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定理:目標一致才更有動力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常識,只有一塊手表,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塊或者兩塊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制造混亂,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關于這一點,請看下面這個故事:
森林里生活著一群猴子,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外出覓食,太陽落山的時候它們回去休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樹下的巖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聰明的“猛可”很快就弄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個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請教確切的時間,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由“猛可”來規劃。“猛可”逐漸樹立起威望,當上了猴王。
當上猴王的“猛可”認為是手表給自己帶來了好運,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夠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負有心人,“猛可”又擁有了第二塊、第三塊表。但“猛可”卻有了新的麻煩:每塊表的時間指示都不盡相同,哪一個才是確切的時間呢?“猛可”被這個問題難住了。當有下屬來問時間時,“猛可”支支吾吾,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因此變得混亂起來。過了一段時間,猴子們起來造反,把“猛可”推下了猴王的寶座,“猛可”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據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面臨著和“猛可”同樣的困惑。
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又稱為兩塊手表定律、矛盾選擇定律。這一定律的深層含義在于: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將陷入混亂。
實際上,從事管理工作的領導者也應該從手表定律中獲得某些直觀的啟發: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采取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個人無所適從。它的另一層含義在于;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個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入混亂。
任何一個領導者,在工作中,都避免不了要制定管理目標,這也就是領導者區別于普通員工之處。而普通人之所以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們沒有計劃任何事情。很多人都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當他們沒有做出成就時,他們就會辯解道他們并沒有真正失敗,因為他們從未設定目標。這是他們比較體面而又沒有風險的做法。那么,針對這一點,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該如何著手呢?
(1)找出正確的目標,統一管理。目標明確性,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首要特征。目標明確,不僅是制定企業戰略時“全局高于局部”的一般要求,更是今天的市場環境與金融危機這種特殊的形勢下,對管理者的特殊要求。我們再以手表為例,如果有兩塊表顯示時間不同,我們必須得知道哪一塊表才是正確的時間,因為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同樣,在管理工作中,領導者若想使管理工作出實效,就必須制定明確的目標,不可模棱兩可。
作任何決定都要當機立斷,不要被左右所影響,受過多因素的干擾反而會喪失判斷力,導致決策失誤。在面對管理中的眾多問題時,要敢于放棄一塊“表”,迅速作出決定。
(2)在績效考核上,要遵循標準一致與穩定的原則,不可隨意更改,否則,就會動搖“軍心”,讓員工對企業失去信心,對管理反而產生疑惑等。
(3)管理制度要對事不對人,即一視同仁,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4)在管理運作方面,一定要遵守“一個上級的原則”。
每一個有志于從事管理的領導者,當務之急不僅僅是制定一份“目標清單”,更緊要的是遵照既定目標,永不退縮,最終實現有效地管理。
總之,任何組織與企業的目標管理,領導者都必須謹記: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一切將陷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