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話要巧說,高情商是挖掘客戶資源的法寶
不必害羞,勇于向親朋好友推薦產品
可能很多銷售員都曾發出這樣的感嘆:“客源在哪里,去哪里尋找潛在客戶呢?”我們都深知潛在客戶對銷售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客源,你向誰去銷售產品呢?也就是說,沒有豐富和高質量的潛在客戶,成功也就無從談起。而實際上,我們可能忽略了身邊最有力的人脈資源——親朋好友。香港企業界流傳一句銷售格言:“親戚朋友是生意的扶手棍。”利用私人關系,是銷售員開發新客戶的基本方法。但如何讓這些親朋好友成為我們的客戶,這考驗到我們的口才。一個會說話的銷售員,往往能在三言兩語間說服親朋好友,讓他們成為其銷售工作的支持者。
一、從親戚開始挖掘你的客戶源,起步更輕松
小林是一名重型機械銷售新人。剛開始工作的幾天,小林為了尋找到客戶資源傷透了腦筋。這天下班后,他回到家,滿臉倦容地對母親說:“我想放棄這份工作了。”
“為什么?出什么事了?怎么上班還沒幾天就說不干了呢?這可不是你的作風!”母親提出一連串的質疑。
“做銷售最重要的就是有客源,可是我一個新手,去哪里找客源啊?本以為那些老前輩們會透露一點,但他們一個字都不愿意跟我說。”
“那你就從別的方面下手啊。對了,你銷售的是什么產品?”“重型機械,如挖掘機。這產品個位高,誰買的時候,都會再三考慮,所以,銷售起來也就很困難。”
“我倒想起來有個人可以幫你。”母親提示道。
“誰呀?”
“你舅舅呀,你忘了他是工程的承包商,肯定認識需要這類機械的人吧。”
“對呀,我怎么沒想起來?”
母子二人商量后,就給小林的舅舅打了個電話,并將自己工作中的難處說了出來。巧的是,他舅舅最近正需要幾輛挖掘機。后來,小林舅舅還利用自己的人際關系,為小林介紹了很多該行業的人,很快,小林的業務就火了起來。
案例中,機械銷售員小林在從事銷售行業之初,因為找不到客戶資源而苦惱,但經過母親的提醒,他很快找到了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自己的舅舅開始,逐步開發客戶資源。這一方法很奏效,小林的業務自此有了新突破。的確,那些聰明的銷售員都會走出公司,并從身邊的親戚開始做起生意,因為一般情況下,親戚始終是支持我們的,所以,我們起步也就會更輕松。
二、大膽開口,不要羞于向你的朋友求助
王興和蘇龍是很好的朋友兼同事,二人以前在一家工廠工作。只是后來,蘇龍辭職了,干起了保險銷售。不過,新工作開始的時候,總是遇到難處,他最近就為客源的事情犯愁,左思右想后,他想到了自己昔日的好友王興。
“你怎么突然辭職了,不見你人。這幾天你跑哪兒去了嗎?”見面后,王興問。
蘇龍不說話,從包里往外掏資料的手有些抖。待把資料展開了,才說:“王興,我要告訴你一件重要的事情,你看……”
王興一手拿了資料,說:“什么重要事情?”
蘇龍說:“你先聽我說,從現在起,你每月只要為你兒子存上30元,一年也就是360元,你的兒子就將會得到一生保障。例如,他15歲的時候,即可得到一份升入中學的獎學金;從18歲開始,一共4年,每年還可得到一份大學獎學金……到22歲的時候,他還可以得到一筆婚嫁金;60歲的時候,還有養老金,怎么樣?”
“不錯,不錯。可是,我不明白,你這要是……”
蘇龍說:“哦,我忘了跟你說,我現在是××保險的銷售員。剛才跟你說的就是我們公司的保險產品,怎么樣?給兒子辦一份吧?”說著,蘇龍拿出了投保書。
王興說:“噢,原來是保險,都是騙人的。我不信這玩意。”
聽了王興的話,蘇龍有點急,說:“這怎么是騙人的呢?保險業務做得這么廣,足以見其真實性。而且,我們是正兒八經的金融機構,國家金融機構能騙人嗎?”
“這倒是,××保險的名聲還是很響的,對了,蘇龍,你不會讓我跟著你上當吧?”王興還是將信將疑。
“看你這話說的,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因為這的確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第一個想要告訴的人就是你。相信我沒錯的。來吧,把你的身份證拿來。”蘇龍說著把投保書展開到桌面上。
“那好吧。”
案例中,保險銷售員蘇龍在從事銷售行業之初,因為找不到客戶資源而苦惱,但聰明的他很快發現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自己的好朋友開始。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向自己的朋友銷售少兒保險,剛開始并沒有說明自己的目的,而是先向對方道明“你只需每年為兒子存上360元,就可以……”,等得到對方的認同后,他再提出自己所從事的是保險銷售,并告訴對方:這的確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第一個想要告訴的人就是你。這樣說,會讓對方以為銷售員是在為其考慮,自然會選擇購買。
三、同學關系可能是你最龐大的客戶群
才短短的3年工夫,李銳現在已經由一名普通的會展公司的銷售員變成了銷售經理。當下屬們問到他的工作經驗的時候,他說:“你們還記得嗎?當初你們總是問我為什么工資總是不夠花,那是因為:不是今天這個同學結婚送禮,就是明天那個同學家里需要錢。但正是這些付出,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我常常和那些銷售新手說,與其在外面辛苦地尋找客戶,還不如從身邊的人開始挖掘,我們可能沒有幾個朋友,但同學關系是我們都不缺少的,只要我們經常和這些同學聯系,同學有事要主動幫忙,多關心同學,那么,他們一定很樂意為我們的業務提供幫助。”
李銳的一番話是有道理的。我們或許性格內向,沒有幾個朋友。但從入學開始,我們的同學總是在不斷增多。而你發現沒,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同學被我們遺忘。你現在正聯系的同學還有多少呢?而如果我們能多利用起這些同學關系,我們的準客戶數量也一定隨之遞增。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向同學銷售就一定會成功,還需要我們發揮自己的口才,學會巧說話,將話說到對方的心坎里。
總之,從親朋好友和同學開始挖掘客戶資源,也需要我們懂得巧說話的技巧,把話說到他們的心坎里,這樣才能順利達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