員工實施自我管理,可以更好地激發員工的自主性,從而將其自我意志與企業意志結合起來,使每個人心情舒暢地為企業積極奉獻,自我管理可以說是民主管理的進一步發展。
4.文化管理
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集體而言的,它指的是一整套由一定的集體共享的價值觀、理想和行為準則形成的,是個人行為能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準、規范、模式的整合。
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層次,它有三種實現形式,即企業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進,文化管理能達到使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行為規范的目的。文化管理充分發揮文化覆蓋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現狀與歷史的作用,把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地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