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做孩子才愛學
- 云朵編著
- 1402字
- 2021-06-04 14:54:31
表達信任,孩子才愿意敞開心扉
這位女兒的話不無道理,孩子是父母一手教出來的,對孩子能力的否定同樣是對自己的能力甚至是教育能力的否定,只有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他嘗試的機會,孩子才有歷練的機會,他才會成長得更快。
的確,我們每個人,當了父母,就開始了自我修煉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在成長,當父母的也在成長,尤其是,我們都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孩子很多的看似“脫軌”的行為,我們都要辯證地看待,并學會重視孩子的情緒,不要只看到孩子表達中的問題和不足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扮演父母這一角色時,要常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是否扮演得恰如其分,在這些修煉中,對孩子的信任無疑是最基本的,信任是親子間溝通的基礎,相信你的孩子,就是相信你自己,這是對孩子也是對作為家長的你的肯定,倘若沒有人對孩子的能力表現出最初的信任,認為他值得得到愛、支持和關注,任何孩子都不可能相信自己。
成長是一個美妙的過程,而對于作為教育者的父母來說,這個過程卻是艱辛而忙碌的。懵懂的孩子,要面對太多誘惑,經歷太多挫折。正如案例中這位媽媽一樣,家長要想不“丟失”自己的孩子,光靠管束和告誡是行不通的。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就必須和孩子之間建立起互相聯系的“精神臍帶”——溝通,不斷地給孩子輸送父母愛的滋養。
孩子的自尊心較強,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能干和可愛,擁有明確、正面的自我意識,從積極的角度看待自己。自信的孩子對自己能夠做成什么樣的事情、取得什么樣的成就持樂觀態度。他們可以提高自己的要求,堅守自己的原則,開發自身的潛能。缺乏自信的孩子充滿全面的自我懷疑,這使得他們易于產生內疚、羞愧之感,覺得自己不如他人。生活中,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但卻誤解了什么是真正平等地去對待自己的孩子,他們以為蹲下來和孩子講話就是溝通,其實那只是形式上的平等,事實上,他們并沒有真正以平等的心去對待孩子,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家長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就應該明確以下三點內容:
(1)信任和相信他決斷事情的能力、完成任務的能力、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以及當他足夠大時負責任的能力。
(2)以他確信的方式向他表明你愛他、喜歡他。
(3)當心如下的想法:“我以前沒有得到過或不需要他人幫助,他也一樣?!彼c你是不同的。而且,沒有得到他人幫助的人常常將之說成“不需要他人幫助”,以掩飾自己的失望。這就告訴父母,相信孩子,并不是對其放任自流,而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愛。
做到以上這些,父母必須從愛的基點出發,發現、發掘、抓住、肯定孩子的每一個優點和每一點進步;相信孩子的表現形式和落腳點就在于對孩子的贊許、鼓勵、夸獎、表揚……相信你的孩子,才是真正地愛他,孩子也才愿意對你敞開心扉!