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批評會表揚培養自覺主動的好孩子
- 李萍編著
- 1586字
- 2021-06-04 14:55:06
別過分挑剔孩子的缺點
當孩子年齡比較小時,他們對父母的舉動不會有太大的反應;而等孩子長大了,到了上初中的時候,他們就進入了叛逆期。其實,無論孩子年齡大小,父母都不應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心理反應,假如父母不顧孩子的自尊心,一味地挑剔,就會讓孩子在打擊聲中越來越自卑。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父母呵護備至,擔心孩子受一點點傷害,幾乎都是按照孩子的想法來做事。隨著孩子長大了,懂事了,父母卻發現孩子出現問題了,出現毛病了,總認為和自己想象的差很遠,于是父母便開始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要求,來刻畫自己孩子的模型,看孩子哪里都用挑剔的眼光,不是這個不行,就是那個不行,總是在說孩子存在的各種問題。在他們的口中,似乎孩子是沒有優點,只有缺點。如果父母們總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那么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害的。
許多父母的挑剔是多方面的:
1.過高的要求
許多父母為孩子制訂了過高的要求,如學習成績要優秀、生活習慣要好、要參加各種活動和培訓班等,都是讓孩子按照父母設定的要求去做,孩子自己沒有控制權。有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很高,孩子不能犯一丁點錯誤,一旦出錯,就會受到責罵和打擊,在這樣成長環境下的孩子容易自卑,做事情不能放開做,想問題沒主見,做事情不獨立。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思維比較狹窄,考慮問題不全面,沒有創新意識,而這都是小時候造成的,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思考問題的機會,沒有給孩子創新的機會。
2.過于挑剔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過于挑剔,往往在一件小事中挑出無數個毛病。對待孩子身上的毛病,父母需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待,畢竟孩子很小,毛病肯定會有,這世上也根本不存在沒有毛病的孩子。有的父母見自己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覺得他什么都不好,看到小孩子出現小問題,就用放大鏡去看,以偏概全,結果孩子就在父母挑剔的眼光中自卑而委屈地成長。
有一次幾十個中國孩子與外國孩子一起進行了某項測試,并讓孩子把測試分數拿回家給各自的父母看,結果,80%的外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表示滿意,而中國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績后,有80%表示不滿意,而實際上外國孩子的成績還不如中國孩子。這是為什么呢?中國的父母總習慣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孩子,而外國父母則習慣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許多父母希望孩子成材的心太過急切,他們好像容忍不了孩子暫時的落后與普通的成績,往往把自己急躁的情緒撒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呵斥、打罵,這樣做往往是適得其反。
小貼士
1.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允許孩子犯各種錯誤。同時,父母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不要等到事過境遷,自己有時間或猛然想起孩子以前犯過的錯誤時才去教育孩子,否則就違背了教育的及時性,至此,即便父母怎么樣說,孩子也不會聽你的。
2.等待孩子慢慢成長
父母要學會等待孩子的成長,孩子畢竟還很小,他的想法不可能跟大人一樣,父母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做法。雖然目前孩子達不到父母所設定的理想層次,但等孩子長大了,見識多了,他就會慢慢地糾正以往那些不足的地方。
3.了解孩子的想法
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共同探討一些問題,從而了解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的思維,同時激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望。父母要允許孩子說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讓他自己去找資料來驗證,或者由父母給孩子提供資料。
每個孩子都是為了得到欣賞而來到人間的。假如父母總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看重孩子的弱點和短處,小題大做,不斷夸張,就會讓孩子自暴自棄;假如父母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注重孩子的長處和優點,就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舒展,潛能得到發揮。即便孩子現在的表現還不能讓你滿意,也不要太過于著急,而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當然,欣賞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鼓勵或贊揚,而是要真正認識到孩子的才能和所做事情的價值,并給予充分的重視和贊揚,支持孩子朝著他自己所喜歡、所擅長的方向發展,讓孩子最終獲得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